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1章 好大的学校(上)
    “大学是什么学校?它们很大吗?”宁声涛小学一年级就问过妈妈包桂兰。
    包桂兰说:“大学就是大学生读书的地方,就是很大很大的学校。只有最好的学生才会去大学深造,没有水平没有能力的学生大学都不收的。”
    “大学是什么?是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去?”宁声涛问爸爸宁原基。
    “大学就是最高级的学校,是教育制度中最高等的学校,专门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人才。只有经过大学培养之后,才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宁原基说着,心情非常难受,自己因为家庭原因竟然没有资格参加高考。后来恢复高考,自己年龄太大,工作也忙,慢慢地就死了考大学的心。不过他和包桂兰都特别希望儿子宁声涛能代替他们实现梦想。
    宁原基在九十年代通过函授方式拿了大学文凭,也亏了这个大专文凭,否则也不能认识成教授,当然就无法获得他的推荐进入市委宣传部去参与编辑《宁坚百科全书》和《当代宁坚》以及《地方志》。如果他放弃了大学梦,从此不再努力,很可能人生就会真正错过本该属于他的精彩。
    “大学真的很大吗?是不是比小学和中学都更大,是学生更大,还是学校面积更大,还是里面的教授水平更高更大?”宁声涛问大表哥陈哲维。
    “大学一般都比小学和中学更大,面积更大、学生老师更多。我知道有的外国大学就是一个城市,全城都是跟这个大学有关的学生、老师、家属、为学校服务的商店和其他组织。我们国家也有很大的大学,好几千亩大。相当于我们县城中学的120多个那么大。而且综合大学里有很多二级学院、系,一个二级学校或者系就相当于一所学校了。你二表哥原来在沈阳的大学就有2000多亩,学生超过了一万人。他现在的大学也是3000多亩,学生超过两万人的大学。至于说教授,确实大学里的老师水平应该还是要更高些,不过他们主要是一些研究者,要说上课的水平说不定不如小学中学老师那么生动活泼,但理论层次却绝对是高水平的。”
    “大学是不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就像一个加工厂,进去的是原材料,出来的就是高级商品了?”宁声涛还问过舅舅包长青。
    “有些人可以通过大学改变命运,有些人未必能够利用好大学。有些人读了大学完全是浪费时间浪费年龄,根本学不到东西也得不到锻炼,有些人读了大学反而把原来的自由想象力创造力丢了,变成了按部就班的蠢蛋。不过,大多数进入大学的人都能得到一些帮助一些进步,最起码他们能拿到文凭,文凭不代表水平,只是代表你可能具有的水平和实力。也有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抓紧时间学习、研究、最终获得了突破性进步,从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快速坚定平稳。”
    当时大人们说的话,宁声涛并不见得都听得懂,想得明白。当然,他问的人其实都不是好好的体味过大学的人。父母和舅舅因为成分问题,都没有正式进过大学。大表哥则是受到社会影响,在更大的年龄才参加高考读了大学。其实,他应该问问那些正常的进入大学,正常的从大学毕业的人,也许得到的说法更加科学更加明确。
    宁声涛没有自主权利,他的高考志愿是父亲一手操办的,就好像他考上大学,其实是为错过高考错过大学的父母去弥补什么一样。
    宁声涛从来没有想过不考大学不读大学,并不是他认为大学有多好,一个人一辈子不读大学是多大的遗憾。他想考想读大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帮助父母实现“大学梦”,同时他这种喜欢“读书”的性格只有继续“读书”才能得到更大的满足。试想想,如果他不读大学,小学毕业出去做什么?初中毕业出去做什么?高中毕业出去做什么?在社会之中还有什么组织能够找到更多的书,能够顺理成章读更多的书?
