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可用的人里,又多了一个阿葵。
秦素请冯妪帮忙给阿葵提了等,如今她已非小鬟,而是正经的三等使女,而她行事之稳妥聪慧,却是连阿栗亦多有不如的。
秦素垂眸看着笔下淡墨,挑了挑眉。
“阿葵便交给锦绣罢。”她淡声说道,抬头打量眼前的茶花,语声微低:“多的你不必管,离远些。”
阿栗有些不明所以,应诺了一声,眉头却皱成了疙瘩。
阿葵是女郎亲自提上来的,锦绣为此很是不喜。将阿葵交到锦绣手上,她可没好日子过。
阿栗皱眉想了一会,便也没再想了。
总归女郎的吩咐她照做便是。
“姑母家中之事,后来如何?”秦素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那轻细的话语被浩大的东风拂起,落在阿栗耳中时,引得她立时便弯了眉。
“说是闹得很凶,几房妾室都挨了罚。姑太太整日以泪洗面,为了服侍左家大小郎的病,每天皆是吃不好睡不好的。”阿栗拿了瓷壶放在秦素手边,飞快地轻声说道。
大快人心。
秦素简直想要笑出声来。
如今左家妾室争风之事已在士族里传遍了,便连寒族庶人亦多有议论,根本压不下来。
天下悠悠众口,乃是世间最利之器,若逢着良机,左家说不定都会垮掉。
秦素只觉无限快慰。
她并不知那左云轩为何会坠马,因为这是前世未曾发生之事。那左云轩前世时可是风光无限,年仅十四便考中了秀才,县议时又得了“后出特秀”的评语,是左家继左思旷之后的又一个人物。
而这一世,左云轩几已致残,只怕终生亦无入仕之望。
“士不以貌取,然若貌皯体残,则才高亦晦”。此乃通行三国的不成文规矩,身有残疾、面貌丑陋者,是根本没有机会入仕的,连秀才亦不能考。(。)
第135章 兴族学
秦素本能地觉得,左云轩命运的转折,与秦世芳必然相关。前世今生,他的命运变化之剧,已然令他滑向了与前世相反的方向。
秦世芳正月初八回府探亲,盘桓了几乎整整一日。据锦绣后来打探来的消息,离开秦府时,这位姑太太面带哀容、双目红肿,任谁也能看出来她是哭过了,几乎是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秦家。
彼时究竟出了何事,秦素想尽办法也没打听出来,后来便也懒得去打听了。
与何家联办族学一事烟消云散,她的目的已然达到,别的自不会多管。
不过,自那一日起,秦世芳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又接连回了两次娘家,可谓十分频繁。而每回相见,秦素都会惊讶于她的憔悴与消瘦。
她的这位姑母如今也不过三十许,就算年岁稍长,却也不该憔悴成这般模样,就如同一朵失去水分、开旧了的花朵,虽仍挂在枝头,内里却已经枯槁成了灰。
秦世芳第二次回府后没多久,便与吴老夫人一同出了门,不知去了哪里。而再之后不过半月,左云轩便坠了马。
秦素几乎是欣喜地想着这些事,那笑意直达眼底。
除了这件大快人心之事,秦家另还有一件事,也令秦素心怀大畅。
便在正月十五这一日,太夫人召集阖家大小聚集一处,开了宗祠、祭告先祖,将秦氏修建族学一事定了下来。
正月二十三,秦氏族学破土动工,颇引来了一阵热闹。秦家的前院如今正有许多工匠,那叮叮哐哐的敲打声,有时亦会随东风携入内院,将秦家的这一潭死水,也搅出些微波澜来。
此事亦算是城中大事,因此很是轰动,那几日,钟家与林家的两位夫人接连来访,何家也使了一位有脸面的管事登门。唯独萧家没有消息,似是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这件事的热闹也只维持了几日,便又淡了下去。
百姓们如今还是更热衷于议论左家之事,主母无子、认庶为嫡、长子残废、妾室相争,这些事接连被人拿出来当了谈资,庶民中甚至还有为那左家几房妾室的美貌打赌的,兴起了一时之怪风气。
秦素笑眯眯地看着笔下的五瓣花朵,笔尖点染,那花朵旁便多了几片枝叶。
左家的事闹得这样大,其中必有程家手笔。
所以说,功劳哪里是那样好抢的?左思旷如今定是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这一次,秦素站在秦世芳这边。
只要这位姑母能够始终持定立场,在左家搅风搅雨,秦素甚至很愿意去帮她的忙。
她一面想着,一面左右看了看画上的茶花,又拿了一支净笔沾水,将那叶片晕染出深浅来,那轻快的语声像是要乘风飞起:“阿承还说了什么,速速道来。”
“是,女郎。”阿栗又向前凑了凑,假作研墨,轻声地道:“阿承还说,外面有士族议论,说是左中尉连内宅都管不好,何以管一郡之事?还有人传左家门风不正,以妾当妻,说姑太太可怜没有子嗣,受人欺负。”
秦素拿袖子掩了口。
此传闻无论真假,秦世芳不可能无动于衷,且她对左思旷又是动了真心,被人这样戳心窝子,她疼也要疼个半死。
一个心伤到疼的女人,会做出什么样疯狂的事情来,秦素微微阖眼想了一会,面上便又浮起了一个笑。
洛嫔当年敢给太子下毒,不就是因为情伤难愈么?还有提刀行刺的丽美人,不也正是因为对她的侍卫情郎一往情深,便拼了老命地要杀中元帝报仇?
这些宫中私传的秘辛,如何瞒得过秦素这曾经的一代妖妃?当年不知有多少人向她暗中传递消息,这些事情她可是听了不少。
什么太子因大不孝被废,什么丽美人患了失心疯自戗,那不过是说给世人听的,真正的原因却是要多香艳有多香艳,要多龌龊有多龌龊的。
“女郎,除了这件事之外,阿承还说了另一件事。”阿栗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将秦素飞走的心神也拉回到了此刻。
“嗯,你且说罢。”她应声道。
阿栗便道:“阿承说,前几日二郎君接到了钟家郎君的来信,说是平城来了一户新的人家,姓霍,那霍家郎君的学问极好。阿承还说,那霍家的郎主是一个……一个县中间的什么……什么一个官……”她努力回忆着阿承请她转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