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好好办。
外边一派热闹景象,神煚的世界却是清静的。她试图再次见到巫神,她想问问巫神,她将在六月三十的什么时辰死去,死法又是什么。可无论她做些什么,巫神都没有出现,连那天晚上的记忆,也日益变得模糊,好像真的只是梦。
怎么会是梦境呢?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神国人,不会将与神相会视为做梦。所以,神煚才会对自己的死期深信不疑吧。
既然没办法知道更确切的结果,还是回头考虑眼前的事。一连几天,神煚都睡得很少,她开始珍惜每一刻,她想要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好,这谈何容易!
据说,巫神裔昭归天之日,神炔曾向巫神询问日后的事,巫神说自己为神国忙碌百余年,到头来也不得个清静,将神炔骂了一顿。
神煚想起了这个故事,她很佩服巫神撒手时的潇洒,她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了。她只活了三十四年,有太多的事还没做,也没个像样的继承人。就算这样,巫神的潇洒还是打动了这位知道死期的神尊。
这件事不能跟别人说,那些指为虚妄的人该死,信以为真的也是个麻烦,死期这种事,还是神煚自己保守秘密。她听说过改命之类的说法,她这几日想的,却是安排后事,早日归天。
人生如此无聊,不死如何?
这也就是神煚才有的看法。她要保守秘密,她要安排后事,她要安抚一帮人,她要得罪一帮人,她还不能说出个缘由,到死也不能。将来的史书,也许会对她最后那几日的决定指指点点。她不在意,她的魂魄不会爬出来折腾那些人。
人事上的安排基本就那样了,神煚觉得自己做了应该做的事,该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事。要说呢,她的私事还真不多。
义成王的问题,身为神尊的男人,跟别的女人鬼混,这种人要是有好下场,总是教坏后人。所以,神煚得想想怎么办,名声这种东西,还得她做个样子出来。
除了义成王的事,还有什么呢?以前解决的事,不该旧事重提,就看眼前的。神煚活了三十四年,到头来也没个孩子,倒是省了一份心。没能在这个世界留下她的血脉,现在想来倒有点遗憾的意味。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
清澈的眸子,狡黠的眉毛,那就是康闵陶啊。神煚的纠结,早就因为时日不多而消解了。她没有刻意去想这个人,也没有刻意去回避,当其他事都考虑一边,顺理成章地想到这个人。
感情的事非常奇妙,神煚完全认可这个说法。她现在不想见康闵陶,或者说不敢去见她。就这么不告而别,康闵陶一定会生气吧,生气了就会忘掉彼此的美好,生气了就更能摆脱相互的留恋,大家都可以轻松些。
如果康闵陶是为了家族而接近神煚,神煚拒绝启用洵都旧族的事,自然会狠狠地打击康闵陶。这样,康闵陶还是可以回归家族,得到庇护。如果她本不在意这份感情,这会是个好结果。
如果康闵陶也付出了真心,神煚的不告而别也会引起她的怀疑吧,最好是怨恨。这样,康闵陶也许就会因为神煚的死而放下,也能活得好好的。
像神煚这样的身份,在意一个人,最好就是远离她。
第22章 轩然大波
神煚拒绝启用洵都旧族的事,在洵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洵都旧族看来,北迁之族不得不到洵都寻找继承人,是有求于他们。洵都旧族大度,不但保住了神族血脉,还提供了神尊继承人,就算是有恩于北迁之族,而北迁之族也就该报恩了。如果借此机会,双方能摆出和解的姿态,让洵都旧族入朝为官,大家一起分享权力,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是,拒绝的命令直接来自神煚,这就出乎洵都旧族意料了。毕竟,在洵都旧族眼中,神煚和北迁之族不一样,神是在两派之上的。本该做调停者的神煚亲自下场,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因此,洵都旧族有影响力的人私下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为了培养下一代,每家都带了器重的子弟。康文奭带去的,就是长女康闵陶和长子康闵熙。
长辈们说话,年轻人只是看热闹,康闵陶心不在焉的,那些人的议论偶尔听了几句。
有激进的一派,说要纠集各家的子弟、家奴,凑个几万人,冲进昭明神宫,挟持神煚,号令天下。他们说到激动的地方,甚至提出将都城迁回洵都,仍旧按着两百年前的规矩来。
这只是个激动人心的说法罢了,立刻有人反驳了回去。先不说以家奴对付训练有素的甲士有多大胜算,就算成了,天下真能听从洵都旧族的号令?首座长老坐镇神都,手里还有几十万精兵,就是镇南大将军麾下的人马,也够他们受的了。
再说了,虽然分了南北新旧,到底都是十八勋旧,同根同种的,自相残杀,还有脸去见列祖列宗?这个提议自然被否决了。
这是最激进的做法,否决了这个,其他激进方案也就那样了。至于温和的做法,无非是如何妥协、如何用计,反正是要和睦些,就是维持现状也是必要的。最后,成了最后的决定,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对于这样的结果,康闵陶并不甘心,毕竟大好机会就在眼前消失,而神煚的态度,实在耐人寻味。
说完了正事,大家本该各自离开,结果有几位家主围着康文奭,旁敲侧击地说起了康闵陶的婚事。康文奭看女儿的模样,大概是不愿谈这个问题的,就找个理由搪塞了去。
洵都康氏在洵都旧族里很有声望,其他家族自然想做些联姻的事,就是康文奭也不能免俗。不过,康文奭是个疼爱女儿的父亲,他尊重女儿的意愿,外人总不能勉强。
回去之后,康文奭问女儿的意思,康闵陶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八百年前,圣母建城,就定下规矩,即神尊之位由澹台家的女子继承。当时,圣母是一个人带着三个女儿,这三个女儿都跟她姓了澹台,为了保证自己定下的规矩得以执行,圣母还创造了新的继承制度。
根据这个继承制度,澹台家的女儿就是嫁出去,生下的女儿也可以姓澹台,姓了澹台就可以继承神尊之位。这个制度后来演变成了夫妻双方生下的孩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姓氏,再依据姓氏继承家业,这给解决神族、十八勋旧家族继承问题提供了方便,在不长的时间内流行开了。
到了康闵陶生活的时代,这套提供了极大方便的继承制度变得越发灵活,并且由上而下,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整个神国。像康闵陶这样的身份,她的选择就多了。
有了喜欢的男子,愿意跟他过一辈子,就嫁过去,从此有了娘家和婆家,这也是最典型的家族联姻。
如果不想嫁出去,就招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