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2页
    而脸皮薄的,就在圈子外围,与身侧三两好友讲话。偶尔看一眼成年人圈层内的池珺,带点艳羡,说:“池少是挺厉害。”
    也有人说:“池少是厉害,那也得是池总乐意放权。”言语之间,颇有不甘,是个被父亲压着的二代。
    “你当池总放权是好事了?”有人斜他一眼,“不知道了吧,”咬着耳朵,“我听说啊,在盛源,‘大少’都成一景了。”
    说到一半,池瑶有意无意,笑眯眯往这边看了眼。
    讲话的人顿时噤声。停了停,又若无其事,说起年前自己去瑞士玩。
    这样的年轻人群中,唐怀瑜与唐怀瑾在中间位置。两人亦今年毕业,唐怀瑜拿到研究生offer,继续在UCL深造。唐怀瑾则找了份投行的工作,仍在国外,拿着欧元,与家人说想多锻炼。
    与相熟面孔互相讲几句话,就有人调侃他:“怀瑾,你该去小池总那边。怀瑜倒是还在读书,与我们一圈。”
    唐怀瑾笑一笑,温柔、斯文,说:“我也不过给别人打工、涨涨经验,比不上池少。”可以自己做老板。
    “太谦虚了吧。”旁人夸他,“能拿到你那个公司的offer,很不容易啊。”
    唐怀瑜听着,抿嘴笑一笑。她与哥哥关系很好,听旁人夸唐怀瑾,自然高兴。
    又因一时无人搭话,便转头去看父亲。唐怀瑜微微惊讶:“是钟奕……”
    唐怀瑾顺势转头看。
    视线落在钟奕身上时,他一顿。
    说实话,这些年,家里影影绰绰的传言,要说唐怀瑾完全不在意,也不可能。
    自己与妹妹、与父母都不算相似的容貌,几乎成了唐怀瑾的心病。
    他看着钟奕,仍然温文尔雅,问妹妹:“怀瑜,你认识他?”
    唐怀瑜有点不好意思,说:“是池少的朋友。”认识吗?当然认识。但点头之交罢了,谈不上交情。这两年,与池珺的接触,都要多上很多。
    人多眼杂,她没说自己几年前去京市时受到招待,与钟、池二人的那顿饭。
    这样讲了一句,恰好唐德往这边看来。
    一家父子、父女相互笑一笑,唐德又看钟奕,说了句钟奕曾经听过、很熟悉的话:“你们年轻人,更有话题。”
    钟奕:“……”
    当初张老师也是这么说的。
    然后他加了张曦微信。
    当然,时至今日,他得承认,无论是作为学姐、职工,张曦都是个很不错的女生。但也仅仅如此了。有池珺时,他的视线只会放在池珺身上。没有池珺,他大约则会一心专注事业,不想其他。正如前世。
    回到当下,这样的话,由唐德说出,就多了点微妙的讽刺。
    钟奕看着唐德,有点好笑,想:嗯,他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其实是亲生骨肉。
    还想着介绍女儿,给钟奕认识。
    兴许是觉得唐突、又觉得以钟奕现在的身份,不能再用寻常看小辈的目光来看,唐德又补充:“过两年,我这边的担子,会渐渐交给怀瑾。就是我家儿子。先介绍你们认识一下,到时候,方便交接。”
    钟奕看着他,半晌,含笑点头。
    口中说:“好。回头,我让人把我的行程表发给唐总。”又停了停,说,“这样,我先去池珺那边。”
    唐德这才觉得,自己似乎耽搁钟奕很久。他仍不知道,钟奕不仅仅是来“拜年”,他昨夜睡这里,与池少同床共枕。还与老爷子一起吃了晚餐早餐,由池家的司机送出家门。
    他看着钟奕离开,然后转头,又与身侧人说起其他。别的不谈,至少今日,大伙儿在池家见到,就要把握时间、多多交流。若能成一笔生意,就再好不过。哪怕不成,至少也有了关系。
    同时,唐怀瑾:“你觉不觉得,他有点……”眼熟?
    唐怀瑜一顿,无语:“哥,你知不知道,网上有多少人和明星撞脸?”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如现在。有亲戚上门,会逗唐怀瑾,说:“你和爸爸妈妈怎么不像呀,难道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
    好像把小孩儿弄哭,就是多大的荣耀。
    唐怀瑾绷着脸,不说话。反倒是唐怀瑜,会维护哥哥,说:“哥哥是爸爸妈妈生的啊!”
    那些亲戚便笑道:“哟,怀瑜这么凶,以后嫁不出去怎么办啊。”
    于是被集火的对象成了唐怀瑜。
    唐怀瑜到今天都不明白,这种“玩笑”,有什么意思。
    但她心疼哥哥的同时,更明白:这种话题,越认真,哥哥才越在意。
    第103章 引荐
    唐怀瑜很有经验,几句话下来,唐怀瑾便神色渐松。
    唐怀瑜仔细端详哥哥:嗯……
    应该没事了。
    她心中难免泛起一些负面情绪,仍然是对年幼时到家里来的亲戚。
    行舟培训是以一帮同乡亲友互帮互助起家,那时已经赚到一些钱,家境改善,但唐德依然维持着从前的习惯。
    时常在家中招待老家来投奔的亲人,再在对方的一番或请求、或要求下,在机构中,给对方安排一个差事。
    很长一段时间里,行舟培训的管理层臃肿不堪,甚至偶有学生投诉,说受到骚扰。到后来,唐德蓦然意识到,这样下去,恐怕要事与愿违,失去盈利空间……又有妻子的吹枕头风,这才狠狠心,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