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也懒得再吐槽,反正不用担心秘密败露就行。
他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当雕像看着这一切。
他就是有些纳闷,昨天晚上感觉还一切如常,虽然圣杯之力依然在变得浓郁,可变化的速度还在掌控之中,以他的估计,至少还得一到两年的时间,充斥在整个世界里的圣杯之力才会彻底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怎么到了今天就突然大变样了呢?
这不科学啊!
陈光脑子里正这么想着,通天圣杯却猛的震动起来。
巨大的杯盖更自行旋转打开来,盖子脱身之后便往陈光的方向飘来,轰然一声巨响之后落在他的身旁。
至于半空中的杯子里则开始涌出一些流质状的东西,这一幕把陈光震得外焦里嫩,言语不能。
虽然我是吐槽这不科学,但你没必要强行让这事情变得科学起来啊!
正从通天圣杯里涌出来的流质,正是浓郁得化不开的圣杯之力!
圣杯之力原本应该是能量态的存在,陈光也没想到当这种玄奥的力量以超高的浓度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时,竟能形成这种液体流质般的效果。
可这东西的挥发速度又极快,从杯子里涌出来之后,摊开来流向四周,起初看着还如同瀑布,但都没落到圣杯底部便完全化作气态弥散消失在空气中。
陈光虽然给困在原地动弹不得,但也依然被迎面而来的狂风吹得乱发飞舞。
这狂风里充斥着一股甜甜的味道,是熟悉滋油敏煮……
啊呸!
这是圣杯之力浓郁得发甜啊!
但咱能别把氧气都给搞没了吗?
这是要憋死我吧?
话未说完,那边圣杯里涌出来的流质却猛然冲得更高,形成一股高达数百米的喷泉,从下往上看去仿佛龙卷风来袭时的龙吸水一样。
伴随着流质降落下来之后迅速化作气态,这空气顿时变得更甜了。
但陈光倒再没了窒息的感觉,随着圣杯之力彻底散落开去,又彻底分解为最本源的能量态,空气倒又突兀的恢复正常。
陈光并不清楚圣杯之力到底如何与现实世界相互融合,按照他有限的大学物理和化学知识面,他只能推测很可能是这些能量是以最基本的能量态彻底融入到原子又或者更小的层面里去。
就如同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或者原子间的化学键位力,再不然也可能是组成原子的质子相互间的核力,甚至可能更小。
按照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质子之下还有更小的轻子、强子、甚至夸克粒子。
再具体到现代科学理论中最小的基本粒子的理论范畴,通常认为内部再没有其他结构的粒子就可以被认为是基本粒子了。
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按照量子理论与相对论结合在一起之后的说法,却又认为物质通常具有波粒二象性,认为粒子却又是由弦组成的。
量子物理的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如此的玄妙,为了寻找一个猜想中可能的粒子是否存在,科学家们甚至必须得耗费百年时间等待技术的进步。
可即便如此,迄今为止人们依然不能认定夸克就是最小的粒子单位。
如果夸克有体积,那么理论上依然可以分割。
但按照弦理论,或许组成夸克之下的基本粒子又根本不能长期存在,而是处在永远的不断变化之中,伴随着能量的突变而不断转变为另外的存在。
这又重新将理论绕回到了波粒二象性上面,又可以认为物质某种意义上却又是能量,就如同某些理论中认为组成光线的光子在静止状态下完全没有重量,但如果以光速向前运动,落到面积足够巨大的平面上又能被测量出光压,却又证明光子有重量,是一样的复杂玄奥的道理。
但是,随着现代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推进,量子理论的正确性却又受到怀疑,甚至波粒二象性理论的根基都可能被动摇。
关于科学的探究永远都在这种验证与不断质疑的过程,虽然很多人都怀疑只要物质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就必定可以永恒的无限分割下去,可明知道答案如此,但却又无法找到理论证明,既不能证明其正确,也不能证明其谬误。
正如古人知道太阳必定会升起与降落,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同样的道理。
曾有伟人说过,自己知道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这句话同样可以运用到现代科学的研究中来。
以陈光本人本科大学生的知识面,哪怕他曾经为了探索圣杯之力的奥秘主动去图书馆翻阅资料,却依然只能停留在这个地步了。
那么现在他就怀疑,圣杯之力既然是能量态的存在,既然能在杯中界里以纯粹的能量为基础组成新的身躯,那么当这种能量融合到现实世界中时,或许是在六种疑似存在的夸克粒子之外再增加一种夸克,也可能是以更小的单位,在更小的层面,假定所谓的弦理论真的正确,则直接对能量或物质的弦层面进行改变。
在所有物质的基本组成中,增加一种弦,又或者增加一种将弦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如果弦都不是最小的单位,那就以最小的单位来考虑。
这过于深奥了,但或许能用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解释。
假定一个变电站能照顾到附近三个小区的居民,在正常情况下这个变电站可以提供的功率为十万千瓦,但输出线路可以承受的最大功力却只有五万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