    江泳博开过宁声涛的玩笑。
    “你这个书呆子性格,以后难道出去找个专门读书的工作?一天到晚都读书,能够创造什么价值?能够考读书赚钱养活自己?我就无法想象,社会上哪里有专门读书的职业。以后招聘人员问你,你为做什么?你回答说我会读书。你看那些招聘人员要不要你。”
    张连城其实也说过宁声涛。
    “你不能光是喜欢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你必须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读书,读书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提升提高自己的过程。通过读书改变你的一些能力,让这些能力去创造社会价值,你的读书才真正有用。”
    江泳博和张连城是宁声涛最好的兄弟,亲如兄弟,他们都是最了解宁声涛的人,最清楚宁声涛的缺点和优点。江泳博指出宁声涛太过于沉迷于读书这种形式,这种娱乐,这种生活,失去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今后在社会中很难立足,光是靠读书这个特长是找不到工作的。张连城则指出了宁声涛不顾社会现实,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不根据社会的需要来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其实很可能读的都是“无用的书”。
    宁声涛也不是只爱看自己喜欢的书,他是真正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书都喜欢,社会、人文、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理学、宗教、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经济、政治、科学理论、科技等等所有书籍都喜欢读。甚至他也喜欢读语言类书籍,只是唯独不喜欢英(美)语而已。在进大学之初,宁声涛就给自己定了目标,大学四年起码要在传说中书籍的海洋——大学图书馆里借至少1000本书来读。他甚至给了自己一个目标要求,大学四年需要学习除了英语之外的所有世界主要语种,还可以自学一些少数民族语言。
    来到嘉首西河师范学院时,宁声涛感觉非常兴奋,那对他来说是一种开天辟地的感觉。他将远离父母一个人真正进入社会,和一群同龄人学习、生活在一起。就算已经很清楚自己的“风筝命运”,宁声涛仍然很感激父母终于同意他远远的飞出了“三百公里”!
    这个“三百公里”其实是宁声涛和父母博弈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宁声涛成长过程中第一次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抗争。
    父母最初的计划是让宁声涛读大学,但是一定要在那种父母眼皮子底下的大学去读,绝对不允许“飞的太高”和“飞的太远”。父母一直希望宁声涛能够在宁坚读书,可是宁坚只有专科,没有本科。父母退而求其次之后就希望宁声涛去蓉景读大学,首先是蓉景的大学很多,而且文理科都有,不像渝州80%以上的大学和专业都是理工科的,其次是蓉景和渝州是宁坚附近交通最方便在三小时范围之内的城市,交通方便可以使得宁声涛回家方便和父母看望方便。
    也真是命运的安排,当宁声涛第一次高考和第二次高考的时候,宁坚附近三个小时车程的城市,只有蓉景和渝州才有本科,其他四个城市的学校都是专科大学,否则可能父母也会逼着宁声涛去其他四个城市读书。可当宁声涛已经开始读大学时,这附近的四个城市渐渐的也都有专科大学或者合并或者直接升级成了本科大学。要是宁声涛晚两年高考或者再复读两年,也许他将失去“半脱离父母”的那四年光辉岁月。
    填报了蓉景的大学,结果都没有录取,只填报了一个嘉首的西河师院的志愿,只填报了一个专业,最后居然成功了。
    宁声涛能感觉出父母的兴奋和失落交织在一起的特别复杂的心情。
    父母兴奋的是儿子终于考上本科大学了,圆了自己当年的梦;失落的是毕竟这个嘉首是个与宁坚不通火车,车程**个小时的偏远山区。这么远的距离,父母能不担心吗?
    其实,嘉首到宁坚的距离比蓉景到宁坚的距离远不了多少,只是因为嘉首在省内的一个角落,宁坚又在省内的另一个角落,相当于是穿越大半个省。而蓉景是省会,是省内第二大的城市,交通线布局基本都围绕着蓉景建设。蓉景到宁坚不但有铁路,还有国道,甚至有省内当时并不多见的高速公路。正是由于有高速公路,才能实现三小时车程的距离。嘉首到宁坚的距离只远50公里,可是因为没有高速路,也没有国道,因此就变成了八小时车程。如果通过蓉景去嘉首,在没有高速公路之前,蓉景去嘉首沿着国道走起码七个小时以上。
    宁声涛去大学其实还和很多大学生不一样,也和许多大学生一样。他是父母和表姐夫“押”着去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