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小姨子来到这里,郝云娘就可以少做些活,刘清清又是给郝三娘工钱的,大家都很开心。如今有人盯上郝三娘了,赵大郎就有些急,他是不怕拓跋氏的,但郝十一还是对他们好的,哪里能让自已的岳丈担心他的小女儿。
所以他把这事告诉了郝三娘,让她早些回家等这个郎君离开货栈了再说。
人家郝三娘却是一个明白的,“我就在这里住下吧,反正这里也有空房间,我再躲又能躲到哪里去。他若是有心使坏怕是早让人盯上我了。”
郝云娘一想也是这回事,就同意郝三娘留下住了,只是每日再给货栈送货都是赵大郎去了,镇里的货都由郝十一来送。
本来以为这下就没事了的席掌柜见这个郎君在这里住下就不走了,也很气恼,但也不能撵人家走啊。
刘清清知道了也劝他不要放在心上,把入住的登记找出来看清了他的出处,让店里的“特工”们盯着他些就好了。
侯三跟着苗十二乘船一路北下,到了目的地已经接近邻国了。
这里虽没有大夏南边的十万大山,却也遍布高山老林,尤其是冬天极冷一般人难以在这里存活下来却是便宜了他们。
来这里做土匪也是苗十二他不得已而为之,沿祁河两岸皇上都安排了重兵来剿匪,那些山头上的小匪已经被剿光了,皇上这下子怕也发了一把。
他们是在三哥的带领下才逃到这里的,王二就是那天跟着三大王跑出来的小子,他这次出来不是专门来绑票,他是来察看形势的,本想着来了一趟不能白来,再说那曲氏他也是认识的,想着干这一票回山寨就够他好吃好喝几年了,结果翻船了,现在害得三大王派人来救他。
其实苗十二还真不是专门来救王二的,他也知道王二鬼道,可能有他自己的打算,就一直跟着他出来,就来这里收秋了。
正文 第332章 曙光
332、曙光
王二也知道自己惹祸了在船上时就乖乖装孙子一点动静也不敢出,一直小心跟苗十二解释那曲氏家里有多少钱,最重要的是就连祁峰都被他说成一个吃软饭的。
“那老太婆果真会赚钱?”苗十二有点不信他。
“当然是有钱。她家里是她说了算,她的郎君又不是一个入赘的,却是怕她要死。”
所以说没文化真可怕,祁峰给自已老婆买礼物就被王二埋汰成吃软饭了。
情趣这种东西真是见仁见智。
镇长派来跟着他们的人一直没露出痕迹,一路跟到他们的山寨附近却是不能再跟了,因为那里只有土匪的山寨一家,周围连个村子都没有,他说来这里寻亲都没有人信。
只得在山寨外围的镇上歇脚假装寻亲,再找机会探一探这窝贼人的老底。
被夏高帝打得这样惨他们当然不服,但也得寻着机会才能报仇啊。
没想到苗十二不光把受了伤的王二带了回来,还领了两个桃镇的小子回来。
三大王却是知道桃镇前一阵子出过事的,那可是血洗了一个村的反贼,丁镇长这个当过将军的人果然不可小觑。
“二十年前他可是一个独刀付北疆的,不然夏高帝这混蛋怎敢把桃镇交给他。”
他们现在跟反贼差不多。
所以这次不能再在桃镇下手,那里出过事兵将的反应很快警惕性也很高,只怕是这次王二的事没有这么简单。
军师这么一想就跟三大王说:“不若咱们搬走吧。这里怕是…”
好不容易支起来的家业哪里是能放手就放手的,再说他派了那么多探子出去找大哥跟二哥,就是他们已经死了也得找到尸身啊。
军师也知道他的打算,可眼下再不走怕是会被新来的这两个给坑死了。
没办法,他只能下令从今天起周围的探哨机灵些,对外乡人一定要看住了。
也别说,镇长派来的探子还真被发现了,但他机灵啊,天天上街上打听“自己的亲人”。
附近的村子都被他找遍了,镇上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大孝子,找养母找成这样的真不多。
山寨里的糙汉们还真没把他当成嫌疑人。倒是有几个来这里贩卖山货的差点成了山寨抓捕的对象。
后来都证明只是一场惊吓而已。
而这探子却已探明山寨的位子、人数、武力,临走时还特意拜托这里的镇长帮他找养母,感动得镇长一个八尺大汉也眼红起来,送他一直送到祁河的码头,二人就差抱头痛哭了。
上船后他也挺老实到了下一个河边货栈才放出信息,一面报了信一面报了平安就回了桃镇。
飞鸽这种东西肯定比船快,桃镇镇长收到信的时候他派出的探子还在半路上,沿途用河边货栈传递信息剿匪大军集结的倒是很快。
自打探子从大山里走后,那匪寨的军师就总觉得胸口闷,他几次跟三大王说大家一定得搬走的事都被驳回了。无奈之下,他只得让几个心腹弟兄驻守在离些最近的小村子里,一面放哨一面做好准备支援。
土匪本就是大夏的子民聚集而成,再装成老百姓自是容易。可他们都不是本地人,说话的口音跟这里很不一样,虽然过得了这里冬日苦寒的日子却不如当地人表现得自然。
有来过这个村的人自是看得出他们与一般村民不同,原来村子里的人被人们威胁着不准说出实情,但是行商的却是不可能被他们一一都杀掉,所以消息还是传出去了。
带头来这里的是跟丁镇长一起入伍的一个老将,因为耿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但他的长官却是很喜欢让他打仗,这就是所谓的有能力不得高升却得重用吧。
知道是他带兵来这里丁镇长就给他飞鸽传书一封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天气,乘天还没冷一定要速战速决,不可拖到深秋。
本来那里已近邻国,大夏现在派了一队强兵来,难免不引得邻国有想法,若只是有想法还好,就怕他国乘机发兵。
大夏的皇帝在自家境内剿匪抱着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以匪养兵,谁打下来钱就是谁的,他不要都给剿匪的军队;二是练兵,大夏休养了这些年,军队是养起来了,但是没有什么做战的经验,皇帝也跟这些将军明说了,谁先抢到是谁的。
一下子大夏就涌现出不少快速反应部队,一时剿匪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