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像她这样养育了好几个孩子,再注意养生,眼角边也有了纹路,不管脸上抹多少脂粉,看起来还是显出几分苍老。
齐贵妃脸颊饱满,眉目里春风得意。五岁的二皇子被乳娘抱在怀里,到了朱承治跟前,放下来,叫他自个站着。
“见过齐娘娘。”朱承治弯腰。
齐贵妃笑,眼里的春风一收梢,面上眼里就只有端庄和慈爱。
“有好段日子没有见到大哥儿了。大哥儿最近还好罢?身子好不好?读书读的怎么样?说起来二哥儿也还到了开蒙的时候了,但是老淘气,把教他的翰林给捉弄的狼狈的厉害,我都不知道拿他怎么办。”
说着二皇子朱承泓翘起嘴儿,满脸的不高兴。
“多谢齐娘娘关心,臣一切都好。至于二弟弟,孩子都这样,等到大了些,自然就能沉的下性子了。”他说着目光转向自个的二弟,朱承泓生的虎头虎脑,脑袋上顶着顶虎头帽。越发显得憨头憨脑。这会子二皇子拉住乳娘的手要抱,二公主和三公主连个见着连忙拉住他。
“皇后娘娘跟前,可不能放肆!”二公主腰背挺得笔直,见着弟弟要耍赖,上前两步拉住他,提直了背站定了。二公主和三公主两个身着飞凤牡丹宫装,头上梳简单发髻,上头簪小凤,浑身上下都是宫里金娇玉贵公主做派,偏生还没有半点骄纵,很得人喜欢。
宝馨看的在心里啧啧称奇,王皇后的大公主她也见过,是个骄纵性子,但是齐贵妃的两个公主比起大公主起来,却更得人好感。
齐贵妃虽然宠冠六宫,王皇后都不得不让她几分。但此人还真不是把所有的城府心机给写在脸上,孩子她教的好,面上的功夫做的足足的,叫人挑不出来错儿。这样的人,才真可怕。
正说着话,齐贵妃眼角余光瞥见惠妃急匆匆赶来,“赵娘娘,快些和我一道去觐见皇后娘娘,来了好会子了,方才只顾着和大哥儿说话,没留意时辰,待会说不定皇后娘娘就要怪罪了。”
说着施施然转过身去,走在前头,惠妃犹豫了下,还是跟在后面,她乜了一眼宝馨,宝馨会意。和方英跟在他后面。
嫔妃们拜见过了王皇后,王皇后领着人往张太后那里去。张太后那儿,宣和帝早就在了。张太后穿着素净,头上抹额中见镶嵌着块剔透青玉。身上龙凤袄衣,歪在宝座上和宣和帝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王皇后来了,带着嫔妃拜见张太后。张太后嘴里嗯了声,“都是好孩子,起来都起来吧,地上凉,着了寒气可不好。”
王皇后起来,和各位嫔妃入座,她笑,“老娘娘心疼媳妇,可是媳妇可不能仗着老娘娘的喜欢,就不全礼数了。老娘娘千秋百岁,媳妇可不能叫老娘娘给惯坏了。”
一番话说的张太后心肝都顺了,她点了点王皇后,去看“瞧瞧你这媳妇这张嘴!”
“娘,这也是她做媳妇该做的。”宣和帝坐在亲娘手边。他抬眼去看,能排上名号的嫔妃们都来了,莺莺燕燕集聚一堂,嫔妃里头为首的是齐贵妃,再下就是皇长子的生母惠妃。他望向齐贵妃的目光含了一抹情。
齐贵妃目光一颤,她目光中柔光流沔,而后很快垂下眼,坐在那儿的依旧是端庄的贵妃。
大庭广众之下,双目传情,极其刺激,又极其压抑。所有的风情婉约成了细细流水,越发妖媚动人。
朱承治坐在那儿,宣和帝和齐贵妃对视的一眼被他看个正着,他才摸到了不许被他窥探的世界的门槛,还只是推开了一条缝,略见其影,真正的奥秘他还没有摸到门路。
张太后这个只是家宴,来的都是后妃和皇子公主,比起外头那些宴请朝堂的宫宴,不必那么拘束,他伸手抓了几颗瓜子磕了几下。
又听宣和帝道,“泓哥儿知道娘过寿诞,特意背了首诗给娘祝寿。”说着叫人把朱承泓叫来,五岁的孩子最是淘气的时候,但上来了乖巧的很,开口给太后背了首祝寿诗,五岁的孩子才开蒙不久能认得几个字,这诗句是别人做的,然后叫他学了个囫囵罢了。
不过孩子童言童语,听着开心。
张太后手一抬,“好,赏!”
宣和帝眼瞧着次子博了个开头彩,不失时机道,“这孩子年岁虽然不大,但是孝心甚嘉。”
张太后点头,“说的也是,这么小的孩子,肯花这个心思,也是个好的。”说着她看向齐贵妃,“这孩子小心看顾着。”
齐贵妃垂首应了。
王皇后在一旁,攥紧帕子,她笑,“除去泓哥儿之外,还有其他的孙儿孙女要给老娘娘祝寿呢。”
这种露脸的好机会,王皇后岂会白白浪费?大公主那儿她就叫她自个绣了个青松图,不过这会儿她还要替别人牵桥搭路。
张太后哪里不会明白王皇后的意有所指,她看向皇子公主席。
朱承治站起来,其他几个小皇子跟在他后面,他跪在那儿给张太后磕头,“臣祝老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语说的没有多少新意,他伸手探入怀中取出一本书,“臣手抄了一本波若波罗密经,以献老娘娘。”
☆、第36章 做寿
宫里的女子多少都好佛, 年轻的不爱这些, 但是在宫里头呆的越久, 就越好佛。沾染上佛光, 好似这宫里的日子都变得容易打发了起来。
张太后也是如此,她受宠的时候佛只是身上的点缀, 在佛面前摆过那么一回,身上沾染了些许香火气,整个人都变得与这俗世不同起来。一直到做了太后,这佛经才像是到了心里,驱赶心底的寂寞和孤寥。
“连嬷嬷。拿上来。”张太后转头对身边的心腹道。
连嬷嬷道了声是,趋步过去把朱承治手里的经书拿过来。递送到张太后面前。
张太后打开看,上头字迹字骨露出几分凛冽如刀,这样的字来抄写佛经委实有些不太恰当,但她也没说, “这抄写佛经, 最紧要的是心诚, 治哥儿能耐得下性子抄佛经,实在是难得。”
张太后看向宣和帝,“大哥儿的确是花了不少的功夫,这孩子读书用功,哪怕我在慈宁宫,也听人说他好学向上。现在他又对我这个祖母孝顺。”
宣和帝牵起嘴角, “娘, 这做儿孙的孝顺, 乃是他们的本职,算不上甚么能称颂的长处。”
这话听着在理,不过方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