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6页
    作为主演的黄勃感受到了压力。
    好在这个角色和他的生活经历有些相似,都是在京城打拼的外地人,他能融入到角色中去,算是本色演出。
    但在需要表达内心复杂情感的时候,他显得力不从心。
    不是他不理解,而是把握不好尺度,往往用力过猛。
    黄勃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表演训练,管唬是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时不时的说些黄勃理解不了的专业词汇。
    刚开始两人交流有困难,现在好多了,管唬会用直白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要求。
    在管唬的指导下,黄勃逐渐接触到了表演的门槛,觉得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在镜头前面摆摆样子那么简单。
    他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黄勃不懂什么表演理论,他回忆着自己离开家去南方唱歌的经历,那时候的确很兴奋,他是在追寻理想。
    如今回想起来只剩下淡淡的感伤,不兴奋,也没有失落,就是平静。
    这么想着,他似乎把握住了什么。
    黄勃对着管唬打了个手势,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摄像机开始工作。
    他漫不经心的走到人行天桥上,站在哪儿,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脸上看不出悲喜,然后他笑了笑。
    他笑的不明显,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管唬透过摄像机看着这个笑容,能从中感到一丝缅怀和无奈,虽然离他的要求还有些距离,不过已经可以了。
    他清楚黄勃能做到这种程度不容易。
    这部戏过几天就杀青了,这种小成本的电视电影没什么人关注,只能在电影频道上播出,影响力不大。
    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就是如此,他能拿到投资算是不错了。
    国内的导演呈现两极化趋势,出名的大导演能拿到几千万的投资,青年导演想拍部几百万的片子都很难。
    不少人转型去拍电视剧,还有去拍广告片的,那个来钱快。
    拍这部片子他只能拿到五万块的片酬,拍一部电视剧能拿到十五万以上,同样的时间,不如去拍电视剧。
    他听说好梦公司推出了一个扶助基金,为青年导演提供拍片的机会。
    这是好事儿,不过僧多粥少,机会不大。
    剧组收工,几个人背对着夕阳朝着城市的另一边走去。
    整个剧组不到二十人,随着拍摄临近结束,散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他们几个。
    “黄勃,我觉得你应该去学表演,有些东西自己摸索太费劲了,系统学习的好处是能了解自己哪儿有欠缺。”管唬建议道,“要是没时间,可以去进修班,那个比较自由。”
    管唬倒不是看不起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只是觉得黄勃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是科班出身,电影学院在教学上或许有些死板,但对演员的帮助很大。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
    比如内心戏,黄勃就不擅长,通过学习表演技巧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我还是考个正规的吧,电影学院收我这样的么?”黄勃玩笑道。
    “电影学院什么人都收,就看你有没有毅力去考了。”管唬如此说道。
    这话不能算错,林晓玲考了两年,贾章柯考了三年,还有不少人都是考了几次才进的电影学院,这需要毅力和恒心。
    黄勃陷入了思考,他感觉到自己的演技不足。
    每天回去都在琢磨应该怎么演,只是一直没有人给他指导,就像是隔着一层墙壁,怎么都想不通透。
    或许真的要去电影学院。
    这时候,黄勃的手机响了起来。
    打电话的是他的经纪人,他没有独立的经纪人,这位经纪人还负责其他演员。
    “黄勃,公司准备筹拍一部大制作的电视剧,要重拍《白蛇传》,你有时间来公司一趟,这是个好机会。”经纪人提醒道。
    好梦公司内部的资源有限,竞争在所难免,毕竟谁都想出演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大制作,将在各大卫视播出,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六百零四章 反派
    《白蛇传》被称为大制作是因为总投资高达一千五百万人民币。
    虽说眼下的电视剧市场火爆,但投资超过千万的剧集不多,基本上在五百万左右,三十集的长度。
    这牵扯到投资回报率的问题。
    五百万的投资能拉来一两位一线明星加盟,只要故事过得去,不需要精雕细琢,就能赚上一笔,迅速的收回成本。
    这是电视剧市场的常态,讲究的是短平快,赚热钱。
    投资规模大,拍摄周期长,出现风险的几率就大,赚钱了还好,一旦赔钱,小型的影视公司就可能因此倒闭。
    这种大制作的剧集一般由电视台出资拍摄。
    如今好梦公司和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各拿出七百五十万合作重拍《白蛇传》,重磅打造一部年度大戏。
    李虹快要退休了,在最后这两年里总要留下点什么。
    这是人之常情,就算退休也要风风光光,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林子轩责无旁贷,他考虑过其他电视剧。
    像是军旅题材、情景喜剧和历史题材,感觉都没有重拍《白蛇传》这个故事有意义,因为这部剧有怀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