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_9
    忠义只顾吃他的,对父亲凑在他耳边的大声吹捧不理不睬。

    干旱持续了四十多天。到下大雨的时候,山坡上最上面的一丘禾苗终是没能救活。幸好坡田的面积都不大,那一丘才一分多田。其它田里的禾苗保是保住了,但那几丘靠担水维持过来的,因为发兜(一根秧苗长出好几根来叫作发兜)时供水不足,一兜才发了五六根,比正常根数少了一半,到时肯定要减产。

    旱地里的农作物也干死了好多。石塘这一带是沙土地质,经不起干旱。红薯藤只长了尺来长,黄豆荚都是扁扁的,辣椒树可以当柴烧了,而一畦畦的落花生地里像是被人放了几把火,这里一片那里一片的焦黄,只剩下一些被焦黄分割开来的小片绿色。

    萝卜白菜干死了,青辣椒本来每年要吃好几个月的,现在也没有了,吃菜成了大问题。大水塘里还剩下一塘底放不出来的水,家家户户就在周围半干的塘泥里撒上些萝卜白菜种子,每天提了水桶从塘底舀水去浇。浇出一点菜苗来,每餐拔几根回去打点菜汤下饭。

    种来喂猪的鹅菜被干旱折磨得奄奄一息,寄生的菟丝子此时趁火打劫,疯狂蔓延,很快就把所有的鹅菜都缠死了。猪们失去了口粮。本来在猪食里还要煮一些米的,但眼看着粮食要减产,米是肯定不能再喂了。地里又没有了鹅菜,龙奎只好让义伟背个背篮,每天跟着小红和小兵一起到处去寻猪草。时令已近初秋,能寻到的不过是些生命力强的蒿子、磕碰草之类,煮熟了还是苦,猪们不爱吃。这样喂下来,春天里买回来的两只小猪,到现在好几个月了,却比隔壁彭十家那条老黄狗大不了多少。

    干旱一过,转眼就是中秋节。丽玲夫妇带着儿子强强回娘家来。强强比忠义只大一岁半,他满屋乱跑能说会道,特别惹人喜爱。此时他正满屋子追赶外公养的那几只肉兔,兔子拼命逃,跳跃时后脚掌在泥土地板上甩得“叭叭”响,强强笑得脖子通红。

    丽玲走到摇窝边抱起忠义,把他高高地举起来:“哟哟哟,好久没看到我侄儿了,你还记得姑姑吧?”

    忠义对这个陌生人的突然举动竟然没有任何特别的反应。他既没有像有些孩子那样认生,哇哇大哭;也没有像另外一些孩子那样喜生,见到陌生人就咧开嘴笑。他不哭也不笑,手脚也不挥舞,眼睛也不看人,视线空洞洞地落在空中。

    丽玲觉得有些奇怪。她盯着忠义的脸看了半天,然后把他放到床上,两手扶着他试图让他坐起来。忠义海绵似地往后倒了下去,却还是没有哭。

    “又哥,这忠义伢子不会是有么子问题吧?”丽玲回头问正在吃早饭的龙奎。

    “有么子问题呀,上好的(方言,好好的)。”龙奎头都没抬。

    “‘七坐八爬,十个月的伢子叫爷。’他现在八个月了吧?怎么还坐不稳啊?”丽玲双手握住忠义的两臂又把他拉起来,孩子软软地只是往后倒。

    第二十二章,没人要的猪

    “有早有迟的,你大哥九个月才会坐,后来还不是一岁就行得。”贺十婆子接腔。

    “是呀,都说走得迟的长大了个子还高些哩!你大哥不就比你又哥高?”贺十老头也说。

    丽玲想说我大哥高是因为他不是我们家的种啊,但她没有说出来。她把忠义放着躺下,又仔细在他脸上打量了好一会儿,自言自语道:“我总觉得这伢子有点么业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啊?”龙奎有些不高兴了,“现在还小,又穿多了衣裤,到明年春上你再看,比你屋里强伢子只会强不会弱!”

