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小芸忽然想起了一首歌,喃喃着就道:“不管我要吃肉肉,就要吃肉肉,吃饱才有力气和你…”
她喃喃得很轻,只是想哼歌,唱给自己听的。
沈清河的耳朵却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竟然好像听见了这首歌后面的那几句歌词,直接就走到了福小芸的面前,停了下来。
“和我什么?”
沈清河问得一本正经,十分严肃,虽然他心里甜滋滋的,甚至还想笑。
?
福小芸却全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样子,轻轻咳了一声以后就道:“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家去看小兔子了。”
她家的大兔子,前几天生了小兔子。
现在小兔子有点儿像是要长毛的样子了,福小芸每天都会在地里摘一些新鲜的苜蓿草晒干了,再去喂大兔子。
喂奶可是要耗费很多体力的,福小芸现在可盼着自家的这一窝兔子能够给她带来一笔收入呢。
嘿嘿。
兔兔这么可爱,当然要吃兔兔了。
福小芸撒着欢儿蹦蹦跳跳下了山坡,沈清河就在后头慢悠悠地跟着,也开始琢磨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福小芸的生辰,快到了。
这天晚上,经过一番讨论以后,野鸡终于决定拿来炒了,干煸野鸡,还有酸辣鸡杂,又是满满的一大锅。
那香味从屋子厨房里头传出来的时候,福小芸直接路都走不动了。
五月十三,是福小芸的生日。
刚好这一天,彩织镇上赶场,张翠英特意跟庄子上请了一天的假,准备带着福小芸去镇上转转,吃顿饭,买点儿喜欢的东西回来。
又是天不亮就出门,福小芸还有点困呢,结果刚刚走到村口的时候,就瞧见了两个熟悉的人,也要去赶集。
“周叔,沈家哥哥!”
福小芸一下子就精神了,跑到沈清河面前,问道:“你吃早饭了没?我有红薯,你要吃吗?”
“我…”
沈清河正要回答,福大富却不乐意了。
这不是他今早一大早起来烤的吗?
就是怕妹妹路上肚子饿,吃干粮嘴巴又太干才准备的,他自己都只有一根小的呢,大的都给福小芸了。
结果…
“你还是留着自己吃吧,我吃了早饭了。”沈清河笑着,眯了眯眼睛,跟弯弯的月牙似的,好看极了。
“也好。”
福小芸答应着,继续将红薯揣在手里,又问道:“今天你们是去镇上赶集的吗?要买什么东西吗?正好,一起呀!”
…
彩织镇上,恰逢赶场,人流如织。
福小芸他们这次来镇上,一家四口,以及小舅舅张思进,每人都背了一大筐的桃子梨子什么的,准备来卖。
近来福大富经常会来镇上,福小芸用了随身空间里面的种子种出来的蔬菜又大又好吃,这些水果也都是特意施肥过的,基本上就没有小果。
这阵子,她家在镇上的口碑极好,这回五人背着背篓来了,镇上人见着又是他们,一窝蜂就过来抢购。
不一会儿,水果几乎就卖完了。
“真好,大丰收。”
福小芸正帮着张翠英数铜板呢,一斤桃子十文钱,一斤梨子十五文钱,他们一共背了差不多四十斤的水果上来,这会儿算下来…
福小芸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发现基本上就是五百文钱的样子。
还不少。
福小芸盘算着,这五百文钱,待会儿再买两只鸡回去养着,剩下的先攒起来,等家里的猪圈重新修起来了,就买两只小猪仔。
卖完了水果,张翠英先去了一趟绣房。
张翠英和林婶,在镇上的绣房是接了活儿的,绣一方帕子,也是能够赚五文钱的,林婶那儿有四方帕子,张翠英这儿有六方。
福小芸跟着张翠英到绣房时,那绣房的掌柜王喜儿倒是一眼就将张翠英给认了出来,高兴得不得了。
“翠英,你可自己来庄子上了呢,上回你绣的那帕子,被一位大主顾挑中了,她喜欢得不行!”
王喜儿忙放下手上的事情过来拉张翠英,问道:“她似乎是咱们镇上绣庄的管事呢,很是喜欢你的绣工。”
“她让我问问你,愿不愿意去绣庄上做绣娘,一个月一两银子呢!可比你这样接散活儿赚钱多了!”
一个月一两银子!?
福小芸在边上听着呢,激动得就忍不住搓小手。
手艺活儿真值钱呀!
她家这果树辛辛苦苦培育了一年,一点儿差错都不能出,基本上卖光了,也差不多只有一两银子呢。
竟然镇上的绣庄,一个月就能给一两?
张翠英显然有些心动,可她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家的孩子,便叹气道:“我这来镇上也不方便,照顾不了孩子们,还是算了。”
“回头你跟那管事说说,如果有别的活儿,我倒是愿意接。”
王喜儿闻言,看了一眼福小芸他们三个,大概也是知道张翠英家里的情况的,不免就叹了口气。
“既如此,那我也不勉强你,不过我现在这儿确实有个活儿,是绣小屏风的,摆在桌上的那种,就巴掌大,你看看…”
张翠英和王喜儿那里就聊了起来。
福小芸坐在一边的凳子上,歪着脑袋看着绣房店里的一些东西。
什么布头啦,棉花啦,还有成匹的布料都挺多的,还有些衣料看上去滑滑的,一看就不便宜的那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