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5页
    或许是过了宋意欢入睡的时辰,待烟花燃放完,她便已是昏昏欲睡,只好搀着人回去休息。
    除夕之后,皇帝下了一道旨意,给锦宓公主与谢世子赐了婚,待到公主及笄,二人便成婚,且不影响谢世子的仕途。
    听闻这是平西王从辽西回来,亲自在皇帝陛下跟前提的亲事,算是一件喜事。
    二人前世就是夫妻,对于这样的消息宋意欢不觉得意外,唯一意外的是前世好像是公主强嫁谢世子,而如今是谢世子上门提亲,这二人呀,感情也是怪复杂的。
    熬过正月,便是二月春阳,枝叶已然冒头。
    很快,宋意欢临产的日子越发将近,东宫里配置不少经验老道的嬷嬷照顾起居,在皇后的发话下,太子殿下这个月里得和太子妃分房而眠了。
    太子毕竟是个男人,三大五粗的,哪有嬷嬷照顾细心,夜里莫碍了事,分房方便一些。
    这女子生子本就是一道鬼门关,稍有不慎便是母子双亡,更何况多少人盯着太子妃肚子里的太孙,东宫上下更为严防谨慎。
    近来太子的眉头时常紧蹙,府衙里的下官大臣们都觉察他气压冷凝,纷纷不敢招惹他,就连递折子上去时都是忐忑不安的。
    ***
    正月十七,春雨连绵。
    热闹欢庆的上元节刚过,官员休沐回来,政务繁多。
    皇帝体弱迟迟未愈,太子监国理政已是三个月,正于府衙内处理事宜,肃正严明,与官员同务公事,殿内安静。
    外头有人急冲冲地赶来,正是东宫的宦官黎术,他神色焦急,打破了殿内的安静。
    黎术连喊几声太子殿下,来不及跪地行礼,便道:“太子妃娘娘时辰到了,要生了。”
    太子听言,当即从桌案前站立起来,面容沉得不行,紧张不已,二话不说,丢下手里的事物,便拂着衣摆疾步赶出去。
    留下在场的官员不知所措,太孙将诞生,这是大喜的事啊。
    深冬落得雪也早已融化,正月露了暖阳,上元节以后,又是小雨。
    东宫寝殿之中皆是嬷嬷宫女,稳婆也早早在身旁候着了。宋意欢倚靠床榻上,神色时而痛苦,腹痛阵阵,这种感觉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
    宫女端着参汤让她多喝些补充体力,到时真正要生的时候,才是最耗力气的,可宋意欢寝食难安,是一点都不想喝了。
    不过片刻,太子从寝殿外走进来,他清隽的面容上皆是凝重,一如往常那般高大。
    宋意欢瞧着他来,眼眶就红了起来,这实在是太难受了,太子来到她跟前坐下,见她的眼泪,连忙道声:“莫哭,你一哭孤便难受。”
    太子神色定定的,接过宫女手里的参汤,用格外安定人心的声音轻哄着她,“先吃些东西,莫耗费了力气,孤要你们母子平安。”
    宋意欢只好顺着他的话语,平复自己的情绪,一点点的把参汤喝完。
    宋意欢的阵痛持续到了黄昏,太子殿下便陪同在她身旁,未等他反应过来,她身下的罗裙便湿了一片,是羊水破了。
    稳婆的反应极快,立马便让宫女去端来热水,而太子则被宫女们推出内殿,太子妃要生产,哪有男人在身旁候着的道理,一来不吉利,二来产房污秽,不合礼数。
    太子眸色紧张地望着榻上的宋意欢,满额薄汗,面容痛苦,她可怜得不行,使得他心里就像有万千只蚂蚁在爬。
    内殿的门倏地关上,太子被隔在外面,衣袖下的手指不禁轻颤,黎术在身旁道:“娘娘会平平安安的,殿下还是先坐下耐心等待吧。”
    太子面容铁青,回眸冷瞥他一眼,气势低沉得让人大气不敢喘一口,黎术咽了咽唾沫。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孤想进去。
    第91章 生子
    寝宫里伴着宋意欢的哭声, 李君赫忐忑不安,手负于身后,一刻也坐不下来。
    很快,皇后也从永安宫赶过来, 见着太子站于外殿, 他不失礼节地给母亲行礼, 面容上凝重不已。
    燕皇后上前询问宋意欢怎样了, 是黎术恭敬地回复, “回皇后娘娘,稳婆这才刚开始接生。”
    皇后攥紧了手中的锦帕,她是刚抛下皇帝而赶过来的,意欢身子养得还算好的,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想当年她也生了三个不是,意欢自也会平安无事。
    太子眉目紧蹙, 虽言语寡少,但藏不住他的紧张, 目光一直停留在殿门上。
    渐渐的,宋意欢嗓子开始有些哑了, 定是哭得痕迹还, 宫女换了几盆热水进去,夜幕降临, 东宫灯火通明。
    里头的稳婆似发现了太子妃怀有二子的情况,但这要紧的关头里,哪里有心思管别的,人要紧才是。
    时间变得分外难熬,李君赫站在殿门前, 不禁喃喃道:“为何我只能在门口听着她哭。”
    皇后不免出口安抚大儿子,温和道:“当年本宫生你这小子的时候,你爹这也是如此着急,不过本宫可没让他进去,产房本就急急忙忙的,进去便是添乱。”
    李君赫不作言语,侧首看向皇后面容,这二十年来,她依旧保养得很好,姝容婉丽,仪态大方,母亲的话语使他难得平静下来些许。
    对于帝后而言,太子身为皇长子,是最为沉稳,自小很照顾弟弟妹妹,也是最快懂事的一个
    皇帝对他的教导更是最为严苛的一个,比起昭景与锦宓,太子的幼年时没有多少玩闹,早早就被交托于陈太傅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