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
李丝絮怕她害怕扎针,冲她安抚的甜笑:“只要好好学医术,持之以恒,怀着一颗为医者的仁心,就能做一个神医。”
“真正的神医,除了医术要好,还要有一颗替病患着想的心,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李丝絮说这话时,想到了他师兄医痴王梓青,所以洋洋洒洒说了一堆。
叫春儿的小女孩,其实听不懂这么深奥的话。
她若有所思点点头:“这些天春儿很难受的时候,姐姐很着急,这就是感同什么身受吗?”
“是的!”
李丝絮柔柔的笑:“春儿真聪明,相信姐姐,很快你身上的病魔要被赶跑了。”
这些天参与了帮助照顾病患的李白和元丹丘,对望一眼,心里触动很大。
尽管已经猜到了李丝絮的身份,但在没有确定的前提下,还是对她的身份存疑,但看到了她不眠不休,累了趴在桌上打会儿盹继续接着救治病人。
他们肃然起敬!
将她忙碌的小小身影,与那位传闻中的公主对上了号。
令他们惊讶的,除了这位小的,还有那位长得像仙女似的美人。
按说如果小的这个的确是那位无疑,那以大的这个身份金尊玉贵,不嫌弃得了霍乱的病人也罢,怎么会舍下身段跟他们一起照顾病患?
出乎意料的是,她不但做了,还做得极好。
对待不耐烦的老人家,也是温言细语的,变着法子柔声安抚。
几天下来,她忙得打理鬓发的间隙也没有,加上天气又热,她鬓侧的碎发垂落下来,也依然不能遮掩她的美好。
在李白和元丹丘心中,这位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仙子,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似乎变得能触手可及,但又让人敬重。
还有那不着调的糟老头子,果然是药王孙思邈的传人,行医治病手法娴熟,经他手施治的病患,莫有不能好转的。
李白重新认识了他在山道上遇到的人。
孙老头儿嘴上虽不服气,其实也对帮他们斩了寇首的家伙改观了。
在李白帮着扶一位患病的老人家起身时,孙医正浅咳一声:“老夫今日才觉得,你这个小白脸也不是一无是处,有几分可靠。”
“彼此彼此!”
李白低声失笑:“你这个老头子也不遑多让,看着不着调,医术却还过得去。”
“哼,老夫就知道不该与你握手言和!”
骂遍大明宫无敌手的人,一再折在这个年轻道士手上,孙医正很不服气:“原本等我徒儿酿了竹筒酒,我打算让你尝尝酒味儿的,以你这个德性,老夫想想还是算了。”
李白感觉跟这个老头儿斗嘴越来越有趣,难得遇到与他这么善谈的人还能旗鼓相当的。
他不客气的回敬:“那您老的打算怕是要落空了,太白以为想达成所愿,要自给自足,敢于尝试。”
“之所以从益州回青城山没找来真武宫,是因为太白一直在琢磨如何酿竹筒酒,几大坛酒我已经灌入长着的竹子里,一定能比你先喝到竹筒酒。”
“呵呵,没有老夫的小徒儿,你能酿成竹筒酒?老夫不信!”
孙医正胡子一翘一翘极为嘚瑟:“等广汉郡霍乱过去,老夫要去上清宫看你笑话。”
“依太白看,您老是想来偷酒吧……”
第486章 酒鬼他牛皮吹上天
医道相通!
上清派的道术中,也有替人画符用偏方治疑难杂症。
元丹丘本以为药王孙思邈一系,又是来自太医院正统,这一老一小治病的法子,无非是行针开药方子。
李白和孙老头儿斗嘴的间隙,帮着照顾病人的元丹丘,常有仔细观察他们治病,结果却大开眼界。
这两人治病的手段不拘一格,用药的方子也奇奇怪怪,十分善用偏方。
比如说霍乱初起症状者,用党参、正附子、干姜、甘草、白术和车前子等药材,以水二碗煎至九分,一剂则愈。
得了霍乱的别人,根据各自的体质和状况,用的还不是一个药方子。
有些病人是用陈年老茶叶五钱,倒三碗清水浓煎如墨,再投入粗盐略煮片刻,盐溶服用即愈。
吐痢不止者,粟米研成末,又水搅成乳,服用即见效。
更离奇的是,那位小道友比起她师父治病的法子更诡异,取沸水半碗、井水半碗混合服饮,病人服后排泄完,病灶竟离奇消失了。
这一手,让被广汉太守逼来照顾霍乱病人的大夫们傻眼了。
“以水治病,这是什么方子?”
“小神医这个法子可是仙术?”
李丝絮被众人围得团团转,非要她说出用水治病是什么原理。
看不过去的元丹丘忙来替她解围:“不是仙术,这是药王孙思邈一系的禁术,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吐泻俱作,这时以沸水半碗井水半碗混合服用,即阴阳调和,驱尽邪气。”
“这个法子不适合所有霍乱病人,因施治者修习道术方才奏效。”
“就是丹丘子道长说的这样。”
因为离开长安了,李丝絮开始试着用孙家医术传承道书所载的禁术试着治病救人,因为她心思纯净,每每十分奏效。
一急之下用了禁术的法子施治,让人以为这是神仙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