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的名单上一共就六个人,公布名单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
前三名从名字到顺序都和上一次集训队选拔的结果一样,楚燃以满分的成绩排到了第一,然后苏昼第二,张佳茜第三。
不过到第四名就换了人——
周晓光。
这个结果怎么说呢,非要形容的话,大概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楚燃之前就觉得对方有进国家队的潜质,却没想到对方不是擦边进来的,而是一气儿直接干到了第四。
甚至在成绩上跟第三名的张佳茜差的也不是很多了。
想想周晓光这飞一样的进步速度,楚燃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回去之后还是得“一点儿都不分心”地接着复习准备。
毕竟集训队的成绩仅供参考,最后实实在在能落到纸面上的,还是七月份的IMO。
这最后一战,他绝对不允许自己翻车!
——但无论如何,这条漫漫长路,他也总算是快要走到头了。
楚燃回来的时候正是周末,却没能跟颜钰卿约上午饭,因为对方也要去参加集训队考试,机票还就定在了楚燃回来的那天。
化学竞赛的国家队选拔几乎年年都比数学要晚一个星期,而物理早在数学前头就考完了,生物倒是比化学还更晚一周,总之除了本来就不和这四科走一条时间线的信息学竞赛之外,剩下四科的考试时间彼此都是错开的。
据说这是为了避免出现某一届的某位大佬想要同时参与多个学科竞赛,但因为时间重叠,最后只能选一门去考的情况出现。
楚燃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还觉得这理由挺扯,这得是什么级别的神仙大佬才能做到这个程度啊?
后来倒是忽然反应过来……这说的不就是他自己吗!
虽说信息学这边儿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时间线,本身也不在高中课程里,但五大学科竞赛就是“五大”学科竞赛,他总不能说踢出去就给人家踢出去。
不过顺便,按照这个思路想,他现在“才”高二,却已经能做到数学和信息学双开,还不落下其中的任何一个,那么或许——
他也已经算是“挺厉害的”了?
随着这一届的各科竞赛基本进入尾声,下一届竞赛也就紧跟着到了眼前,物理单科是六月省内初赛,九月全省联赛,留给楚然的时间终于不多了。
为着这个,楚燃临去考试前还没忘了给小姑娘的物理竞赛布置作业。
楚然当时不是很乐意,虽然不敢说什么,但表情里写满了“老哥你都出去考试了为什么还要管我,我要好好的自由自在几天啊啊啊”的抗拒。
不过回来之后,楚燃大致检查了一下,意外地发现对方完成的还不错。
中间虽然也有些疏漏,但总体来说没什么大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物理可能确实会比数学更适合楚然。
第87章 .重生其八十七楚燃把这口气吐出来,眼……
“物理竞赛比数学竞赛简单。”
——这可能是绝大部分人的观点。
但楚燃倒也不这么想。
到了竞赛这一步,除非哪套卷子出得连不玩竞赛的常规学生都能做个七七八八,否则“难度”这种东西其实是不太能被定义和比较的。
哪怕是在数学单科——甚至就在楚燃刚结束的集训队最后一场考试里,是数论更难还是平面几何更难,集训队的队员们都给不出统一意见。
不同科目之间就更没法比了。
之所以总能听见有人说“xx科目更简单”,实际上大概还是那门学科的普遍适应性更高,或者再直白一点儿,就是入门更容易。
当然对楚然来说,问题并不在“入门是否容易上”,而是在于物理相较数学的纯理论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偏向于应用,同时对思维深度的要求也次于对思维广度的要求。
这就使得同样条件下,物竞的内容看起来没有数竞那么枯燥——
能让小姑娘觉得“有趣”,她才能持之以恒地“想学”。
说白了楚然现在多少还是有点儿“浮躁”,她也不是不学,就是很难学得特别深入,没什么耐心在一个知识点上反复推敲。
不过反正“浮躁”的也不止她一个,事实上这会儿班里大部分人的状态都不太对劲。
高二中间的寒假似乎是条无形的分界线。
上学期大家还都觉得高考是件离自己很遥远的事,现在随着会考将近,老师们拼命往前赶进度,打算在高三之前把所有课程都讲完,同学们才忽然间醒过神来,猛然意识到自己距离高三只剩下最后一学期。
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操场上百日誓师的就要换成他们了。
楚燃回学校没两天就察觉到班里气氛不对。
然而大家明面上看着可都比以前“乖”多了,上课该听讲的听讲,该记笔记的记笔记,他收作业都没以前那么费事。
出于这一点,楚燃就更说不清自己的感觉是从哪儿来的,只是总觉得有些别扭。
直到下周二数学早自习,他照旧上黑板把昨晚留的题目讲了,这才隐约摸到一点儿线索——
底下的反应是不是太冷淡了点儿?
遇到这种情况,楚燃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没讲好。
他下意识地倒回去看了一遍解题过程,确认没有用到超纲的公式或定理,思路也挺“一板一眼”,基本上还算是顺着高考思路来的,并没有整出什么神来一笔,不由得就多问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