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声涛开始读高四了。1997年7月香港回归、孟鲁瑶的打击、英语的毁灭性决定作用、俞德的干扰、历史机读卡填错被宁声涛和父亲确定为高考失败的五大原因。
从决定性来看,“阴雨”可能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但凡不是“阴雨”而是“鳄鱼”、“发鱼”“日愈”“德育”,甚至“喜暴鸦雨”都可以有所期望,“阴雨”只能带来绝望。
排在第二位的原因就很难说是哪一项了,香港回归时宁声涛不满意学校放假而高三年级不放假,于是他偷偷请了病假在街上参加了隆重的香港回归庆祝活动。
宁坚当时城区不大,才从地区升级为地级市,工业水平在全省靠前,农业各方面水平也不错,就是一个城市建设水平比较落后。宁声涛当时也去过其他比宁坚排名更靠后的省内城市,就发现即使gdp只有宁坚一半的城市建成区都比宁坚更大更漂亮。
庆祝香港回归的仪式,宁坚市搞了个全城彩车游行活动。
从老城区的城南老桥转盘开始出发,经过分布着汽车总站、百货公司和天佳中学的将头路,到达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宁城花园,再通过人民路、富民路、爱民路绕出城市中心商业区到达花园街,经过花园街通过石柱区政府、石柱区区委和人民公园到达立通,在立通绕着市政府到达市委,转出立通,进入英雄街,在英雄街这条九十年代中期才建成的最新最宽最漂亮大道上穿行之后进入梅山坳,在通过严家嘴进入环城西路,从环城西路进入人大路,经过市人大门口,转入福民路,经过市政协大门,转出回到英雄街,再进入花园街到达人民公园结束。
宁声涛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香港回归的7月1日。从他经历的接近一万四千天的生命来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十个日子,其中一个就是香港回归。另外九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分别是进入大学的第一天9月13日、第一次成为男人的那一天8月20日、第一次和文雨声在生化实验楼外的kiss10月19日、第一次真正恋爱到酒店10月28日、第一次结婚7月25日、第一次当父亲1月11日、中国足球第一次世界杯出线11月7日、中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成功的7月13日、汶川地震5月12日。
香港回归那天,学校放假,甚至高三年级其他班也放假,唯独二班的班主任“小汤”老师汤俊采要学习一班的“老汤”老师汤金炬把学生都留在教室里复习。那么难得的机会,宁声涛在上午的数学考试中仅用了三十分钟做题就交卷,然后就装病溜出学校去参加香港回归庆祝活动去了。这是他整个高中当中数学考试最差的一次,仅仅只有三十九分,百分制的三十九分。
这个成绩居然还不是宁声涛数学成绩的最低谷,他突然就像数学经历了四大滑坡一样,再次滑向更低的绝谷之中。
他的数学成绩原本在江龙中学是参加全国奥赛的级别,也就是江龙中学年级前三十二名的水平,江龙中学前三十二名的水平大约在当时的宁坚市城区**所学校三四千初中学生中也就已经达到了前五十名的位置。在江龙中学初三毕业他的数学水平算是第一次下滑,不过下滑很微弱,也就是几分,不过位置却到了城区学生中的一百名之外了。
第二次滑坡是经过天佳中学和俞德一起猜测路过的男和女,高一上期半期考试宁声涛的数学成绩出现了第二次滑坡,从130分制的120多分降到了100分制的70多分。
第三次滑坡是在宁声涛从理科一班分班去了文科二班之后,大约在整个高二和高三的绝大多数时间,他的平均水平也就在100分制的65到70的水平,鲜有能达到70分以上的时候。
第四次滑坡是最严重的滑坡,7月1日香港回归那天他的100分制测试仅仅只有三十九分,换成150分制就是58.5分,这不是宁声涛整个中学和学习生涯中数学成绩最差的一次。7月3日的测试他仅仅只有三十七分,7月5日高考前最后一次测试他也仅仅只有150分制的六十九分。
如果把高考的五个学科比喻成“五体”,那么原来的宁声涛是断了一条英语腿,还可以用数学腿走路,同时有着比较强大的语文脑袋和政治、历史胳膊。
高考临近了,仅剩的数学腿也瘸了,宁声涛成了真正的“重度残疾”。
宁声涛去复读,最大的期望是能够把历史考出真正的水平,同时内心深处也期待着数学的瘸腿能够有所改善,就算不能完全复原,起码也要能够单腿蹦着走路呗。
要是明知道复读一点用处也没有,那还用得着复读吗?复读生不都是还有着期待和希望的孩子吗?