    丽玲也不好再说什么,她也已经记不清强强到底是什么时候能坐什么时候能走的。可能这忠义伢子是真的没么子问题哩,也许是我多心了。

    不久后大队(虽然人民公社早已解体,但人们还是习惯于把村称为大队)妇女主任来过一次龙奎家,她是来动员义伟去上环的。其实这时义伟的肚子已经有点大了,但因为是深秋天气,义伟穿着宽大的罩衣,妇女主任竟然没有看出来。龙奎答应着:“好,好,下个月我就带她去。”

    上环在时间上有要求,一定要在女人月经干净之后的第几天。而月经这件事,人家要不说,谁也不知道别人到底来了没有,或者来了有几天了。所以计划生育再严,妇女主任也没办法直接拉别人去上环。何况义伟这样一个女人,她自己不知道日子,要一个庄稼汉去留心记着堂客来完月经第几天了,这确实有些难度。于是又拖了几个月,龙奎当然没带义伟去上环,妇女主任却也没有怀疑,可能她以为龙奎一直没有逮到合适的日子。

    这一年的农历年底村里开始有私人收猪,收了运往广东。这收猪的人会在某个傍晚先走村串户看好各家的猪,他认为重量已经达标的就告诉你明天早上几点钟,送到街上某个店铺门口,有卡车在那里等。

    这天收猪人来了,龙奎好不容易等到他脚步匆匆地来到自己家的猪栏门口,便高高兴兴地跟过去搭腔:“九哥,你看着么子样?”

    九哥手里永远拿着一根打猪用的长竹枝。他在两头猪的屁股上分别打了两下,嘴里“shi——shi——”地赶着,猪们哼哼唧唧懒洋洋地站了起来。九哥又打着它们走了几步,自己躬下身歪着头瞧了瞧,回过头对龙奎说:“太细了。”说完转身就走。

    龙奎跟在后面追上去说:“不细吧?九哥。你收了吧,收一个也要得,我等钱用。”

    “太细了,春上再看吧。”九哥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地去了隔壁彭十家里。

    龙奎又回到猪栏门口,左左右右仔细地看了看那两头猪,确实太细了,大的也不过110斤左右,怪不得九哥看不上它们。可眼看着年关近了,欠的抽水费要还,电费要交,还要买酒买封子(包成半斤到八两左右一包的小吃,如红枣、白糖、糕点等,春节走亲戚时,与两斤左右的肉和一瓶酒搭配,是当地拜年礼的老三件),开春还要买农药化肥,都要钱呀。

    龙奎在猪栏门口站了很久,最后决定把那头大的杀了过年。肉卖掉一部分,留一部分做拜年的人情肉。再把肚子里的板油和水油一锅煎了,吃它个大半年,至少保证义伟这一次驼毛毛不要吃锈锅菜。

    这样决定以后,农奎心中又晴朗起来。想到大半年不愁油吃,这日子应该离中央领导所讲的“小康”不远了吧。

    当地一般选在腊月二十六杀过年猪,二十七是一定不能杀的,“七杀”是大忌。二十六这天一大早就听到远远地有猪叫。农奎家里也是大清早就有队上人背着背篓来了,他们是来砍肉的。天天早上拾粪的郭二老头来砍肉,把他那只装着狗屎的的篾箕也挑过来了,大伙赶紧让他放远一点。

    大伙来这么早,是因为可以在主人家吃一顿早饭。之前主人在外放信说家里杀过年猪,有砍肉的二十六早上准时到,并且会加上一句:“早点来,吃块猪血。”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二十三章,疏忽

    屋外,屠户在准备给猪刮毛。他首先在猪的一条后腿上割开一道小小的口子,一根四五尺长的铁棍从这个小口子插进猪的皮下,往各个方向推进,直到猪全身每个部位的皮和肉完全分离。然后屠户把铁棍抽出来,俯下身用嘴贴紧猪腿上的那道小口子,拼尽全力往里面吹气。他的腮帮高高地鼓出来,像吹唢呐的人那样,脸憋得通红。几分钟后,猪全身的皮也被他吹进的气高高撑起来,这只猪就变得圆滚滚胖乎乎像突然长肥了几十斤似的。屠户停止吹气,用细麻绳在猪腿刀口的上方紧紧绑住。贺十老头驼着个背,泼泼洒洒提来一桶刚出锅的滚开水。屠户用瓜瓢舀起开水均匀地浇在猪的全身。烫过后开始刮毛,这吹过气的猪刮起来就很方便了。

