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页
    孙彩霞犹豫着去放了碗,顺便把中午带的干粮拿过来装上,最后又看一眼乐瑶煞有其事的装扮,保险起见还是决定学一学她。
    如果到时真的很热,大不了她把外衫脱掉就是,但若是晒的受不了,她总不可能再回来专门跑一趟换衣裳吧。
    想也知道不可能。
    于是孙彩霞很快也换上长袖长裤,背上装着水壶和干粮的挎包,再用毛巾裹头,形象和乡下姑娘没差了。
    孙彩霞发觉这一点,走到乐瑶跟前转了个身,问她:“看起来是不是一下变成村姑了?”
    乐瑶摇摇头,“还是不一样的。”
    孙彩霞好奇问哪里不一样,乐瑶吐出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城里长大的女孩子,读过书上过学,眼界见识面不一样,和乡下淳朴没什么文化的姑娘看上去自然会有所不同。
    即使现下她们的穿着打扮差不多,明眼人也能一眼认出来的。
    孙彩霞不禁赞同道:“所以还是要多读点书,我来的时候把高中课本都带过来了,原本只是个念想,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有时间还是要多看看。”
    乐瑶欣然点头:“到时候咱们可以一块学习。”
    正好给她自己找个名义上学习高中知识的渠道,等到两年后高考恢复,她就能光明正大地报名参加考试了。
    孙彩霞不知道乐瑶打的小算盘,听到她说可以和她作伴一起学习,自然高兴地应下来。
    随后,两人结伴出发,朝大队办公大院走去,路上遇见几个老知青,还有一些大队队员,基本都是和她们俩类似的打扮。
    孙彩霞察觉后顿时松了口气,庆幸道:“原来大家都这样,幸亏我听了你的话,不然就不合群了。”
    乐瑶嘴角抽了抽,心道比起到时会晒黑晒伤自己,原来你最在乎的是合不合群。
    办公大院里,队上很多人都已经到了,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着闲话,知青和本地老乡站的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新知青看到后均是愣了一愣,老知青们却都习以为常,到了后一点不奇怪地往知青那里聚集。
    王知青作为知青老大哥,见新知青差不多到齐了,连忙挥手召集他们过去。
    然后他看看捂得严严实实的乐瑶二人,再看看其他几个茫然无措啥准备也没做的新知青,给前者一个赞扬的眼神,对后者摇摇头说:“你们才来不知道情况,这次就算了,下回都要和乐同志、孙同志学习!”
    菜鸟们一脸懵逼,看到周围的人几乎都是这么做的,出于随大流的心态,立即说马上回去换。
    王知青摆了摆手,“来不及了,今天就先这样吧,也让你们亲身感受下再说。”
    新知青:“……”更想回去换了怎么破?
    可惜时间真的来不及了,因为大队长已经出来开始点名点人数了。
    依旧是大队长和大队会计站在前头的办公桌后,队员和知青们站在院里,听着上面念名儿,喊到谁,谁就上去。
    上去干嘛?上去在本子上自己的名字后画勾签到,然后领取自己今天分到的生产任务和农具。
    按照老规矩,先是队员们,而后才轮到知青。
    乐瑶他们排在老知青后面,相当于是最后几个,等她拿到对应的劳动任务和工具时,其他人基本都已经离开上工去了。
    知青们比较抱团,都还在那儿等着一块下地干活。
    乐瑶和孙彩霞分到的是锄草,回来一对发现女知青基本都是这活计,所以她们拿到手的工具是锄头。
    而男知青分的是翻地,他们手里拿的是铁锨,干起来比女知青的活儿累多了。
    王知青对此毫无意外,招招手:“来来来,咱再分下组,到时候女同志在前面锄草,男同志跟着后头翻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然而之前的老知青一般都分好组固定好有默契了,他们也不愿意和什么都不懂的新知青菜鸟搭上浪费时间。
    所以到最后,需要王知青协调着分组的也就只有几个新人。
    新知青三男两女,搭成两组,剩下一个因祸得福,幸运地和另一个落单的老知青组队。
    刚分完,大队长走过来问:“分好了吗?”看来他也是知道情况的。
    王知青点头,将分组情况如实汇报。
    大队长于是道:“既然分好了,那就赶紧上工吧,今天的任务量不重,你们新来的知青努力适应适应,老知青记得照顾一下。”
    知青们闻言纷纷应声。
    这时候,院里的人基本都走光了,就剩下他们知青还在这里墨迹,怪不得大队长过来提醒。
    王知青见此立马招呼知青们跟上,大队长和大队会计缀在他们后面,到时会在地头监督着所有人,免得大家偷懒磨洋工。
    青山大队的地距离队里不远,出了村就是连绵成片的农田,被树木分成一个个四方格子,人走在树下时微风习习很凉快,但是一到地里的太阳底下,那热汗蒸腾的滋味,跟蒸桑拿没区别。
    新知青刚来受不了这种反差,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变得通红,感觉呼吸困难,热的很,也憋的慌。
    王知青领着他们去负责的地块,路上念念叨叨:“所以才让你们裹严实点,晒是一方面,关键是一来就这样很容易脱水,任务完不成人就晒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