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7页
    我只要假装没看到,我的汗阿玛就没有和大臣打架斗殴。
    眼见着康熙又想找几个大臣揍,胤礽好不容易用看弟弟和好的借口,把康熙拐出门散心,让康熙心情好了一些。
    这一回来,康熙又要徘徊在破防边缘了。
    “朕不过是要完成太皇太后遗愿!这群畜生为何非得与朕为难!”
    康熙把折子扔在了地上,胤礽叹了口气,把折子捡起来。
    别说康熙,连胤礽都没想到,此事居然会这么麻烦。
    太皇太后崩逝时有遗言,清太宗皇太极已经驾崩多年,她不欲开皇太极陵墓打扰皇太极的安宁,想挨着儿子孙儿下葬。
    这可能不合乎礼仪,但大清入关之后,礼仪都是从康熙这一朝定的,本应阻力不是很大。
    其实太皇太后不和皇太极合葬,除了不愿打扰皇太极、更亲近儿子孙子之外,还有为康熙着相原因。
    大清入关之前,满族人是火葬。皇太极和他后宫嫔妃皆为火葬,陵墓内只有骨灰盒。
    但大清入关之后,丧葬遵循前朝帝王礼仪,改为了土葬。比如康熙之前死的两任皇后皆为土葬。
    那么太皇太后该火葬还是土葬?
    接受了汉家习俗、对太皇太后感情极深的康熙,是绝不能容忍太皇太后火葬,烧得只剩下一把灰。
    而如果太皇太后不火葬,那么皇太极的陵墓里,除了太皇太后一副棺材,其他都是骨灰盒子。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太皇太后才是皇帝呢。
    太皇太后不想让康熙为难,便主动开口要随着康熙下葬,这样大家一伙儿都土葬,不用吵架了。
    第一世中,胤礽并不知晓太皇太后下葬时文武百官和康熙的博弈。
    他只记得,康熙因思念太皇太后修建了暂安奉殿,不肯让太皇太后下葬,每年都去探望。
    太皇太后是在康熙驾崩后,由雍正在暂安奉殿原地起陵墓安葬,名为昭西陵。
    开了这个先例之后,大清之后许多太后都不与皇帝合葬了。
    这一世,胤礽才明白,太皇太后下葬的背后,居然涉及了例如满汉移俗、宗室与皇帝争夺话语权等问题。
    讨论太皇太后下葬礼仪只是一个借口,他们要用这个借口逼迫皇帝让步,停止康熙全面汉化、削减宗室权力的政策。
    只要康熙这次松口,接下来他们就能故技重施,让康熙再次松口。
    两方都不妥协,才导致康熙在驾崩之前,都没能让太皇太后入土为安。
    可上一世的康熙或许还能后退一步,将此事“暂且搁置”,等后人来解决——太皇太后多年不下葬,到了下一任皇帝继位,大臣们只能同意太皇太后就地安葬。
    但这一世的康熙可没有那么好说话。
    胤礽心里也憋着气,不愿太皇太后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争吵,如前世那样近四十年不能下葬,便站在了康熙这一边。
    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拆掉太皇太后生前喜欢的宫殿,在顺治帝的孝陵附近修筑陵墓——前世康熙修的是暂安奉殿,这一世直接修陵墓了。
    之后太皇太后的梓宫暂时安放在巩华城,待陵墓修好,直接下葬。
    大臣们还以为康熙会和他们吵下去,哪知道康熙吵了几月没吵出结果,直接不理睬他们,直接执行了。
    大臣们惊怒异常,想用撂挑子的方式来阻止康熙。
    他们都不做事,皇帝总不能自己去吧!
    哪知道,朝中在康熙耕耘多年下,已经有了许多只忠于康熙的人。这些人大多是满臣中年轻一辈,和汉臣中的强儒。
    他们数量虽可能不多,但做事能力极强。
    康熙下令之后,陵墓很快动工,完全没有受到大臣罢工的影响。
    之后,康熙甚至直接让那群罢工的大臣别来上朝了,让他们爱退就退,爷不留你们。
    这群大臣中有八旗旗主。
    康熙可能上头了,直接把胆敢冒犯他的旗主全免了,将下五旗旗主给了福全、常宁、太子和胤禔,只有礼亲王世系,即康亲王杰书的正红旗旗主没有动。
    康熙下旨的时候,胤礽正好有些小感冒,在丰泽园自己的小窝里,一边带着弟弟们种田,一边养病。
    等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康熙的圣旨已经下达了。
    胤礽差点没晕过去。
    我的汗阿玛啊!这八旗旗主是说免就立刻能免的吗!您怎么不说直接废八旗?
    胤礽怀疑,自己不是穿越者,他汗阿玛才是。
    汗阿玛,您以为您在写清穿文吗?!想废八旗就只需要下个旨意,八旗旗主就乐呵呵被废了吗?!
    我……
    胤礽把脏话吞了进去。
    康熙是他亲爹,他骂康熙所有的脏话都是骂自己。
    “哥哥?”胤祥抱着胤礽大腿,担忧地仰头看着胤礽,“身体不舒服?”
    其他弟弟也停下了打闹,围到了胤礽身边。
    身形摇摇欲坠的胤礽很想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来安抚弟弟们,但他做不到。
    他额头的青筋突突突地跳动着,脑壳快爆炸了。
    他自我安慰。没事,没事,汗阿玛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
    汗阿玛曾经带领侍卫把鳌拜直接擒拿了,丝毫没有考虑鳌拜的下属们反叛;
    汗阿玛曾经想削三藩就直接削了,不就是三藩之乱吗?平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