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林来秦家做客,主要是和老朋友秦秋云商量事宜:投资白血病相关的项目,这也是为了秦浚生的病情着想。
秦家经历了这一遭劫难,每个人的生活都和“白血病”三个字捆绑在了一起。
秦秋云虽然是身家百亿的顶级富豪,可是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生老病死四个字,万般皆不由人。
他差一点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走向死亡。如此一来,他就萌生了投资白血病研究项目的念头。
秦浚生也跟父亲商量:“爸,我住院期间,看到了许多人因为白血病死亡。年纪最小的比我还小两岁,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四十几,他们苦苦挣扎着求生,可死亡还是降临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么幸运,可以等到自己的骨髓匹配者。
很多白血病人在没有等到骨髓匹配之前,都是靠靶向药和化疗在维持着病情不恶化。
但是化疗会损害身体,一瓶靶向药三万多元,就算有国家医保报销一部分,白血病人一年都要花掉三十万的医药费,有几个家庭负担得起呢?
他有林薇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别的白血病人,只有在病情最险恶的时候,才能舍得吃一片天价药,一天天勉力支撑着,谁都不知道未来会走向坟墓,还是光明。
因此,秦浚生产生了两个投资想法:
①资助国内的药物研发公司,开发廉价的癌症靶向药,尤其是白血病方面的药,以此降低癌症病人的治疗成本。
②资助国内的医药设备研发公司,让癌症基因早期检测设备,可以惠及更多的医院和家庭。
比方说:香港那边就有一家叫做仁和的超早期癌症基因检测公司,可以通过呼吸来检测人体内的癌细胞病变。只是检测一次花费不菲,没几个富豪用得起。
医疗设备和药物的普及,向来都是个社会难题。他希望自己可以发挥一点作用——
“爸,我已经不幸得了白血病。我希望我将来可以做一点事,让下一个癌症的悲剧不再发生。”
……
秦秋云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因此,他请来了合伙人王选林,和他敲定了一些投资项目,主动从自家账户上拿出了20个亿,分别投进了癌症药物研发与癌症检测项目中。
医药开发研究项目——向来是个长期才能看见回报的投资领域,可能要几十年的研发才能回本。短期内就是赔本赚吆喝。
秦秋云是个金融投资学大师,当然明白这一点,他这一次的投资没有任何利润可图。
然而,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必须要为儿子去做的事。
***
王选林和秦秋云商量完了几个投资项目,回头就去了书房,和徒弟谈了谈人生规划。
窗外的雨不知何起下了起来,师生两人,两壶茶,18岁与48岁,聊的却是生与死之间的话题。
回顾前三个月的人生,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真正是恍如隔世,要问秦浚生最明白了什么,那就是由病生悲悯心。
“王老师,从前我觉得,毕业后,接手父亲的产业,让秦家铺开的商业帝国更大更强,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价值和目标。”顿了顿,他有些自嘲道:“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也没时间再去考虑遥远的未来,可能我根本活不到大学毕业。”
王选林叹息一声,秦浚生是他的关门弟子,其实他很有管理投资方面的天赋,他不光是学习好,接受信息资料方面的嗅觉也很敏锐,可谓是千里挑一的商业奇才。
可惜他有白血病,就算眼前闯过了这一关,但医生仍然说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有50%-60%的复发率,一旦复发,几乎等于判了死刑。
所以,秦浚生的病情依旧不容乐观。他现在身体好转,可能只是回光返照而已,谁也确定不了他的未来会怎么样。
王选林想听听看他的打算:“小浚,你当下想做什么?你还准备回学校读书吗?”
秦浚生思忖片刻,果断道:“如果我的身体再恢复一些,在医生的允许下,我还是会回校读书,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明年的高考。”
上大学是他的人生目标之一,他不想至死都没踏进过大学校园一步,那样真的很遗憾。
“至于其他的,我想多多陪伴家人朋友,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不要每天忙忙碌碌的往前冲,只想着未来要达成怎样的目标,却忽略了身边之人的感受。”
他明明很年轻,18岁的天之骄子,口吻却和一个沧桑的老者差不多,连浅浅的笑容里,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沉重跌宕。
王选林点了点头,闯荡过生死鬼门关的秦浚生,这思想觉悟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对世界多了几分包容和怜悯,同样放下了很多身外物,开始关注起身边人。
可人只要活着,必须要往前走——这样蓦然回首整段人生时,才不会留下诸多遗憾。
王选林鼓励道:“活在当下,也要学在当下。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活着不是仅仅为了活着,而是要利用生命馈赠的时间与智慧,去探究这世界的奥妙,生命的真相。而要想去了解这些东西,往往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
秦浚生明白教授的鼓励,他回应道:“王老师,我是不会放弃学习的。无论我能活一年,三年,五年,还是五十年,只要我还能继续看书写字,就不会局限于现在的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