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禹无奈的看了他一眼,哪儿来的那么多的好奇心“这件事我已经在派人查了,有结果了再告诉你!”
晏泽霖满意的勾起嘴角,“这还差不多,那我就先走了,我也有很多事情要忙的呢!”
谢禹说得不错,虽然不能出门,但是正事还是要干的,即便他对包罗万象很有信心,投进去很多钱,但是,只要一日不营业,是否能盈利都不好说。
他得干一件短期内能看到效果,但是又有发展前景的大事!想到这里,晏泽霖连忙去查看那些交到他手里的产业,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灵感。
当初送来的时候厚厚的一摞资料,看着很多,但是晏泽霖将一部分太过分散没有必要花费心思的小店铺全都剔除出去,剩下的有价值的东西就不多了。
一间规模颇大但是烧制出来的东西却不怎么好的窑厂,岱山下几千亩无论种什么都收成不好的田地,一个因老板好赌被压在当铺用来抵债的戏园子,西街的一间书庄,东街的一间布庄。
晏泽霖挑出来的这几个是比较有价值的,窑厂的规模确实很大,据说曾经也辉煌过,不过由于上上代主人得罪了官员,大批工人离开窑厂,所以就这样荒废下来。不过,他对烧制陶瓷这些东西也不是很懂,所以晏泽霖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好想法。
几千亩地确实很多,但是他也只学过一些地理,只知道种不出来东西很可能跟土壤气候等有关系。但是具体有什么关系,还得去考察,不过晏泽霖目前来说对种地也没兴趣。
晏泽霖比较感兴趣的是戏园子,他想将古代戏曲同舞台剧结合一下,创新一下表演形式,再写一下新的有意思的剧本,说不定能火。晏泽霖不喜欢看戏,但是他还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的三岔口。
当时年幼,具体情节也记不清,只知道故事设定的时间是夜晚,演员演得很像很逼真。两个人围绕一张桌子,你来我往的,就像真的在黑夜里打架一样,十分精彩,再加上是武打戏,晏泽霖看了一遍又一遍,津津有味。
戏园子没什么硬伤,就是老板好赌,将家里祖传的戏园子抵押给了当铺去还赌债,但是最后也没赎回来。
书庄地理位置真不错,就在西街,那里有好几间书院,按理说这样的书庄不至于亏损。晏泽霖瞄了一眼掌柜递过来的资料,这书庄竟然还是晏家自家的产业,传了好几代了。
最开始书庄的生意确实不错,但是,后来书庄旁边又开了几间书肆,这竞争一下子就起来了。书庄的掌柜又是个讲究人,认为书与钱财沾惹在一起是侮辱了圣贤,所以书价一直不变,比周围书庄贵上一倍。
再加上此人爱才,遇到家里穷买不起书,但是又有才华的书生,不但免费送书,还聘用他们抄书。书庄很大,每天养着很多伙计,书又卖不出去,再加上掌柜的喜欢做慈善,所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亏损下来。
不过毕竟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晏家又不缺那点儿钱,所以倒是一直贴着钱养着这书庄。
想着自己书房的偌大的书库就知道他父亲是做得出来这种事情的。这个世界的人都很崇尚读书,但是技术不发达,书本基本靠手抄,供不应求,所以书很贵。想到这里,晏泽霖眼睛一亮,这里最先进的印刷技术就是类似于雕版印刷术的拓印。
但是由于工具简单,印刷出来的书比较粗糙,都是那些小书庄拿来卖给那些穷书生的。但是,活字印刷术术他是知道的啊,虽然金属活字、铅活字、胶泥活字比较麻烦,但是不是还有木活字嘛!
制作大小相同的木块儿,然后再在上面刻上反字,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形成一个凸面,再制作排版的板子,上面刷上可以粘黏固定木活字的药膏,然后将木活字一个个排好,刷上墨,再将纸盖上去,按压,这样字就印上去了!
原理简单,操作过程也不复杂,开这样一个印刷厂,还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比如出版社。这个世界崇尚读书,会写小说故事的人不少,将他们聚集起来,编纂各种书,如诗集,小说之类,让他们一边读书一边搞创作,一旦火了就开始出书。
这样一来,既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出名,甚至有可能成为大家,想必还有有很多人愿意的。
至于戏园子,也完全可以让那些读书人去创作戏曲剧目,火了之后仍然可以出书,这样一个产业链岂不是很赚钱?
晏泽霖越想越激动,立刻让林正清去找手艺精湛的木匠,然后通知回春堂,让他们研究一下无害可以粘黏的药膏。厂址的话,就这个布庄好了,够大,而且离晏家的产业比较近,安保比较好做。
“对了,找到木匠的话就把他带到府里来,我需要他做一件很秘密的事,必须是对我,对我们晏家十分忠心,品格也要好的。”
林正清点头,他现在对自家少爷有一种盲目的自信,“我们船厂很多手艺活精湛的木匠,这些人大部分几代都在晏家船厂做事,对晏家百分百忠心。我亲自去打听考察,绝对带回来一个各方面都顶尖的。”
晏泽霖拍拍他的肩膀,“去吧!”得把人带到晏府里来,一旦试验成功,就可以建厂投入生产了。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得找一个非常值得信任又懂这方面业务的人来当管事儿。
唉,他手里能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看来到时候要麻烦他父亲,让他给自己派个可信的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