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146
    围了南汉山城。在数次交涉之后,李倧于今年正月三十穿青衣出城投降,到达三田渡, 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正式城府于大清。在整个过程中,朝鲜数次向大明求救, 一直寄希望于明朝援手施救。

    “丁丑下城”盟约订誓,约定朝鲜从此脱离大明,成为大清属国。国王李倧的长子李溰、次子李淏、三子李濬赴大清都城盛京作为质子,期间奉送金银财宝美女仆妇不计其数,更重要的是,大清要求交出亲明的所有官员。李倧作为亡国之君又有什么选择呢?

    但是,朝鲜对大明一直十分怀念亲厚,即便大明没有去救他们。此次战败于大清,也被称为三田渡之屈辱。若是没有柳娘横插一脚,他们再恨,也只能恭迎清朝的统治。如今朝鲜仍旧阳奉阴违,李倧护着亲明的大臣,诸如金尚宪、沈器远等高官都躲过了清朝的清洗。

    想到这里,柳娘就对袁崇焕恨得牙痒痒,他为了专权,矫诏杀了毛文龙,若是有毛文龙牵制,大清如何能灭了朝鲜。也许这样说也不对,大清不是没事儿干打仗玩儿,打赢了之后,朝鲜依旧是李氏王族的。他们要的是无后顾之忧,放心把大量兵力投入到对明战争中。若是毛文龙还在,有他牵制,辽东前线压力骤减,大明局势不至于这么危急。袁崇焕杀毛文龙是错,崇祯杀袁崇焕更是大错,一错再错,柳娘只恨当时年纪小,无法阻拦。

    算了,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想这些做什么,柳娘专心看李倧的信函。李倧信中称此次战败为“三田渡之屈辱”,透过信纸都能看到他咬牙切齿的模样。李倧对大明没有及时救援表示理解,强烈表达了对大明的向往和对大清的鄙视,希望柳娘能出兵出粮,帮助他收复失地。满纸的犬羊夷狄、胡皇、虏使,几次大战,朝鲜对大清的确有很深的民族仇恨,对大清的统治也十分不满。

    柳娘看的好笑,问信使道:“李溰、李淏、李濬兄弟几人呢?其他朝鲜质子呢?”

    “李溰三兄弟乃是去年大战中身份最高的三位公子,并无其他王族公子陷落盛京。还有王族女子下嫁建奴各旗主为妻妾,并不在朝鲜王考虑之中。朝鲜王一再要求属下禀告公主,请公主出兵助其收复旧地。”

    也是,在家国面前,女子是微不足道。在柳娘的印象中,朝鲜多数王族女子都没有生下子女,只有嫁给多尔衮的那位,剩下了多尔衮唯一的女儿东莪。既然朝鲜王不在意,柳娘也不会多管闲事。

    朝鲜还是以往的性子,虽然对大明十分亲近,但说到实际利益的时候,已经习惯了大明承担所有,他们兜揽面子。而今大明哪儿有这份精力和钱财?柳娘当家做主,十分反感朝鲜王族做派。可是反感有什么用呢?柳娘亲笔给李倧回信,附送财物,告诉他多练兵,李溰等人大明可以帮他们救出,只要他能守住故土。

    柳娘盼着朝鲜能在后方牵制大清,只能对朝鲜表示亲热。个人观感微不足道,柳娘连信都不会让沉水代笔,落款还特意写下“亲笔”二字。又叮嘱送信的人多多说大明的不容易,如今形势复杂,给他们的那些银钱,已经是从牙缝里寄出来的。

    处理完朝鲜王那方的事情,已经是戌时三刻,柳娘吩咐道:“挂舆图。”

    沉水看了一眼滴漏,劝道:“主子,夜深了,先睡吧,明日还要上朝呢。”今日送进来的信尤其多,可知外面究竟乱成什么样子了。

    “无妨,先挂图,不看一眼,我心里难安。”柳娘长叹一声,怪不得历代皇帝短命呢,这种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还间或忧心烦闷直掉头发的工种,真是要命!

    沉水劝不住,只的高悬舆图,又拨亮了灯芯。

    柳娘看着全国地图,名义上在大明控制的地方,各地都有代表危险的红色标志,农民起义四面开花,幸好现在军队还能勉强镇压。洪承畴已经入川,清剿李自成起义军;抗辽前线有孙承宗,他是一员老将了,发掘过马世龙、袁崇焕等人,只要不朝令夕改,让他改戍他方,前线无虞。东南时不时有倭寇轻饶,自崇祯登基以来,又闭关了,万历年间建立起来的大好经济局面基本覆灭。

    北方各种颜色的线条交织在一起,农民起义、大清、藩王、本地军阀势力……南方相对平稳,但那是东林党人的老家。柳娘怔怔拦着这熟悉无比的地图,心想,能迁都南京吗?

    念头一闪而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扒着指头算一下,对大清的离间已经有高启潜去做,背后的暗棋朝鲜也准备好对策,现在该做的是安内,攘外必先安内!

    “成了,睡吧!”明天还要早起,面对满朝的“忠贞义士”呢。

    第二天早朝,柳娘穿着公主大礼服,在龙椅旁边安放了两个小小的椅子,代表太子和自己的地位。柳娘牵着朱慈烺,踏着太监的高呼声,缓缓走上丹璧,分左右落座,看和底下面色严肃的大臣们。

    大臣们昨日串联的差不多了,刚一上朝,就开始了弹劾。

    “公主乃内眷,不应临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乱行,臣等不敢领命。”

    “臣请太子监国理政,勿用妇人。”

    “天子病笃,尚有太子、朝臣、宗室,不令内眷抛头露面。”

    也有临时发挥的,看见柳娘搬了两个椅子出来,跳着脚骂道:“这是乾清宫,大明理政治民的地方!唯一能做在椅子上的只有陛下,公主这是做什么,学唐时太平公主吗?公主别忘了太平的下场!”

    柳娘失望的看着这满堂吵吵嚷嚷,这就是大明的朝堂,每天的正事就是吵架,开始的时候还有“党争”做挡箭牌,后来随便来个什么人,都能在大朝会上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批评完这个批评那个,都是嘴炮好手。

    等无名无姓之人跳着脚说完了废话,柳娘依旧安坐在椅子上,没给他们半点儿反应。何等恶毒的咒骂都只如清风过耳,不萦于怀。

    尔后,李标出列道:“公主殿下,朝政非儿戏,不可轻忽,还请公主还政。”

    “李大人,你错了。”柳娘在朝堂上第一次正式开口,“我坐在这里,是为了照顾弟弟,充当父皇的耳朵和眼睛,朝政依旧是父皇处理,我并未占有,何来归还之说。”

    “陛下病重,如何理政?”李标还想说什么,可柳娘进挥手,让高启潜宣旨了。

    “陛下有旨,重臣听宣。”高启潜拖着长调宣布。

    李标犹豫了一会儿,带头跪下,他昨日也见过崇祯,知道皇帝纵然倒下了,但意识清醒,作为臣子,他们并不敢违抗圣旨。

    高启潜拖着音调,读着这封四骈八俪的文章,圣旨写的又臭又长,总结起来就五点:一、赏赐孙承宗、洪承畴等领兵大将,表明朝廷对他们的信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