“青、绿、朱、紫,”王瑾晨直身低头盯着自己身上的绫罗小团花袍子,“我没有经历过的便是青袍与紫袍,不过青袍我是回不去了,唯有紫袍还能试一试。”
丘神勣冷下脸,“好大的口气。”
收拾完行礼的人拍了拍掌心里的灰尘跳上马车,“丘将军,神都此去安西数千里远,下官就不陪将军在这里畅聊了,等下官回来一定会回访将军,届时咱们再叙。”还不等丘神勣回复王瑾晨便接道:“走吧。”
随行的官员都楞在了原地相顾无言,车夫扭头撇了一眼凶神恶煞的丘神勣,瑟瑟发抖的扬起了长鞭,“驾!”
官员们只好也随着跨上马,等到离开后下属骑着马靠近,忐忑的问道:“王评事这样做不怕激怒丘将军吗,他可是左相手下最得力的大将。”
王瑾晨倚靠在车上,“陈录事读过《鬼谷子》么?”
“看过一些,但它不在贡举之列,”凑近问话的鸾台录事连连摇头,“实是下官资质鄙陋。”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
鸾台录事松开一只手摸上自己的后脑勺,半知半解的思索着,“这与您激怒丘将军有何联系吗?”
“没有关系,”王瑾晨回道,“周祥与缜密的可贵在于隐藏,志在必得的战争,这才刚开始呢。”
“下官愚钝,有些听不大懂王评事的话...”
“跟你没有关系,你听不懂也无妨,”王瑾晨掀开车帘,发现是往西北的方向旋即制止道:“等等,往长安方向走,本官有些事要办。”
车夫听后连忙勒住缰绳,调头改往正西方向,鸾台录事不解道:“适才都不见王评事的家眷送行,可是在长安么?”
“家眷?”王瑾晨望着朝阳照射的官道,笑道:“对,是家眷,也是我最在意的人。”
------------------------------
翌日
———咚咚咚!———天刚破晓,一道白光划破黑暗,城门发出沉重的声响,等候在城门口的商人挑着一日的生计进入长安城东市。
高耸的城楼上悬挂着大周的旗帜,一行人途径东市,刚开张的早餐店最为热闹,伙计来来回回送着热粥与小菜,车轮压着紧实的细沙在一家饼店停下,“店家,将你们店所有胡饼拿上来。”
“哎哟,官人,您一人要这么多吗?”妇人抬起脑袋见是穿公服的官家赶忙从灶台走出。
鸾台录事指了指身后,“我们有几十号人,吃不完也要当做干粮带走,老板娘只管上,钱管够。”
“好嘞,官人稍等。”
几个武吏跳下马,领头的武将将腰间蹀躞金带上的横刀取下,极为关心的问道:“录事就给王评事吃这个吗?”
“哎呀,我都忘了问王评事喜欢吃什么了。”鸾台录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我听闻王评事出身琅琊王氏,是江南人。”
鸾台录事扭头问道:“店家,你们家除了胡饼可还有些什么?”
“有的有的,这做生意哪能光卖饼呢,有馎饦、胡麻粥,还有烧酒与煎茶...”
“这咱也是第一次与王评事共事,不知喜好。”
“我适才瞧见王评事骑着马往朱雀街方向去了,用不用我骑马追过去问问?”
“哪能让崔将军亲自去呢,而且评事刚交代了不许跟随,还是等他回来再问吧,这一路交谈下来,他应不是来俊臣那等不好伺候之人。”
热闹的大街上奔腾着一匹快马,马上坐着一个唇红齿白的红衣少年,腰间的金色革带尤为耀眼,引得两侧行人驻足议论。
“这是谁家的公子,如此年轻便做了高官。”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当是哪位宰相的郎君或是宗室吧。”
临近冬日,朱雀街畅通无阻的寒风奇冷无比,呼气时还能瞧见明显的白雾,亲仁坊没有见到想见的人,王瑾晨便骑马独自一人来到了朱雀大街旁的崇业坊。
洪亮的钟声从道观里传来,王瑾晨跳下马将马随意的拴在玄都观大门前着急的入了内,深秋的道观中只剩满地孤寂,后殿中发黄的银杏叶被秋风带往三清殿前,像迷失了方向的蝴蝶一样乱窜。
王瑾晨抓到一个坤道,顺了几口气急问道:“道长今日是否见到一个穿素衣的年轻女子入内?”
坤道没有回她的话,只将一片刚好飞过来的银杏叶接住交到王瑾晨手中。
“多谢。”
作者有话要说: 纳言:门下省侍中,光宅年间改为纳言,为门下省的长官。
官人:唐朝称做官的人。
树德:宰相史务滋的字。
第68章 崔郎将
泛黄的银杏被风吹落在地,年轻女子抬手将一片干枯的叶子从绯袍的肩上拂去,枯叶落地,但是白皙的手依旧停留在红色上不肯离去。
“你怎么过来了?”萧婉吟轻轻抚摸着她的肩颈,“神都离长安也不算近,司刑寺没有事么?”
王瑾晨摇着头将人揽入怀中,轻声喃喃道:“想你了。”
萧婉吟揽上她的脖子对视着她的眼睛,洞察道:“说吧,又有什么事?”
王瑾晨轻轻皱起眉头想将视线挪开,“看着我,别想糊弄过去,”见她支支吾吾,“你不说我也能打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