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桑乡周围所有的乡野大夫和路过的行人都被她问了个遍,如此天长日久才学成了手艺,是以只要有女娘愿意学,多少她都会教一教,她自个儿不也是这么讨来一口饭的么,只是接生婆是九流行当,最后坚持下来的也没多少。
只这个丹娘如今还有些成就,在县城妇舍专门给人接生。
说到这就要说说妇舍,大周朝民间医疗体制理论上其实也算健全,寻常人家的妇人生产都可以到妇舍去,妇舍收的钱少,不用给接生婆包红,便能省下许多银子,只有家中有余粮的人家才常常喊接生婆回家去生。
江南的百姓没有那么艰难,寻常人家也请得起接生婆,所以去妇舍的人就少些,但这也算官方机构,进去也能拿些银子,所以里头也有不少接生婆在。
但说治病,那就不成了,还得找专业的大夫看,总之行与行之间的隔阂非常严重,妇舍简而言之就是给妇人生产的地方。
丹娘靠着手艺混上了铁饭碗,心头对沈老娘也感激,这么多年跟李家一直都有走动,只将沈老娘做亲娘孝敬,而且她一直觉得论接生的手艺,满南水县里,沈老娘说第二就无人当第一,她自跟在沈老娘后头学习,便立志以师父为榜样。
那头刚得了沈老娘进城的消息,丹娘就摸了过来,还提了两条肉若干果子。
沈老娘对丹娘也熟悉得很,也不叫人招呼她,转头就交给李三郎,让拎到张家厨房让晚上烧了肉吃,自个儿便坐在院子里跟丹娘闲话。
张知鱼笑眯眯地跟她问好,丹娘生得一张圆脸儿,笑起来一团和气,看着鱼姐儿笑:“这是你老人家的大外孙女儿吧?一看就跟师父年轻的时候一个样儿,长得好,还这点儿大就满县都知道了。”
沈老娘年轻的时候精明能干,还油盐不进,老了耳根子也软起来,惯爱听人捧她,这话正踩在她心坎上,顿时笑开了花,跟徒弟仔细说起话儿来。
丹娘能从一个乡下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女娘混进妇舍,嘴也不是一般能说,三两句话就将沈老娘逗得哈哈大笑,讨一个老人家欢心,最重要的就是会夸她喜欢的儿孙,沈老娘如今对两个外孙女正热乎,丹娘见了可不得狠命夸张知鱼和夏姐儿么。
只夏姐儿正在房写大字,这话儿落不到她耳里,张知鱼一人大包大揽,听得面红耳赤,心说,难怪能成外婆的独一份的外门弟子,这本事真不是一般的大!
两人都是事业女性,年轻时候都拼了命地学,此时凑在一起难免说起丹娘如今的情况。
说起这个丹娘脸色就有些不好,她也是乡野小民出身,没那么多花架子,直接就“呸”了一口道:“这妇舍往年便是个老鼠窝,这些年更不抵事了,我都打算辞了这事儿回乡做个接生婆过活。”
沈老娘久不在江湖,早在家颐养天年,但依然心思敏锐,道:“那老东西又往里插三姑六婆来吃空饷了?”
这说的是妇舍的领头羊,一个头发花白的女大夫,据说曾经在山上修道,底下门人无数,人称赛神仙。
赛神仙也有两手接生的手艺,当然最要紧是是此人是个大忽悠,妇舍上一任妇舍舍长给赛神仙不知如何灌了几两迷魂汤下肚,跪地便喊了三声:“我悟了!”
不消几日竟将人带了回来,这女冠这些年见缝插针地往妇舍里头安排徒子徒孙,好端端一个妇舍看着跟吃小孩的妖怪老巢似的,谁家敢往里头来,来的要么脑子不清楚,要么实在没了钱。
叶知县在时还将人收拾过几回,只是这女冠弯得下腰,嘴上又会说,人虽远去仙泽仍在,里头本就有不少她的妖子妖孙,这师门传承似是个嘴上功,但凡一个没□□撵走,不多日又遍地开花。
叶知县一走,这些小仙儿就吹拉弹唱地接了赛神仙回来,给妇舍整得乌烟瘴气,当然人对外说法是仙气缭绕。
“好好的妇舍,都成耗子窝了,都是来吃米不干活的。”丹娘是靠本事立足的人,最看不上这样的人,最主要的是,会办事儿的人少了,外头的临盆的妇人都不往妇舍走,这几年她觉着自个儿手艺都退了。
张知鱼怪道:“女冠在山上住着不是挺好,她没事儿来接生干什么。”
丹娘剥一把松子吹了皮,给沈老娘和鱼姐儿一人一半,道:“我的娘,在里头算卦炼仙丹,回回一进去,那烟雾缭绕的,就是烧炸了厨房也没那么多烟。日日都将人呛得要死,人还说‘吸一口是你的福分’。”
“鬼上身的东西!”沈老娘冷哼一声骂道,只她也对这徒弟有几分上心,想想便冲鱼姐儿小声道:“我看不若叫你阿公去跟她一块儿斗斗法。”
张知鱼吃松子吃得口渴,正喝水呢,闻言差点呛死,道:“我阿公也不会法术啊。”
依她看这事儿还不如叫慈姑来干呢,这孩子最近正沉迷道家典籍,真怀疑自个儿是哪颗星转世。
沈老娘道:“笨,你阿公不是会跳驱邪舞么,让他二人对着跳,准能将这玩意儿跳死。”
虽然她老人家不怎么待见张年,但不得不说这人心眼子还不坏,两人对着跳,被赶走的肯定不是他。
张知鱼想想那场面,她家小老头儿气势汹汹地跑到人地盘上请人一起跳舞斗法,忽然抽了风似的抖起来,老天,今生她若有个三长两短,肯定是给这家子笑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