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一听,很是高兴地磕头谢恩:“儿臣谢汗阿玛赏赐。儿臣代匠人们谢汗阿玛赏赐。”
大皇子的贺礼和太子殿下的差不多。
太子扭曲着脸。
大皇子起身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得意地撇一眼太子。
所有人都当自己是瞎子。
三皇子高声道:“敬启皇父,儿臣奉旨,率翰林院同僚们编撰的《律历渊源》,赶在昨天全部刊印完毕。佑文成化,谨祝皇上万寿。这是全书目录,敬请汗阿玛御览。”
群臣瞬间有了表情,面露惊喜:好歹三郡王跟着太子,却也是保皇党。
御桌边站着的一个亲近的大臣很有面子地开口:“真是前无古人,千秋功业,谨为皇上贺。”皇上翻着书本笑着夸:“千秋功业。千秋功业。传旨,着赏双郡王俸禄,一起编书臣子类同。”
三皇子很是高兴地磕头谢恩:“儿臣谢汗阿玛赏赐。儿臣代一起编书的同僚们谢汗阿玛赏赐。”
太子收住因为大皇子的愤怒,却难免面色微变:他自己漏了一样,没有替自己的属官们说话,把功劳都自己占了,端起一杯酒掩饰脸上的厌恨。
三皇子回到座位,四皇子一抬头,面容虔诚恭敬:“敬启汗阿玛,这是儿臣亲手恭楷,亲自诵念一万遍的《金刚经》一部。谨为汗阿玛祝寿。”
皇上轻轻翻阅经文,有点感叹:“心诚则灵。老四亲手书写的佛经,诵经一万遍,佛祖一定保佑朕。赏赐双贝勒俸禄。”
群臣这次真心欢喜:可是出来一个真心祝寿的皇子了!
…………
按照序齿一个顺着一个。皇子们争斗的厉害,可这毕竟是皇上大寿,都还有分寸。康熙37年大封,大皇子和三皇子授封郡王。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一起封为贝勒。后面的皇子们,九阿哥、十阿哥……这些光头小阿哥,也都成长起来,各个文武全才。
朝臣们看在眼里只有一个念头:又一轮皇子们长大了,要参与进来了。
最小的二十阿哥,在襁褓里冲皇上露出一个“无齿”的笑,被奶嬷嬷抱下去。心烦的皇上留下十八阿哥陪在身边,这是皇上最喜欢的老儿子。
皇子们献礼完毕,轮到王公大臣,再一轮轮按资排辈地轮下去,酒宴再次热闹起来,好似越热闹,刚刚皇子们在寿礼上的争斗就没发生一样。
喝吧、唱吧。今朝有酒今朝醉!谁知道明年这天自己还能不能站这太和大殿那?该高兴就高兴。
太子一杯一杯地喝着酒,眼看一群弟弟们围着皇上献孝心,一群弟弟们和大臣们拉帮结伙,一群弟弟们凑在一起“兄友弟恭”……一举杯,绣着龙纹的马蹄袖遮住一个嘲讽的笑,到底是不甘心。
放下酒杯,一起身,太子行礼奏道:“汗阿玛,儿臣听说,民间的大户人家做大寿,家里的子侄们都要出去答谢来宾,包括流水席上的父老乡亲们。儿臣请旨,出宫给赏钱。”
“哦,怎么给赏钱?”已经有四五分醉意的皇上笑着问。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太子的身上,太子深呼吸一口,姿态更为端正:“一般的老百姓撒铜钱,民间的和尚道士们给香火钱。”
刷!
全场安静。
皇上沉沉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太子。
太子镇定如常。
这到底是做了三十多年太子的儿子,皇上答应:“老四带着十三、十四出去。记得换身衣服装作寻常宗室,不要吓到老百姓。”
太子:“……”
众位皇子们:“……”
“老四带着十三、十四”麻利地行礼:“儿臣遵旨。”
*
潇洒小道士吃的小肚子溜儿圆,师兄给他揉着小肚子,元宝小耳朵一动一动的,听着一位自称皇家道观出身的老道吹嘘宫宴的大鸡腿多么香。
老道很是显摆:“潇洒小道士,我们一看就有缘分。你看你师兄是不是荷包瘪了明天那顿没有着落了?我带你和你师兄去我们道观好不好?保证天天八大碗,顿顿大鸡腿!”
已近午时,潇洒小道士在师兄怀里犯起初夏的瞌睡,吸溜着“大鸡腿”的口水。师兄一眼看到,给他一个大苹果磨牙,同样吃饱喝足的街道上虽然热闹,却也非常安详。
忽然间,这份热闹和安详被打破了。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路上出现一队队的马队,后面紧跟着手拿“肃静”“回避”字样的官兵,再后面是三个官轿,再后面是两排整齐的卫队,用整齐划一的步伐,紧跟着轿子。一行人威风凛凛,整齐有力地前进着。
打头的锣鼓队肃清道路,马队不断抛撒铜钱,官兵卖力喊着:“皇上皇恩浩荡!皇上皇恩浩荡!”
潇洒小道士神情一振,扭头朝彩棚外张望:铜钱!
就见潇洒小道士的目光如电,身形如风,一眼看到最后一个官轿子里射出来一枚银元宝,一小胖手一伸,就给接住,奶声道谢:“谢谢大老爷的赏赐。潇洒和师兄吃了两条街的流水席,诚心诚意地给皇上大老爷祝寿。”
十四阿哥:“……”
十三阿哥笑得合不拢嘴。
四贝勒哭笑不得。
队伍停下来,三兄弟出来官轿,一眼看到这“……吃了两条街的流水席,诚心诚意地给皇上大老爷祝寿”的潇洒小道士。
一手大苹果,一手银元宝,那小胖脸、小肚子和大苹果一样圆,一样精神红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