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糙了些,却是实话。以前不懂事,不知道祖父和父亲为商行之事如此辛苦,不能早日与长辈分忧,是孩儿不孝。
孙大老爷点头。
你才刚开始接手家里的生意,万事不急。月底你祖父也会回来,多和你祖父聊聊,他自会提点你。对于这个儿子,孙家大老爷向来都是很满意的。这孩子自幼乖巧懂事,对长辈又十分孝顺,若说唯一的缺点大概便是太懂事了些。
沉稳是好事,只是性子太沉稳了,一板一眼的,就少了股冲劲儿,容易失了转瞬即逝的机会。不过儿子还年轻,正是要历练的时候,这些都不急。只有一件事,是该着急了。
孙大老爷正思忖着,门外传来通报:老爷,知府家的夫人到了,太太请少爷过去一叙。
孙少爷微怔,却见父亲和蔼一笑。
你母亲唤你呢,去吧。
前厅里,知府夫人和孙大夫人正相谈甚欢。孙大夫人和知府夫人曾是手帕交,早年便在口头上订过儿女亲家。后来白老爷当了官,孙大夫人就更高兴了,若是他儿子能娶个官家女,可是光耀门楣的美事。再说,纵然孙家如今在京里打拼,祖业却还在晋阳,有了知府这个靠山,孙家在晋阳也是如虎添翼。
于是她便找个由头,请了知府夫人到家里做客,又再三央求叮嘱自己的好姐妹,务必把女儿带来,叫两个年轻人相看相看。
明珠朝商贾地位低贱,孙夫人嫁入孙府,虽说锦衣玉食,没有吃半点儿苦,可身份上却也难免自卑,只怕当年的姐妹当了官太太,瞧不上她。不过她对儿子却是有信心的,以他儿子的样貌和气质,见过的姑娘就没有不动心的,只要那白家姑娘见过自己儿子,这门儿亲事就准成。
这会儿父子都在书房议事,孙夫人差了人去请少爷,自己则陪着知府夫人和白家姑娘聊天儿。孙大夫人见知府夫人夸了自己的新衣裳好几句,便聊起些制衣的事,果不其然就说到了锦绣坊。
女人谈起花钱来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知府夫人果然来了兴趣,便听那孙夫人把自己出门时候的见闻,连着收到传单的事都说了。其实这两位都是贵太太,平时足不出户,便是锦绣坊在全城发传单,跟她们也没什么关系。孙夫人不过就是借这个话题,找些谈资罢了。
不想正说得热闹,那白家姑娘脸色却突然不大好,似乎对锦绣坊颇为不屑。正这时,门外突然来了通报,说是锦绣坊掌柜的求见少爷。
孙大夫人正在闹心儿子磨磨蹭蹭不来,这会儿却听见又有人要找儿子,顿时来了脾气。
什么事也值得慌慌张张的,没看见家里有贵客吗?没个规矩!
那丫鬟忙跪下:夫人赎罪,因来的是位姑娘,门房说教奴婢来请示夫人。
这话一说,知府夫人的脸色就不好了。
这是怎么个意思?说好了今天来叫俩孩子见个面,等了半天没见到你儿子,等来个找你儿子的姑娘?
孙大夫人脸色也是一黑:胡说什么?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也往府上带,轰走轰走!
回奶奶的话,门房轰了,但是那姑娘说,轰了她走,是不是账就不用结了。
什么?孙大夫人一愣,什么账?
白家母女的脸色更差了。
敢情,这姑娘还是来找他儿子算账的?
石聆把孙府的门匾上上下下打量了九遍,心里想着,到第十遍如果还没人应门她就走人。
今儿一早腊九便催她去泰和商行结账,石聆郑重地跟他讲道理,真的,这事说什么也轮不到她来跑。
腊九却更加郑重地告诉她,像泰和商行这种比较大的客户,一般都是店里管事的亲自招呼,因为他们家管事常年不在,平日都是腊九在做。但是这次不一样,袁掌柜临走前说了,以后您就是咱们家二掌柜,所以你大,你来讲。
就在石聆要无功而返并且再度想好充分的理由对腊九说这个事不该她做的时候,孙家的大门它开了。
姑娘,夫人有请。出来回话的,却不是门房,而是个丫鬟打扮的姑娘。
石聆皱眉:我找的是你们少爷。
不是你们少爷的妈。
丫鬟房笑吟吟地道:姑娘有所不知,少爷正在议事,夫人请您先去女眷处等候。
这家的规矩真奇葩,结账还分男女?
怪不得腊九不愿来。
今日她本是先去了泰和商行,商行伙计倒是比上次客气很多,可怪就怪在他们不肯结账,说是少爷吩咐过,锦绣坊这笔买卖少爷要亲自处理。然而今日就是最后期限,孙大少又不在商行,她不得已只好寻到孙家来。本想叫门房通报一声,也不必人家出来相迎,递了银两便走,不想这么麻烦。
入乡随俗。
石聆也没说什么,随着丫鬟进入孙宅内。由于石聆走的是侧门,所以无需穿过前堂,反而要先经过花园。孙家的产业遍布全国,而晋阳老宅是孙家本宗,修缮之讲究自不必多说,即便石聆不是懂行之人,也看得出这宅子风水考究,设计精巧。丫鬟带着她弯弯绕绕,当又过了一道门的时候,石聆停下脚步。
走错了。石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