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宣心中微动,良久之后他一掌拍在桌上:“好!”
作者有话要说:
_(:з」∠)_
200章了!!我竟然写了200章了!!!
老实说...开文的时候压根没有想到会写到200章啊(ΩДΩ)
第二百零一章 【海事篇】
第二天下朝以后。
康熙立刻宣了太子和几位阿哥到东暖阁内议事。他先是拉着胤祉和胤禛, 仔细询问他们近些日子以来在福建的所见所闻,几人正谈到倭国的形势问题时,恰好得到理藩院送来的消息:倭国使团竟是分裂成两派, 险些动起手来。
听闻这个消息,康熙倒是真对倭国产生了好奇:“这倒是怎么回事?”
“皇阿玛不知。倭国国王只是装饰品,朝政主要由幕府一手把持。不过幕府素来奢靡成性,支出极多, 在加大对各地的税收之后都无法支撑支出,而加大各地税收的结果也是令各地藩地所属将军颇为不满。虽说明日上还没有大肆的战争,但是私底下的局部冲动也是连续不断。”
胤祉先是解释了一番, 随即开口:“儿臣和四弟商量过, 如果在他们中间扶持起一个势力与幕府相抗争, 显然更有利于推广儒学和中原文化。”
“区区倭国有必要动用这般的手段吗?孤瞧着直接与幕府的使者谈判, 推动也可以打成这个目的。”立在下首的胤礽忍不住恶意,嘲讽地轻笑一声。
“一家之大, 只怕后患无穷。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扶持一个势力能够得到的回报显然要更大的多!”胤祉看也没有看太子一眼,只是顺着自己的话语继续往下说。
而见着胤礽面色难看, 胤禛在旁小声补充:“二哥不知,弟弟们在福州城调查发现, 虽然在铁甲船出现之后海面上海盗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是贼寇以及潜伏入港口和制船厂想要盗窃铁甲船工艺的探子却是屡禁不止,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倭国。”
“而且据福州将军石文炳大人回报, 他们曾审问过一批被抓捕的海盗,这些说是海盗事实上根本就是倭国自家的将士,借着海盗的名义在周遭海岛上掠夺财物,直到这两年铁甲船装备之后才好转。可即便如此,我们的铁甲船也不可能一直在海面上巡逻,所以至今海盗依然偶有出没,只是频率比前些年要下降许多。”
康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眼间露出一丝怒意。
胤禔抬头挺胸,雄赳赳气昂昂的开口:“皇阿玛!这些倭国贼寇竟是如此不把咱们大清放在眼中,儿臣愿意即可带军出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放屁!”康熙没好气的厉喝一声,总觉得大儿子越大越傻:“朕都说了你几次了?你会开海船吗?啊?别忘了你可是一个在江河上的船都会晕的人!让你去海上,朕不就是把一海师的人加那铁甲船直接送给他们得了!”
胤禔涨红了脸。
另外三名阿哥那是忍俊不禁,在康熙绘声绘色的描述中重新回想起了胤禔当年出巡江南时晕了一路船的壮举。
胤禔恹恹的,委委屈屈的蜷缩在一边。
“咳咳!”胤祉勉强止住笑意,顺着先前的话题继续往下说:“现在西方诸国都在对外施行殖民地,掠夺黄金白银以及各色矿产,倭国的产量巨大又距离我们最近,难保未来会不会被这些洋人率先下手,甚至有可能变成进攻我们的前哨站。”
顿了顿,他抬头微微瞥了眼康熙的表情,一字一句的开口::“与其说名不正言不顺的直接进攻,倒不如借着这一回军演的机会扶持不同的倭国藩地让他们自行窝里斗,一来让他们的海盗无心外出,二来也方便让朝廷派人前往倭国当地推广中原文化,从文化上潜移默化方才是最佳选择。”
这话正好搔到康熙的痒痒点。
他潜意识里的那个念头,顺着胤祉的想法正跃跃欲试的想要冒出头,两人可谓是不谋而合。
“而且,”看着康熙似乎有些心动,胤祉又补充一句:“如果有朝一日还要进攻,我们也可以拿着夷人进攻倭国,或者倭国有人伤害到我们派遣的人员为理由,再去征讨也算得上是出师有名。”
“儿臣觉得三弟说得挺有道理。”胤禔大咧咧地回答。
康熙有些犹豫的看着胤祉,心中迟疑着要不要把这件事交予胤祉去办。可是看了眼太子再看了眼大阿哥,又看了眼沉默寡言的胤禛,康熙有些无奈的承认在眼前四个孩子中他无疑最为信任,最认为不会失败的就是胤祉这孩子了。
“胤祉,朕就把这件事交予你去做。”
沉吟片刻,康熙还是决定。这件事事关重大,交给别人他没有办法放心:“朕令裕亲王福全、学部和翰林院配合你的动作,这件事非常重要绝对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你懂了吗?”
“皇阿玛,这一切就包在儿臣身上!”
接了旨,胤祉风风火火的离开,第一时间赶向目标地却是学部衙门或者是阿哥所,并没有如康熙所想第一时间去处理倭国使节团的事情。
正当康熙惊咦的时候,却传来了三阿哥前往出版社的消息,经过一番周密的讨论之后,翰林院侍读学士陈紫芝带领数名编修加班加点,争取第一时间完成第二版的教科书。
这和这件事有什么关联?
康熙对此很是好奇。
胤祉没时间和康熙解释他如此做的原因,在出版社结束完行程之后,他转了弯又去了京城大学商讨,随后京城大学名誉校长也就是学部尚书苏赫即可上递奏折——请奏新建外学院,这莫名其妙的要求康熙还真是同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