    刮过毛后,整只猪白白净净的,还在冒着热气。在开膛剖肚之前,先要把它架在两条春凳上趴着,背脊上一刀从头顶拉到屁股,开出一条寸来深的沟。贺十婆子捏着个半两小酒杯走出来,杯里装有小半杯盐。她把杯子恭恭敬敬地放在猪背上正中位置,杯底卡在刚刚切出来的那条沟里。然后老人站在猪的前方,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这是在敬神。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杀生是一种罪过,所以要敬一敬这猪的魂灵,保佑它顺利升天,同时也希望求得它的谅解。

    几分钟后,估摸着猪的灵魂已经超度了,屠户才开始给大家砍肉。

    杀了猪,家里最高兴的人是义伟。她帮着进进出出提桶端盆,嘴里又哼起了她那别人永远听不懂的小调。天气寒冷,她穿着宽大的棉袄,以前走路就笨笨的,现在也不过是笨重,队上来称肉的又都是些汉子,所以倒也没有人注意到她已经大起来的肚子。

    过完年,正月里只回义伟娘家给哥姐们拜了个年,家里没有什么别的亲戚来往。那几年刚分田到户,农民们还没有迷上打牌,村里还只有包工头家一台电视,大伙也没什么过节的娱乐活动。远远地听到过几次花鼓灯,但都没有到这个村角落里来。一是因为这地方太偏远,路不好走;更重要的应该是知道这几户人家都穷,即使不关门也打发不了几个钱。

    所以没等到出节大家就开始春耕了。犁田、种秧谷、挖土、种豆子、种红薯,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奎忙得一塌糊涂,完全忘记了忠义已到该走路的月龄。

    丽玲与男人合不来,三天两头打架,现在她丢下强强去了省城打工,很久没回娘家来了。她男人到贺十家来闹过几次,他总怀疑贺十一家知道丽玲在外面的地址,或者干脆是他们怂恿她出去的。

    事实的确是这样,贺十一家知道丽玲在省城的准确地址,因为她寄了信回来,龙章龙奎都看过。而贺十夫妇却叮嘱不能告诉女婿。“要治一治他,看他以后还欺不欺堂客!”然而丽玲男人却申辩说是丽玲欺他,而怎么个欺法他说他“讲不出口”。这句话在邻里之间成为一句经典笑话,广为流传。

    女婿隔三差五地来要堂客,闹得贺十一家不得安宁,忠义还不能走路这件事就更加被忽略了。

    而义伟,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吃得好,这一次却很显怀。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已经怀孕几个月,不过家里人看到,她现在肚子已经很大了。往后天气一天天转暖,眼看着无法再用宽大的棉袄来盖住她隆起的腹部。

    第二十四章,深夜来客

    不幸的是,不久后,龙奎的担心就变成了事实。

    这天晚上,忠义在床上睡着了,龙奎在电灯下补篾箩。家里只有一担篾箩,既担稻谷又担米还担豆子和花生,回义伟娘家时还要用来担孩子,另一头放上一块砖头压住。这篾箩是年年烂年年补,年年补又年年烂。底部挨地的四个角是往外拱出来的,因此很容易就磨破了。再织一担的话又得请匠人,不但要付工钱还要酒肉招待,这让龙奎一直下不了决心。现在趁着农闲的晚上补一补,补一次就是省了一笔钱。

    义伟坐在炉坑前烧火煮猪食,火光照着她红扑扑的脸。她最近很是胖了不少,不但臀部和腰围长了肉,脸上也比以前红润了许多。龙奎看着她那发福的模样,心里自然高兴,想着这一次怀毛毛总算没有亏待她。

    突然有人叫“贺龙奎”,声音传过来时,一行五个人已经走进屋里来,是妇女主任领着四个乡干部模样的男人。

    龙奎的心往下一沉,耳朵里嗡嗡作响。而义伟听到说话声,以为家里来了客人,好奇而欢喜地从厨房里走出来。她笨拙地跨过门槛,高挺的腹部在电灯光下一览无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