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生笑着给了刘兰秀一个你很上道的眼神,这也正是他所要说的。
“对了,国生,你干嘛不同意巧儿他大哥帮着他们两口子把户籍变城里的啊。”农村人变城里人,说出去多有脸面啊,要不是赵国生当时撇了她一眼,她差点当场拍手同意了。
好在刘兰秀数来很有分寸,在外人面前,她一向留足赵国生一家之主的颜面。
“他们小两口又没有‘正当’的工作,换不换户籍又有什么关系?爱华那木匠活哪里不能做啊?真变城里户口,等明年新政策一下来,城里户口就只能要一个小孩了。”在赵国生看来,城里户口还不如农村户口呢,农村人能在城里买房,城里人却没有田啊土啊,说不准几十年过后,他们赵家村的土地和房屋还有被国家征收的可能性呢。
“真的假的?”刘兰秀皱着眉头表示怀疑。”
接着又自言自语到:“家里就一个小孩,那得多孤单啊,万一就生一个女娃?那不是……”
“哎,说了多少遍了,生男生女都一样,伟人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算了,赵国生也不指望扭转刘兰秀那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了。
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糟粕和悲哀吧!
赵国生无法理解刘兰秀身为一个女人,居然还有嫌弃女孩的悲哀思想。
也对,时代限制。
用不了多少年,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会反着来。
后世的女儿奴还少见吗?
“哼,是啊,妇女能顶半边天啊,伟人还说过人多力量大呢。”刘兰秀脱口而出的抱怨一句。
其实刘兰秀这几年在赵国生的影响下,已经没那么重男轻女了,她就是习惯性的挤兑。
谁让赵国生在家里总是重女轻男的?
回家后,刘兰秀装作不经意的问了几句家里的情况,主要是想听听老三媳妇搞出什么幺蛾子没。
“姆妈,听说三婶被三叔骂了一顿。”赵美丽捧着一本书很随意的八卦了一句,她哪里不知道她姆妈想法。
“是吗?你三叔舍得骂你三婶?”不会看错了吧?刘兰秀质疑的很。
谁不知道老三是赵家出了名的宠媳妇,重活都舍不得让王梅芳干,更不用说骂媳妇了。
“真的,姆妈,我亲眼看到的,我和二哥一起帮着死活不高兴下田的爱泽插秧了呢!”说起这个,赵爱强就不乐意了,听三婶的意思,想让爱泽去玩,让他们两兄弟插秧。
三婶长得不咋的,比起他两个姐姐差远了,想得倒是挺美的。
刘兰秀一听,瞬间明白怎么回事了。
看着洋洋得意的两个傻小子,是沾便宜还是觉得自己聪明?那原本就是你三叔三婶家的农活啊?
吃亏是福,这样想的刘兰秀心里好受了不少,摸摸两个傻儿子的头,撇过头。
起码比起以前,这也算巨大的进步了?不是吗?没瞧见老三家的宝贝侄子也下田干活了吗?
赵美丽:“……”为什么她觉得她姆妈看两个弟弟的目光像是在看智障呢?
果然看书看累了眼,需要歇歇!
第210章
有时候憋着不出声,是为了以后一次性的爆发!
别看赵宏生表面上训斥自己媳妇, 话里话坏骂的是王梅芳的不对, 让村里人个个点头称赞, 说不出一句赵宏生的坏话, 即使有,那也是说他媳妇不会做人的。
事实上,赵宏生心里很窝火,打心底认为赵国生一家的行为是在打他的脸。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你无偿对一个人, 时间长了,他就觉得那是所当然的,一旦你不再对他好了,那种无法形容的落差就演变成是你的错了。
如同老三媳妇把赵父赵母的私房钱看成是她家的一样。
生活中有不少人有这种雷同的思想。
赵宏生没意识到自己思想错误的存在, 自认为大度的忍了, 很有种诡异的大人有大量感。
赵国生也不是什么心思细腻的人, 尤其是对这个没太大好感的老三家。
这事就这么和稀泥的胡乱混过去了。
毕竟,赵国生家里也有一大推事情, 大儿子要在县城买房, 他自己也打算在县城买第二套房子, 小女儿正处于初中升高中的关键时刻,哪有那闲心思去琢磨老三家怎么想。
在赵爱华两个大舅子的热心帮助下, 没几天房子就落户了, 连房产证明都办的一清二楚。
晚上, 赵国生一家子围坐在堂屋里开会。
“爱华, 既然房子已经买好了,你和巧儿明天就搬到县城去住吧。”赵国生不喜欢拖泥带水,直接帮他们小两口拍板决定了。
“对,明天正好你弟弟妹妹三个放假,人多劳动力足,免得来来回回的搬东西。”既已成定局,刘兰秀也不磨叽,早一天分家和晚一天分家都得分家,他们做父母的先开口,说不定还能留下好印象。
“姆妈……”赵爱华沉默着握紧拳头,一边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一边是将为他生儿养女的妻子,这种复杂的感情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感情告诉他,要留在家里侍养父母,特别他还是长子,理智却在提醒他,就想他爸劝说的那样,远的香近的臭。
巧儿猝不及防的被公公婆婆的话惊喜到了,眼神微低的盯着桌子不出声。
“别磨磨唧唧的,分家搬出去就不是我儿子了?就不孝顺了?”刘兰秀故意板着脸却又憋不住笑意的说。
经过赵国生的开导,刘兰秀也想清楚了,他们家迟早会全部搬到县城去住的,老了还是得靠三个儿子养老。
再说了,他们两口子兜里有钱,怕什么?
“什么?大哥和大嫂要搬到县城里去住?”不明真相的赵爱强兴高采烈的好奇问道。
“那是不是我们以后去县城就有地方住了?”比起外嫁的大姐有公婆,这自家大哥大嫂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爸,姆妈,不用这么着急吧?等过段时间再搬也不迟啊。”说到底,赵爱华也不过是个未满二十岁的小伙子,雏鸟离家难免会有几分忐忑,更多的是对家里人的不舍。
明明县城和赵家村也没多远,赵爱华无端端就是生出一股浓浓的伤离别,似乎好像他被父母抛弃了一样,有点委屈,有点难过,丝毫没有搬到城里去住的欢喜。
大抵是和赵国生平日里的教导有关吧,平日里,赵国生总是教育家里几个孩子要懂得感恩,要好好孝顺长辈。
赵爱华一直牢记于心,并且时刻牢记着自己是家里的长子,要肩负起家里的重担,想到父母送他学木匠,他才出师还来不及为家里做付出就成家了,挣的钱没有几分是花在父母姐弟身上的。他愧疚,感到自己特别自私,很对不起父母和姐弟几个。
要不是上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