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云觉得禾儿在高明身上寄托着一种做姐姐的感情,像操心苗苗一样操心他。
反正小孩子的事,有时候她是不大管的,也顾不上。
77级的学生是三月份入学,只有三年半的上课时间,为了补上所缺的半年课,大二学生们和78级新生要一起上的课非常多,学校由此搞了一个“一对一”帮扶。
赵秀云做为沪市常住人口,一位来自新疆的学妹许丽清成了她的帮扶对象。
许丽清祖籍东北,父母早年支援新疆,是在兵团出生、长大,对沿海的一切充满好奇。
她是应届学生,年纪不大,只有十七岁,赵秀云有时候看着她像个孩子,平常总给她辅导功课,有时候也带她回家吃饭。
震旦的食堂,上学期因为椅子不够,大家都是站着吃饭,这学期勉强改善,是几位老教授给捐的小板凳,数量虽然多,坐起来也很艰苦。
许丽清人高马大,有将近一米八,开学没多久就因为把旧椅子坐塌,闻名全校。
正是讲脸面的年纪,小姑娘就有点不爱去食堂,觉得打饭阿姨都在笑话她,每回都是随便买两个馒头,找个地方窝着吃。
赵秀云向来心肠软,看过几次觉得不行,索性收她点伙食费,总给她带吃的。
许丽清投桃报李,老觉得应该也为学姐做点什么,苦思琢磨,终于找到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地方,那就是做衣服。
每年的冬天,赵秀云都很为织毛衣而苦恼,偏偏这件事上方海一点忙都帮不上,只会说“要不到百货大楼买吧”。
要是能这么做,赵秀云早这么做了,但一种莫名的倔强支撑着她,加上买着实不划算,所以她每年都是亲手织。
别的不说,孩子一年长一茬,就得让人花大功夫,尤其是禾儿在今年一口气长到快一米六,常常是这个月的新衣服,下个月裤腿就短一截,叫当家人心里苦。
许丽清也是偶然看学姐在织毛衣,只觉得颇有些一言难尽,于是主动提出帮忙。
赵秀云自然是要推脱,说:“那哪行啊,你学业这么忙。”
新生自己什么都没绕过来呢,哪里好意思。
许丽清大手一挥说:“没事,我织得可快了。”
她倒不是大话,是实实在在的快,两天就是一件新毛衣,花样好、针脚密,不到半个月两个孩子的过冬衣服全做好了,叫人瞠目结舌。
禾儿这一两个月不单单爱惜头发,每晚睡前都得仔仔细细涂好雪花膏,以前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对手工活忽然充满兴趣,
女孩子,会做点针线活总是好的,赵秀云没强求过孩子,但也不拦着她和许丽清学,看她感兴趣,还托人从纺织厂拿回来一大袋的碎布头,给她练习。
这本来是件好事,赵秀云之后也没怎么管过,完全没料到,孩子初中以来第一次被叫家长,会因此而起。
第180章 老师 第四更
禾儿今年念初二, 在市十三中上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加上年纪小,老师一直很照顾她。
她本来也是个在学校乖巧的孩子,几乎不闯祸。
说实在,除开小学因为打破学校玻璃被叫过家长,这是第二次。
正赶上赵秀云不上学在家,接线员来叫她去听电话,说是孩子学校老师找。
都是街坊邻居的, 人家难免多打听道:“禾儿这么乖,也会被老师找啊。”
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赵秀云有点不高兴, 不过没说出来,只说:“孩子总是闯祸的,只要成绩不大差就行。”
接线员家的小儿子, 年年考倒数。
其实她更看重孩子的品性,起码得是个好人吧,不过这会不说。
不软不硬的钉子,接线员觉得没劲, 还是凑着耳朵听。
电话就装在便民代销点,接线员也是售货员,小屋子里地方不大,从来也没什么秘密。
老师为省钱, 只说:“方青禾家长, 请你马上到学校来一趟。”
看得出来,是生大气,不然不会花钱打电话。
赵秀云觉得自己很少这样低声下气,应是之后回家锁好门, 挎上包才出门。
十三中的保卫科管得严,进出还得登记。
赵秀云写上名字之后,径自到办公室。
禾儿正靠墙罚站,看到妈妈肩膀都耷拉下去,两只眼珠子转啊转,指不定又想什么花招应付呢。
赵秀云看得真真的,也没管她,进去说:“王老师,青禾闯什么祸了?”
王老师已经等半天,拍着桌子说:“方青禾居然在学校卖东西,你们家长知道吗?”
卖东西?
卖的什么?
赵秀云给孩子一个询问的眼神,可见的不赞同,来读书的,怎么能这么折腾,应道:“不好意思王老师,我们不知道,回去一定好好管教。”
禾儿被妈妈瞪一眼,打个哆嗦没说话,寻思今天自己要掌心开花。
不过要单单为这句话,王老师也不至于叫家长,她是老派人,说:“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青禾妈妈,你想想看,搞这种小摊小贩是什么行为?她这是自甘堕落你知道吗!”
贩夫走卒,连份工作都算不上,纠察队的人一来就得抱头鼠窜,名声也不好听。
说实在的,这话赵秀云不是很苟同,但受到的教育使她不会跟老师争辩,只说:“是,孩子做得不对,老师您尽管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