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和他一起来俄求学的三人都是要强又刻苦的性格,张素商特受不了他们苦着自己,所以每天早上做水煮蛋时,一准儿还要给那三人也煮三个,平时做了好吃的,也惦记着往那边送。
他觉着自己这种心态,和那种看到救灾抢险的子弟兵在雨里啃干粮,心疼得去送饭菜的热心大爷大妈差不多。
蒋静湖、李源和伍夜明还都特别要强,张素商想直接送钱,可人家压根不要,强塞就翻脸,有时候张素商和他们一起蹲宿舍翻译一下午的书,回来的时候还要被塞个热腾腾的烤土豆。
他们的相处模式总结起来就是↓
张素商:让我照顾你们吧,真的,我有钱!
三人:我们不能占你的便宜,你照顾好自己就行!
张素商:QAQ求你们占我便宜啊!
三人:来,回家的时候把这个烤土豆带上。
阿列克谢有时候觉得这群中国留学生互相之间都想给对方当爸。
除了给同胞们送钱,张素商还将一半的稿费拿出来,通过李源寄到了同样在本国留学的其他学子那里。
但在出书的版权费到账以后,张素商还是攒下了2000卢布的存款,张素商看着这笔钱,心里算了笔从俄罗斯回国,再从国内出发去瑞士的花销,立刻打了个寒颤,在内心发誓除非是生死大事,否则绝不动用这笔钱。
说起他的财源,也就是《神探伊利亚》,俄文版销量相当火爆,手头有点闲钱的知识分子都很愿意买这样一本分明惊悚得很,除了主角团没几个善人,但又时不时能逗人发笑的奇书回家。
阿列克谢坐在旁边,看张素商整理好账本,摊开纸继续翻译教科书,问道:“你亲手翻译的英文版《神探伊利亚》都寄出去两个月了吧?”
“是啊。”张素商双手托腮。
阿列克谢:“你有收到那边对小说的反馈吗?”
张素商:“有,我得到了一个我个人觉得有些过了的评价。”
“他们说,我是一位尊重女性的作者,我的小说中的女性,就像是《玩偶之家》的娜拉一样,给了许多女士启发。”
《玩偶之家》是1879年由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创作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名为娜拉的中产阶级女性,与丈夫从亲密走向决裂,最终打开家门离开的故事,算是女权主义早期的经典之作。
张素商觉得自己的故事只是个单纯为赚钱而生的侦探小说,这个评价对他而言是过誉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在西方的女性读者里卖的还可以,是少见的女性们也会很青睐的侦探小说。
据说转载《神探伊利亚》的报纸在中国的租界也有销售,张素商是期望自己的故事能被国内的同胞们看到的,也希望他们能喜欢,可是想起租界这个词,张素商的笑又退了下去。
上海英租界的某所中学内,一群年轻女孩结伴走入校园,他们大多是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也干净体面。
能在这个年代供孩子读书的家庭,怎么也不会太差,何况他们的学校中还有外教,可教授学生俄语、法语、英语,许多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学生都会努力考进这所学校,自然,这里的学费也偏高昂。
李砚的祖父是有名的茶商,家中富裕,族中的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便会被送到私塾启蒙,成绩好的就会被家里供着往上面读,她有一位分支的堂兄,因为成绩太好,还被送到了国外念书。
今天早上第一节 是英语课,老师是一个名叫麦克的美国人,他是李砚最喜欢的老师之一,虽然他是个男人,可他对待女学生们总是很有礼貌,李砚能在他身上感受到尊重。
在即将下课时,李砚就看到对方在黑板上写着几个单词。
morning report,晨报。
detective,侦探。
麦克老师转身,拿起一本书:“新的一天,一般从一杯咖啡和一张报纸开始,报纸上会记录你想知道的新闻,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思想,比如说英国的星期六周刊,它在每周六的早上发布,是一本趣味性极高的读物,不仅绅士们喜欢,他们的太太和孩子同样乐意阅读这本杂志。”
“近日,这本杂志刊登了一篇独特的侦探小说,里面的角色个性十足,这本书的作者名叫秋卡,他是个俄罗斯作家,我们不知道他是男是女,他很神秘,但他赋予了小说中的女性超越这个性别的智慧和勇气,这个故事里有好男人也有坏男人,有好女人也有坏女人,有些老古板认为这个故事不是规矩的女人该读的,但我觉得你们应该看一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神探伊利亚》,我手中的是它目前为止所有案件的集锦。”
麦克老师趁着课间时间,阅读了这个故事的第一个、第二个案件。
说实话,这本书的第一个案件就是搞笑的,作者以一种非常轻松地语调,塑造了一个聪明的怂包侦探,一个雄壮暴力的美男子,以及一头机灵过头的驴子,李砚听得不停发笑,完全不觉得这些案件有恐怖的地方。
可是从第二个案件开始,作者秋卡便开始发力,他擅长并喜欢塑造各种个性十足的角色,打个比方,古龙小说里的反派都是十足的变态,秋卡也不遑多让,他的书里除了主角团,其余人都或多或少有点心理不正常。
然而作为女性读者,她们对于凶手米拉和妮可的不幸遭遇总是抱有怜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