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己首先要做的,却是保太子平安, 在他那里给贾家人刷出足够的好感度,才能在自己儿子真的上进之后,还能不担心功高震主。至于太子那里, 贾代善忽然想到了一样东西,觉得将那东西交给太子的话,就算是太子只是一个守成之君, 也不用担心自己治下民不聊生。
让贾代善如此有信心的,正是他从系统里早就抽出来, 却一直束之高阁的《大百科全书》!
这书代善无事时也曾经翻看过,里面还真是无从不包。上到天文卫星的原理与制造, 下到农耕时期的作物如何播种收获, 甚至怎么样包饺子擀面条更好吃, 里面都有涉及。除去那些在这个时代不适用的高科技,好些能改善民生的技术与此时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材料,没有大面积推广的高产作物,都是可以拿出来一用的。
只是里面的东西太过让人震惊,贾代善只好把自己认为这个时代有用、或是能制造得出来的东西,自己小心地抄录下来。不过他几世以来的毛笔字很看得过,可是用毛笔作画,还得要求画得细致入微,也是让他着实为难了一下。好在他学习能力不弱,几日之后也算是上了手。
年下再来拜访他的人也不多,贾政又不在,贾代善正好用这抄录之事,来消磨自己无聊的时光。至于贾政派人前来给他送信,将太子召见的详细情况说得一清二楚,他连信都懒得回——贾政的应答并没有大错,说出的话也是出于本心,从皇宫那个尔虞我诈地方出来的太子,不会听不出来。
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有那个回信的时间,不如多抄些东西实惠。
只是这里面的东西,该如何让人相信,或是该如何让人相信这些不是他自己想出来,而是偶得的,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事。
好在他现在觉得最该推广的,也不过就是玉米与土豆两样高产作物,还有就是水泥这能铺路之物——他老人家两次来庄子,已经怕了那坑洼不平的土路了。说起来也是让人吐槽不能,人家秦始皇的时候都有魄力修个秦直道,可是后世的人们竟然只是在人家的基础上修修补补,竟没想着多修上两条。要想富先修路不知道吗?
按捺下自己心里的怨念,贾代善继续为那水泥配方的出处头疼不已。
因为作物倒是好说,现在这个时代,很有些明末清初的影子,不过历史却在开国之初拐了个弯,本朝的皇帝也没有明时那么奇葩,所以国家还算是稳定,四周虽然也有外族虎视眈眈,可也没有真正明末时的乱世之相。此时那玉米与土豆,其实已经传到了国内,不过因为大家不会做,所以重视的人不多。在南方也还是能找到种子的。贾代善只是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去南方把种子带回来,然后在自己家里的庄子上,让佃户们按着书里的方法种植便可。
可是水泥呢?那是要几种矿物配比才能产出来的东西。他总不能对太子说,自己在庄子里闲得难受,只好玩泥巴,一不小心就把东西给玩出来了。解释不通呀。
就为此事,贾代善已经好几日吃不香睡不稳了——现在二皇子虽然让当今用雷霆手段给压制住了,可是那也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更不是一个没脑子的。要真是没脑子,也不会在户部几年时间,就拉拢了一大批人脉,在明知太子是储君的情况下,还有死忠之人给太子下绊子。
等二皇子发现太子行事更得当今欢心之后,说不得他也会改变行事,求取当今的同情。要让贾代善说,这帝王的圣眷,才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信于不信、看重与不看重全在帝王一念之间。这样虚幻的玩意,不是贾代善这一心求稳之人愿意依仗的。
那就得让太子有一份实实在在的功绩!可是高产作物虽然是民生必需之物,可是想大面积推广,还得让太子看到实实在在的收成才行。这东西没有两年的试种,谁也不敢保证就能如后世那样高产稳产。两年的时间,看着是不长,可是说不定就会让二皇子重新翻盘。
而水泥,却是只要找到了石灰石就能生产的东西。这玩意还不光可以修路,更能修堤坝。如果太子将这水泥之法公布于天下,再将那黄河淮河水患用此治理一下,到时万民生祠都有可能。如此一来,民望有了,现在太子的官声本就不差,若是能一直按着代善所示的法子行事下去,那二皇子也就没机会再作妖。
贾代善一点也不担心他若是把方子给了太子,当今会不会对他生隙的问题——他只是个武将,发现了有关民生的东西,也不应该自己处置,而是上交给朝庭。可是长年生活在京营之中,他也不认识几个实权的文官,又不知道这东西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可不就找太子这个当今最信任的儿子,一起试验一下。
归根结底,现在还是差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让太子相信这东西是他无意中得到的。
贾代善这里难受,李要的日子也不好过。做为跟过来贴身服侍主子起居的二管家,他这些天把主子食不知味的情形都看在了眼里。这让他觉得自己很失职,很没用。上一次回府的时候,大管家林在已经敲打过他,他可不想下次再被大管家骂。
于是实在忍不住的李要,小心地向贾代善献言:“老爷可是思念东府的老爷?若是如此,不如请人多做一场法事,老爷跟着念念经文,也好解解心宽。”
着呀!贾代善觉得这李要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怎么把这么现成的人选给忽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