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4页
    所谓见神,照见自身之神,以达到不坏之境,也就是见神不坏,这是浑天之中的极致,已经练出了第七劲,并且在孙长宁的设想中,见神不坏,现在看起来似乎不能与金刚不坏划等号了。
    见神明显高于金刚,应该是第六感开发完全之后的状态,同样涉足了入微。
    见神不坏就是【不完整】的“见神入微”加上【完整】的“金刚不坏”。
    这已经是人类之中不可想象的境界了,除非真的是释迦,老聃那些人复生,否则没有人可以从这种绝世强者的手下逃掉。
    “六爷…这…..”
    孙长宁一时之间无话可说,只能以苦笑应对,想了一会之后,孙长宁道:“这样,我再给您渡三次气,就三次,三次之后我就不再渡气,您既然已经知道我的气血,那么仅仅是三次,不会有大问题,即使是气血亏损也可以弥补回来。”
    “您也知道,成丹之后,人体技能的强度以及免疫力根本就和成丹前是两个境界,丹劲号称人中之王,足以说明成丹的可怕,您既然已经接受了我为丹劲,那么就不需要担忧什么了…..再说,我真的是练功….”
    孙长宁对六爷劝道,而六爷则是摇摇头:“一点损失都不能有,你说你是练功,那你练的是什么功夫?”
    “我一个废物的身体,能帮你练什么功夫?”
    六爷自己骂起自己来是好不含糊,孙长宁道:“您别这样说,真的,但既然您想知道,我告诉您也无妨。”
    “就在刚刚,我或许摸到了一串‘钥匙’。”
    孙长宁面色严肃:“那是一串通向‘如来’境界的‘钥匙’!”
    “如来?”
    六爷皱起眉头:“如来境界?我听过一些,这并不是现在的武人可以达到的,在这个社会,无比的浮躁,即使是过去民国时代,也只有两个人达到了所谓‘如来’的境界,这是一种神话,几乎不可超越。”
    “在各个宗教中,如来境都有不同的称呼,我们练武的人,很多都和佛寺有往来,所以如来境就成了一个顺口的叫法。”
    他看着孙长宁,盯着上下打量。
    “你说你看见了通向如来的钥匙?这不可能。”
    六爷说着,自己都开始笑:“我这一个老废物,如果能有通向如来境的钥匙,哪里还需要旁人来救我,我自己就把自己治好了!”
    孙长宁叹了一声:“佛家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以前只觉得虚妄,但是在现在,我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这个屠刀真的是我们目中所见的屠刀吗?”
    孙长宁语气突然变得高渺而幽深:“见神入微,方为如来,六爷,你说应该是这个道理没错吧?”
    六爷点头:“见神入微,所谓见神乃是照见自神诸神,而入微…..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能见人所不见只物就是入微,于红尘之中窥破尘障,这确实是如来的境界。”
    孙长宁笑了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最常用的一句偈语,但我现在看见了不一样的东西,三教的智慧凌驾众生之上不是没有道理,一句话道破千古诸谜,谁能明白,劝人向善的话语之中还隐含着练武的绝技呢?”
    六爷来了些许兴趣:“怎么说?”
    孙长宁正色:“这放下屠刀,所谓屠刀,即人身自己,能入微者能见诸世屠刀,所谓诸世,就是人体自己。”
    “一碗水中有四万八千虫,这不就是一片尘世吗?人的身体正是所谓‘诸世’,这个屠刀,是人自己的精神,要斩杀的,是自身的不良习惯,亦是肉身中残留的所有浊气与污秽。”
    “练武不比修仙,所谓成佛,对于凡人来说,戒掉了不良嗜好与习惯,并且持续下去,就是成了佛。而对于练武人来说,把自身肉体内一切浊瘴尽数排除,彻底达到纯粹之体,这才是‘成佛’!”
    “屠刀由人而握,斩去一身浊瘴,人出生于天地之间,生来不仅仅自带一口清气,同样还带着一把屠刀!诸世人身浊瘴灭去,靠的就是这把屠刀!能用双目见到这些浊瘴,并且清理浊瘴,这就是所谓‘成佛’!”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道真言十万解
    语出惊人,六爷被孙长宁的这番话惊到了,他在口中反复咀嚼了一会当中的含义,越想越是心惊。
    三教的思想都是可以推敲的,而正如某句话所说,知道的越多,那么最后得出的结果便越是吓人,因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当中,谁也不知道隐藏了多少道理,谁也不知道还能推敲出多少道理。
    【一道真言十万解!】
    这是在修行界,即三教之中很有名的一句话,出处已经不可考证,但却是一言戳破天机,即古来大德口中的一道真言,依托每个人性格、思维、理解的不同,可能有十万种答案,并且最可怕的是,每一种答案都是符合逻辑的,并且都是正确的。
    古人要告诉你什么,如果是大德,如果是圣人,那么一句话便可以了,到底怎么理解,这需要你自己去悟,所以有人看一篇经文通篇是牛鬼蛇神,有的人看完则是大呼过瘾,就是这个道理。
    也正如古时候苏轼见佛印,心中所见不同,故此眼中所见不同。佛印心中有佛,故此见佛是佛,苏轼心中有狗屎,故此见狗屎是狗屎,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不是在黑苏轼,只是一个寓言故事而已,至于究竟是不是真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