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的院长颤巍巍地跟着爬上来。
他教了数十年的书,向来不食人间烟火。隔着雨,就见外头的百姓们都挤在门口,大雨滂沱,连把伞都没有地拍着门。
见到书院中有人来,那些人变本加厉。
“老爷,我们家的房子都被淹了,让我们进来躲躲吧!”
“外头江水还在涨呢,马上就要淹来了,让我们进去吧!”
“只要给俺们个落脚的地方,不会打扰老爷们的!”
“我弟弟的腿被砸伤了,不能就这般等在雨里啊!请老爷们行行好!”
书院中的书生此时也出来了不少,这会儿围在梯子周围。听到他们的话,书生们各个都露出了恻隐的神情,小声议论起来。
“就放进来吧,教室里宽阔,还是能容得下的。”
“是啊……这么大的雨,他们都是逃命出来的……”
院长也动摇了:“这……”
君怀琅却冷冷地看着下头。
“院长细看。”他说。
院长皱眉往下看去。
“一则,他们来得这样快,还全都是青壮年。为何不见他们带家当行李,老弱妇孺?难道各个都没有家人,无牵无挂吗?”君怀琅说。
“再者,他们看上去各个衣衫破旧,一个穿着锦缎的都没有。此处是金陵,本就富庶,城中被淹,跑出来的难道只有穷苦人?”
说到这儿,君怀琅冷然道:“更何况,书院的院墙有屋檐,是可以避雨的。他们说着避雨,却淋着雨一股脑地扎在门口,分明就是为了进来,避雨倒是其次了。”
说完,他抬眼看向院长。
果然,院长的神色变得凝重了起来。
“那这……如何是好?”他问道。
就在这时,君怀琅的梯子动了动。
他低下头去,就见是个书生,按着他的梯子,恳求道:“能不能开门放他们进来?”
说着,他似是要哭,喉头哽咽,雨水落了一脸。
“我从苏南来金陵赶考,我母亲同我一道来的,就住在城北。家里出事,我母亲定会来寻我,我怕这群人里有她……”
说着,他忍不住哭泣出声。
君怀琅抿了抿嘴唇,就听见周遭的书生附和起来。
“是啊!城中受灾,我等怎能把百姓关在门外呢!”
“若外头有我们的家眷,可如何是好!多少让他们进来避避雨吧?”
君怀琅顿了顿,朝那书生伸出手。
“伞给我。”他说。
那书生不明就里,却还是将伞递给了他。
君怀琅接过那伞,抬手收起,接着便转过身去,对外面的人喊话道:“院中拥挤,门开不得,但院外有屋檐,可借诸位一避。我观各位人数众多,想来屋檐是不够的。书院中有不少雨伞,我抛给诸位,还请接好,聊作遮蔽。”
说着,他将伞丢了下去。
却听外头骤然一静,紧跟着,竟登时喧嚷了起来。
“能有多挤,还不是嫌我们穷老百姓脏了你们的地方!”
“如今受灾,你们这些读书的门都不给开,以后怎么做我们的父母官!”
“弟兄们,顾不得这么多了!我们把这门撞开!”
说着,拍门的声音更大了。
君怀琅回过头看向他们:“这下相信了吗?他们分明不是来躲雨的,是来闹事的。”
说着,他爬下梯子,转身拍了拍那书生的肩。
“放心,雨大,你母亲不可能跑这么远。”他说。“若不想让你母亲担心,就去教室里等,保护好自己。”
那书生讷讷地点了点头。
君怀琅没再言语,转过身,便往门口走去。
“将门堵死,找些桌椅来。”他说。“院墙高,尚能抵御,但万不可让他们将门撞开。”
护院们闻言,连忙照做。
人堆里,却有那向来看不起君怀琅这等世家子弟,又爱义愤填膺的书生,看到这场景,只当君怀琅是因着自己的疑心病,又怕被冲撞,才将普通百姓关在门外的。
其中一个胆大的,听到君怀琅这般吩咐,大声道:“我倒没觉得他们说的哪里不对!我只觉是你做惯了人上人,便不把人命当命看!”
说着,他竟是走上前来,要去将门打开。
君怀琅目光一凛。
下一刻,他一把抽出了其中一个护院的佩刀。
寒光一闪,一柄利刃横在了那书生面前。滂沱的雨溅落在刀刃上,碎成水花,刀却横在原处,岿然不动。
“你试试再走一步。”他看着那书生,冷眼道。
那书生一愣,顿时被横在眼前、近在咫尺的刀刃吓得软了腿脚,一步都动不得了。
君怀琅看了他一眼,刀仍横在手中,抬眼看向围观众人道:“统统回教室去。门外难民,自要交给官府去管。官兵到来之前,谁敢碰这门一下,休怪我无情。”
他这自然是恐吓众人,绝不可能真的动手。但这恐吓却是有效,没一会儿,周围的人便散了个干净。
君怀琅深吸了一口气,手中的刀垂了下去。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竟潜移默化地从薛晏身上学来了两分匪气。
周遭的雨分毫不减,君怀琅恍若未觉,看着周遭的护院搬来桌椅,便上前去指挥他们堵在门口。
他前世为了钻研堤坝之事,也习得了不少工学的知识,对于借物之力,向来有几分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