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老人死去,每年这个城市里就有数万人自然死亡,全国更是有近千万人口死亡,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随后,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这几年之中,死亡人口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直到丁局上任,增长的趋势才开始变缓。
随后,他注意到了一项指标非常异常。
那就是七十岁以上老人的死亡数字,无论是谋杀,意外,还是自然死亡,死亡比率增长了百分之五十,而八十岁到一百岁老人的死亡数字,增长了百分之三百。
他开始以为,这种增加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
但是后来,他们调取了和槟城人口数量相当的几个城市里面的老人死亡数字做横向对比,这些城市里的老人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升高。
人们可能会说谎,但是数字不会。
也就是说,他们所在的城市里真的有人在故意谋杀这些老人。
最近,丁局也开始要求各个分局对下属区域内的孤寡年迈老人摸底排查,进行登记,上门寻访。
平时不查不觉得,这一查起来,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些孤寡老人,很多都是在社区的盲区里。查起来发现有诸多的问题。
和那些有子女或者是去住敬老院的老人们不同。独自生活在家里,且无后的老人很多都在不为人知地生活着。
一个人买菜,一个人做饭。
生病了少有人陪,孤独地一个人去医院。
也许六十岁以前,这些事情还不算什么,可是随着年龄增加,身体越来越不好,记忆力也越来越差。
也许一次睡觉就不会醒来,也许一次跌倒就会失去生命。
他们忙碌了一生,到最后的死亡,就像是一片轻飘飘的羽毛。
随后总局开始向各个分局提出要求,追踪追查这些老人死亡的案件。
这段时间过去,他们手上的案件已经有几起,越查下去就越发觉得诡异。
看着眼前的几份卷宗,顾言琛开始思考。
这会是金悦文发现的真相吗?
金悦文的死,基金会,死亡的老人,杀人者……
这些好像是一个一个点,逐渐可以连成一条线,有人在图谋这些老人的资产?
可是这只是他的推理,没有任何实证,而且在这其中好像还缺少了重要的一环。
如何说服人们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杀人。
顾言琛也说不准,那个点的关键会是孟师吗?
这是教唆犯罪吗?
他还记得上一个案子之中,赵梦安是被教唆之后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可是赵梦安的内心里本身就有恶的一面。
这几个案子的凶手不同,这些凶手就算不是绝对的好人,至少都是普通人。
即便是有金钱的诱惑,正常人都是知道,杀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教唆,洗脑,操控人心,这些词汇说起来特别简单,但是想要做到却很困难,特别是去洗这么多人的脑。
杀人这事和传销也不一样,毕竟传销只是谋财,人们有自己的道德观,很难做出杀人的行为。
就好像有人说,“我能够让你心甘情愿地去杀个人。”
大部分人听了这样的话肯定会嗤之以鼻,觉得是天方夜谭。
所以,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能够让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失去理智,变成魔鬼?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死士,而且杀了人以后坦然面对死刑,还对秘密守口如瓶?
顾言琛皱眉思索。
如果不知道这些案件背后的事实,不知道这些人杀人的背后动机,他们就无法得知真相,更加无法阻止更多凶案的发生。
顾言琛思考的这段时间,沈君辞一直安静坐在一旁,他低头又喝了一口茶,抬头道:“我有一些想法……”
顾言琛侧耳听他说着,当他觉得自己走入了死胡同时,听听别人的想法,也许可以帮他打开思路。
沈君辞用修长的手指,摩挲着杯沿。
“首先我觉得,这些人杀人的念头,源自于他们的内心。所以这应该不是普通的雇凶或者是买凶,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自愿杀人的。”
顾言琛点头,对此表示赞同。
在对这些凶手的审问之中,他可以得出结论。
嫌疑人有着自主能动性,死者是他们甄选的目标,犯罪方式,犯罪时间都是他们自己决定的,对于死者,他们带有明显的愧疚,他们也知道杀人是要付出的代价。
“我感觉,他们是被洗脑了,在洗脑后,把杀人当做了自己的一个使命,当做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说是……”
沈君辞说到这里顿住了,他在脑中拼命搜索着词汇,用以形容那种古怪的感觉。
他沉默了片刻开口:“当做他们理所应当完成的工作,就像是一个员工,在完成自己的KPI。”
说着这些耸人听闻的话,沈君辞俊秀的脸上却一片平静。
顾言琛沉思,这一点他也有发现,当他提到是否有人花钱雇凶之类的话时,那些人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表示赞同。
这一点和那些被钱财雇佣杀人的凶手给出的反应不一样。
那些被雇佣的杀手就算是不经意也会流露出一种情绪:杀人犯法又怎样?至少我得到了额外的报酬。
可是这几位凶手的反应里,没有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