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3页
    第二日,竹兰拿出认亲的礼物,不用说,周老二就明白用意,周老二愧疚,“儿子,羞愧。”
    娘给拿的认亲礼,他拒绝不了,他手里没银钱买上档次的礼物。
    赵氏感动又想跪,竹兰忙拉着,“行了,时辰不早了,你们也早去早回。”
    竹兰余光又看了一眼赵氏的脸,虽然头发依旧挡着,可脸上的疤痕画的逼真啊,真没想到,赵氏还有这一手,可见在老家的时候,赵氏没少学王茹,赵氏真真是心灵手巧了。
    下午,赵氏和周老二回来了,竹兰看着带回来的礼物,有些意外,就算是回礼,也不该回这么多!
    昨晚又发了烧,早上去挂的水,回来晚了,感冒有些日子,存稿子没了,目前的稿子都是现码,先更新两章差不多五千字,六点前尽量更新完,如果没到万字,等羊羊好了会补回来~~~求月票~
    第262章 证据
    竹兰看着周老二搬进屋子的回礼,篮子里装的肉是羊肉,都是处理好的,满满一篮子,连骨头带肉差不多一只羊了,吃的还有红枣等都是补身子的。
    吃的就不少了,还有两个盒子,盒子打开,一对摆件,还有一幅字画,大布包里包的是两件披风,竹兰没少去皮子铺子转,一眼就看出了是狐狸毛,赵氏的手里还捧着个匣子。
    这份回礼远远超出了他们送过去的价值!
    周家人都愣了,再怎么也不该拿回来这么多回礼啊!
    周老大问,“老二,这到底怎么回事?”
    周老二卖了关子,拿起摆件,“娘,你看着摆件眼熟吗?”
    竹兰接过摆件一看,“这不是和送过去的一对摆设差不多吗?”
    最大的区别就是花色了。
    周老二道:“娘,云家就是做瓷器瓶的,每年都会做一批花样独特的送给平州大小官员,钱管家都记得,一看到我送去的摆件就知道是江大人家的,问了摆件为何在咱家后,对我们特别客气,这才有了这么多的回礼。”
    赵氏打开手里的盒子,“娘,这是钱老爷子补给我的嫁妆。”
    赵氏都没想到,认亲认了个便宜爹回来,心里感慨,不愧是当管家的人,她有价值了,不仅认她还补嫁妆,真是精于算计呢。
    竹兰扫了一眼,盒子里有一对玉镯子,成色看着还可以,两支金簪,一对金镯子,看着挺晃人眼的,钱管事是看到了利益才投资的,不过,她对钱管家手里的银钱也有了大概的估计。
    钱家的银钱一定不少,从主家贪过东西也不会少,字画就是最好的证据了。
    钱家给赵氏的嫁妆看晃眼,其实对于钱家来说九牛一毛,钱管是骨子里都刻着算计,回了体面的回礼,认了便宜闺女,日后周家起来了,有一门读书的亲戚对钱家好,没起来,周家还有官家的姻亲,日后也不会差,钱家怎么算都不亏。
    李氏看着弟妹的嫁妆瞪眼,唔,她原本还能压着弟妹,现在弟妹的私房比她多了,她成了家里垫底的了,没想到,弟妹出去认亲还补了嫁妆,害得她白担心了。
    董氏皱着眉头很快又舒展了,心里鄙夷钱家,商贾家的管家,哪怕回归了自由身成了农户,也是精于算计,还好钱家脑子是清醒的,同时更鄙视钱家,欺软怕硬诠释得淋漓尽致。
    周老大皱着眉头,他不喜欢钱家,先是欺负弟妹娘,现在有依靠了,又用银钱补偿,太利益至上。
    昌廉则是站在爹的立场考虑,钱家这门便宜亲戚不省心,不是能深交的亲戚。
    竹兰示意赵氏收起盒子,“看来,你母亲日后能过的顺心了。”
    赵氏盖上盒子,“是,今个钱家的几个儿子儿媳都赔了不是,保证日后会对我娘如亲娘一般孝敬。”
    赵氏想到娘单独和她说的话,娘不舍得三岁的弟弟,因为娘知道,她离开了,弟弟是钱家的孩子走不了,没了娘的孩子野草都不如,娘也为她考虑,娘不想给她添负担。
    娘永远都在为子女考虑,从来没为自己考虑过,想到这里,她的心就一抽一抽的。
    当年爹开始还是好的,对娘好,对她也好,可坏就坏在,一年冬天,爹为了拉快要掉河里的娘,伤到了腰,日后很难再有子嗣,爹对娘就不好了,尤其是娘当时怀的孩子还没了,据说是个男孩。
    这也是娘被卖了,还告诉她不要恨,娘觉得对不起爹,最后只是让她保护好自己,因为爹早就变了,爹为了赵家的男娃,娘能卖,后来她换了粮食,爹也没看她一眼。
    赵氏想的多了眼睛红了,忍着眼泪,娘说现在挺好,日后钱家会敬着她,只要她婆家越好,娘过的会越好。
    竹兰见赵氏的精神不是太好,对昌义道,“你们也累一天了,回去休息吧!”
    周老二道:“娘,那我们先回了。”
    “恩。”
    竹兰又和李氏道:“今个刮冷风怪冷了的,难得的羊肉,拿出一些晚上炖了吃,剩下的羊肉和大枣等,你都收拾起来吧。”
    李氏肚子里不缺猪肉了,羊肉依旧是缺的,“娘,时辰不早了,我现在就去做饭。”
    “去吧。”
    董氏站起身,“大嫂,我帮你。”
    李氏笑着,“好。”
    她现在是越来越喜欢昌廉媳妇了,没少教她道理呢!
    剩下的礼物,竹兰看着摆设的瓶子,换回来的也不是周书仁喜欢的,心里细算着,昌廉出门拜访,家里出了不少东西,还礼回来,三房也得了不少东西,老二认亲家里也拿出了不少,回礼也得了一些,只有老大家什么都没得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