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也取消了与阿齐兹外长的会谈。
关于拟议中的会谈内容,双方也是各执一词。美国方面一再强调,贝克
去巴格达不是为了同萨达姆总统谈判,而是要敦促他接受联合国的决议,在
1 月15 日之前撤出科威特,否则将会有灾难性的危险。伊拉克领导人则
一再表示,会谈不仅要讨论如何解决海湾冲突,而且要把海湾冲突与整个中
东问题,特别是同巴勒斯坦问题联系起来。萨达姆12 月15 日重申,如果美
伊最终能举行会谈,巴勒斯坦问题将是需要讨论的首要问题。他还再次
声明,科威特已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伊拉克宁愿陷入血泊之中也不会
从这一原则立场后退。美伊谈判搁浅了。
为了寻求和平解决海湾危机,有关各国在1 月15 日限期前加紧外交活
动,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先后游说海湾和欧洲。阿外长加扎利在罗马的一
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伊拉克希望和平解决并为此付出代价,否则伊拉克人
准备作出牺牲;并说,伊拉克的代价并不是无限的,这种代价必须在不
损害其尊严的范围之内。他没有说伊拉克的让步是什么,不过,萨达
姆曾说一旦巴勒斯坦问题得到解决,他将在科的问题上让步。12 月下旬,美
英首脑会谈海湾局势时,强调必要时对伊动武。海湾6 国也在商讨对策。法
国总统密特朗指出,由于伊拉克和美国的对话陷入僵局,法国提出和平倡议
是可能的。但是,他认为战争的可能大于和平。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1991 年1 月2 日提出7 点方案:一、伊立即全部从科
撤军;二、除阿拉伯各国部队外的多国部队也迅速撤退;三、尊重伊主权、
领土、国民生命及财产等;四、任何国家均不向伊提出任何要求;五、伊科
谈判解决边界的确定及地下资源的归属等问题;六、研究如何保证伊自由通
往波斯湾的措施问题,如将与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直接相连的海域作为国际
海峡等;七、以上条款得以实现时,为确保中东地区的和平,将设立包括与
该地区有关国家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内的国际协商机构。
德国外长于1 月6 日提出4 点建议:一、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二、集
结在沙恃的联合国军队在伊撤出科期间不展开进攻(布什总统和欧共体1 月
4 日深夜已对此作出保证);三、被伊驱逐的科政府由选举的政府取代;四、
海湾冲突和平解决后,着手解决涉及本地区安全、稳定和合作的所有其他问
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国家不论
大小,都应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中国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伊拉克于
1990 年8 月2 日入侵科威特后,中国政府本着上述原则,明确表示反对伊拉
克入侵科威特,呼吁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中国外交
部长钱其琛8 月4 日表示,伊拉克和科威特之前的分歧,应通过协商加以解
决,诉诸武力是不能允许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同一天召见伊拉克和
科威特驻华使节,表示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他说,中国政府对伊拉克出
兵占领科威特深表遗憾。强调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尊重。
他指出,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分歧应通过友好协商加以解决。
中国主张伊科争端应在阿拉伯范围内解决,原则上反对大国军事介入。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讨论通过有关解决海湾危机决
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中国从反对伊拉克侵占
科威特:主张使用政治手段解决海湾危机的原则立场出发,对联合国安理会
先后提出的11 项决议,投了赞成票。在通过665 号决议时,中国坚持删去原
草案中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的内容,为各方所接受。但对安理会通过的678
号决议投了弃权票。这项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伊拉克于1991 年1 月15
日之间仍拒不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的情况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实际
上批准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在表决这项决议时,钱其琛外长再次呼吁国际社
会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做一切努力,指出采取军事行动有悖于中国政府力主
和平解决这场危机的一贯立场,中国难以投赞成票。
在各方的斡旋下,美伊外长决定在1991 年1 月9 日在日内瓦举行最后一
次会谈。这样一来,1 月9 日就成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它距离伊拉
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只有6 天。国际社会密切注视着这一天贝克国务
卿同阿齐兹外长的会谈。来自各国的上千名记者云集日内瓦,豪华的洲际饭
店顿时热闹起来。
当天上午11 时(日内瓦时间),贝克与阿齐兹各自带领8 名助手,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