高四是免不了了,那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学校。
经过八叔和父亲的认真思考和选择,宁声涛来到了远离城区的寄宿制农村中学秋夕中学,别看这所学校名字不太激动人心,可这所学校确实是非常有名的农村学校,在省内都是出名的一所农村学校。到宁声涛97年9月去学校报到的时候,这所学校在全身农村中学的高考排名已经跻身前三。它的各项指标涨幅比城区里面进步最大上升势头最猛的天佳中学还要快上190%。自从一名铁腕校长陆平原在1990年上任以后,这所学校就前三年打下基础,接着每年一个台阶的迅猛发展起来。
秋夕中学名字中的秋和夕看起来都是一副日薄西山的衰退样,其实还不如叫做春升中学贴切。只不过因为它属于秋夕镇,因此才得名。1990年陆校长才上任时,这个学校和其他没落或者平庸的农村学校没有差别,高考也就是几个到十几个学生能够上线。全校一个年级也就是四个班二百多人。
经过了三年的励精图治,选择了合适的发展道路,确立了合适的发展理念,配置了合适的各科教师,人尽其用、物尽其用,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合理配置,到93年时,学校第一次出现了高考上线接近百人的伟大突破,达到了九十三人,高考升学率也第一次超过了30%。94年,终于达到109人和40%。
奇迹在大家的努力和期待下终于发生了。
95年,学校上线人数再上一个台阶,达到了203人,上线率第一次超过50%;96年,学校上线人数315人,上线率60%;97年,学校高考上线人数猛增到539人,上线率80%,实现了跨越式朝预期的发展。这一年,江龙中学受限于高考人数只有五个应届班和两个复习班的510多人,上线率92%虽然仍然是全市前三,可绝对上线人数却仅仅名列全市第八。天佳中学五个应届班和一个理科复习班430多人上线人数仅仅只比去年多了60多人,第一次达到了200人以上。
按照陆校长的雄心壮志,98年10个应届班和两个复习班总数760多人参考最终上线人数必须达到650人,实现从500这个级别跨入600这个级别,上线率也必须达到85%以上,否则所有教职工没有任何奖励,三年努力白干。
当然,秋夕中学从数量是确实已经达到了全市的第六,甚至超越了江龙中学和龙海一中等名牌省重点中学,可是从数量的超越比代表质量的超越,也不能说明整个实力。比如说江龙中学,上线率92%全市第三,上线人数470全市第八,可它确实全市重点大学上线率和人数的双第一。重点上线率60%,人数310多人都是全市独一无二的。没有其他学生重点上线率能够超过50%,也没有其他学校的重点上线人数上了300,只有江龙中学。因此,江龙中学在尖子生的数量上还是出色的。
与江龙中学相比,秋夕中学的重点上线率相差了超过45个百分点,只有不到16%,人数也只有105人。
宁国启对宁原基说:“如果小涛是为了要考上重点大学,那我们首先考虑还是在江龙中学去复读,如果仅仅是要更容易考上普通的本科,那就最好去秋夕了,那所学校最善于点石成铜。如果小涛去江龙复读,那是一群考上本科都愿意去,考上名牌都不去,专等着要考那最出色五六多名牌大学的优质复读生,这样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我考虑过了,还是建议去秋夕。”
“可是江龙能够考那么多重本,那说明质量还是非常好的。秋夕虽然能够上线那么多人,可大多都是踩着本科线的普通学生,这不说明秋夕的水平还是和江龙有一大截差距吗?”
“我就说白了吧。两所学校的复习班的情况和应届班也类似,就是江龙更善于培养优秀学生和基础好的学生冲重本,秋夕更善于把没上线的普通学生培养冲普通本科。这么说你不明白,我就换个说法,如果一个孩子只有400分,距离本科百分左右,那么你在江龙基本上就只有20%的概率上本科,但在秋夕就有超过70%的概率。如果你是490的接近本科线或者踩本科线的孩子想冲重本,在秋夕可能只有15%的概率,在江龙就会有80%以上的概率。”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