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4页
    太子看向薛锈:“你我隐在暗处亲眼所见,面对吉安的攻讦,皇妹是如何游刃有余还击回去的?”
    “十公主的确令人惊讶,臣隐在暗处都替她捏了一把汗,她却能临危不惧,一层一层还击回去,她在宁王面前说的那番话,也令臣十分震惊,圆滑如宁王殿下,竟被一个稚子说得颜面扫地。”
    “正是如此,吉安比皇妹年长几岁,皇妹说不与她一般见识,哪天皇妹对吉安下手,有了今日的承诺,王伯又岂好与十皇妹一般见识?”
    “闹到父皇跟前去,也是吉安技不如人!”
    太子一针见血道:“看似皇妹退一步吃了亏,实则是她占尽先机,父皇得知此事后,也会以为皇妹进退有度,大度明事理。”
    薛锈很震惊:“十公主要宁王殿下一句承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还击回去?”
    “吃了亏她不反击,也就不是本宫的十皇妹了,毕竟她是连本宫母妃都敢还击的人。”
    太子饶有兴味道:“吉安的确太烦人了些,且等着看吧!”
    第199章 对她的喜爱多了几分
    太子这幸灾乐祸的神色!
    他显然将十公主当成对手,但又十分欣赏顾惜这位对手,在别人对付她时,愿意站在她这边回击过去。
    薛锈迷茫了!
    不懂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兄妹情。
    李丝絮之所以能将玉真长公主哄得笑逐颜开,还让玉真公主看她时一副欣赏的神色,是因为解决了话本子刊印的难题后,关于玉真观给信众分发传阅话本子的事儿,她又有了巧妙的新点子。
    “玉真姑姑想亲自刊印话本子?还是什么也不用做,将话本子刊印一事分包出去,让人刊印好将话本子送进玉真观?”
    “不刊印,如何有话本子分发给信众?”
    李丝絮这么问,让玉真公主很奇怪:“还能什么也不用做吗?”
    “自然是有的啊!”
    李丝絮滔滔不绝解释:“若是玉真姑姑一心向道,不想开书局搅和话本子刊印一事,丝丝就将此事交到京城首富王元宝手上。”
    “丝丝将活字印刷术的点子告诉他,让他开书局刊印话本子,玉真姑姑要多少册话本子,王元宝派人刊印送来玉真观便好。”
    原来小家伙不想扰了她清静,已经想到了一个帮着开书局刊印话本子的人。
    玉真公主懂了:“本宫只要拿些钱银,买书局刊印出来的话本子分发给信众,如此倒也省事。”
    “为什么要拿钱银买话本子?”
    李丝絮摇摇小脑袋,一副理所当然的神色:“不用姑姑出钱银的啊,王元宝开书局,又不是只给玉真观刊印话本子,他还可以将刊印好的话本子拿到市集售卖。”
    “用活字印刷代替传统的雕版印刷,能省下不少人力物力,也能加快刊印的速度。”
    “书局还能大量刊印其它的诗集文书典籍,这些都是可以售卖钱银的。”
    “还有,西游的话本子贵在离奇,不同于那些书生小姐话本子的桥段,如此有架构格局的话本子,相信一经问世,一定能风靡长安城,在话本子市场独占鳌头。”
    李丝絮掰着小指头道:“丝丝和玉真姑姑出话本子,还有活字印刷术,占售卖刊印品所得利润的六成,这六成,丝丝和姑姑各占三成。”
    “王元宝找地方开书局,负责售卖人工等事宜,占四成股,他不亏的。”
    看李丝絮像个小财迷,摇着小脑袋两眼放光的样子,玉真公主一时失笑。
    “本宫什么都不用做,还能得书局的三成干股?”
    “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啦!”
    李丝絮认真反驳道:“不是玉真姑姑想到刊印话本子分发给信众,丝丝也不会起意拉王元宝开书局,如此丝丝占股书局三成,玉真姑姑也占三成,难道不应该吗?”
    玉真公主知道,烧制琉璃器的方子,还是李丝絮给王元宝的。
    涉及到赚钱的买卖,王元宝岂能不点头应下?
    这事儿还真能成!
    进宫赴宴一趟,什么也不用做,玉真观分发给信众话本子的事儿解决了,还白白得了三成干股。
    李丝絮说到赚钱眼冒精光,玉真长公主忍不住伸手刮了刮她的小鼻子。
    “本宫才知道,你竟是个小财迷!”
    “做财迷不好吗?钱银多了又不烫手。”
    李丝絮朝玉真公主眨眨眼:“就算玉真姑姑身为世外方人,这些钱银也能用来给百姓施粥,帮着救济孤寡,捐献给受灾的地区,还有用于传道所需。”
    她拉着玉真公主的衣袖撒娇:“难道姑姑不想给丝丝一个孝敬的机会么?”
    给她送书局的三成干股,还一副她帮了大忙的样子。
    送人钱财,还能让人如此熨贴?
    也不知道她性子迷糊的师妹,怎么能生出如此八面玲珑、招人喜欢的小东西。
    “好,本宫且厚着脸皮收下你这份孝敬。”
    玉真公主喂了她一块桂花糕:“有了独门的活字印刷术,书局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一定能在京城的众多书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不,不是独门。”
    李丝絮连连摆手:“活字印刷术不难,丝丝没有想要将这门技术捂着,还想将这个点子献给父皇呢!”
    “活字印刷术广为流传后,能减少刊印书籍的成本,只有售卖书籍的价钱便宜,贫穷百姓才能读得起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