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瑾不及出声,青童复又抬步疾行而去。
微微垂首叹息,郭瑾抬步出门,自兄长处讨了几块糕点。蓬糕清香依旧,一尝便是文奕亲手所做。
郭瑾不由开口询问,原来文奕并未随往雒阳,而是主动留守阳翟,照料家中诸事。这些蓬糕便是他就着新鲜的梅花所制,特地嘱咐兄长等人路上果腹之用。
想起之前在阳翟的日子,郭瑾未免有些感慨,又同兄长处打探了戏志才与司马徽的近况。
自郭瑾离去后,司马徽亲自登门拜访过几次,屡屡扑空后,许是终于理解了郭瑾当日赠送玉佩的用意,这才绝了探访的念头。
听二郎补充,司马徽以为天下将乱,与他切磋谈话间大有寻一处“世外桃源”安稳避祸的意愿。
郭瑾想着司马徽不愧有“水镜先生”之称,即使躬耕于野,照样心观天下。天下将乱,确实为时不远矣。
说话间,郭嘉又提及戏志才的去向,说是此人笃信于司马小郎一言,只道欲云游天下,寻一明主相辅,虽不求通达于海外,但到底要对得起甘音所愿。
见她若有所思地叹息摇头,郭嘉不由单手支颐,明知故问道:“为兄竟是不知,阿瑾竟还精通造纸之术?”
郭瑾干笑两声:“不过闲来无事罢了,兄长莫要听信坊间之言。”
生怕郭嘉再细问女扮男装一事,郭瑾殷勤为他添上一杯茶汤,然后小声提议道:“兄长若是无事,瑾便先去荀府收拾衣物行装?”
言语十分自然,似乎与郭嘉同住是理所当然之事。
郭嘉显然也体会到这层意味,不由地垂眸轻笑,见她起身欲走,复又扯住她的袖袍,开口提议道:“今夜太学外设有元夕大论,阿瑾不欲前往观之?”
元夕大论?
郭瑾心中一百个卧槽麻溜飘过,听起来就很流弊的亚子,说不定还能很好地装一把×来着呢?
虽是如此,郭瑾仍假惺惺作推拒之态:“可愚弟的衣物?”
郭嘉握住她不及缩回的手指,定然道:“明日我再随阿瑾同去荀府”。
第31章 元夕大论
郭瑾只知上元燃灯的习俗大概起源于汉朝, 又因上元节与春节相接,彼时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里燃灯、蔚为壮观。
至于兄长谈及的元夕大论, 郭瑾不由拧眉反思,既设于太学门前,那定是挤满来往京雒的文人士子, 虽不知大论上会有何辩题,她还是选择前来凑些热闹。
届时见机行事,虽不必为了辩论而故意哗众取宠, 说些媚俗谗贵的话来,可该出口时便出口, 亦无需过多犹疑不定。
许是过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 郭瑾未曾注意自己的手指何时已被人稳稳团住, 明明自己身量不低,手指玉白细长, 仍是被对方轻而易举地尽数拢进掌中。
瞧着身边面不改色的青衣少年,郭瑾奋力缩了缩右手, 仍是没有得逞,却换来对方几声颇具嘲讽意味的轻笑,唇角微微翘起, 似是心情极好,就连步伐都变的轻盈自在起来。
害,谁还不是个小可爱了?
郭瑾摇头叹息, 只得用空闲的左手牢牢揪住二郎有些磨损的衣领,生怕他一个旋转飞扑,扑进哪个不知名的角落里,然后被人拐卖深山, 此生不复相见。
想想都觉得的有些悲壮呢。
自二郎身上收回视线,郭瑾遥遥远眺,本是想瞧瞧如流的人海前方,距离太学之所还有多远。谁知方一抬眸,视线正中却恰巧捕捉到两道挺拔如松的熟悉身影。
思及方才的“刺客”闹剧,郭瑾本能地后缩几步,也顾不得二郎会不会被摩肩接踵的人群挤散,只胡乱扯住兄长的袖袍,极为自然地躲在他身后,继而透过少年的肩膀,远远观望着对方的动静。
不知在聊着什么稀奇事,那位峨冠博带的儒服青年竟不自觉露出几分羞郝之态,嘴角的笑意淡淡的,神色却莫名有些苦闷,就像是有什么堵在心头,难解难忘,让人不由心神恍惚,坐立难安。
正想着,青年恰巧偏头瞧过,他的视线错过重重人海,直直望进郭瑾满是忧思恐慌的瞳仁里,那人本是迫不及待想要抬步靠近的动作一顿,眸光自躲躲藏藏的郭瑾身上,自然而然挪至她身前那位慵懒淡然的隽秀少年身上。
眉间的喜色瞬时消于无形,不知想到了什么,青年微不可见地轻轻垂眸叹息。荀攸许是感受到自家叔父的情绪波动,不由顺着方向定定瞧来,待看清郭瑾的身影,忙拍拍身侧的青年,似是在询问他是否上前叙旧。
荀彧再次将视线投来,瞧着对面那两位身姿气韵皆属上乘的青衣少年,他突然就觉得之前的那段时日就如浮沉旧梦一般,有些人终究要走,有些人你穷极一生也再难寻得。
郭瑾心中惴惴,虽自认之前遮挡完全,并未露出半点破绽,可她还是没由来有些发慌,只能任由荀彧将她上下打量了许久,就在郭瑾忍受不住这般尴尬的氛围,打算上前主动与荀氏叔侄问好时,荀彧却冲她微微颔首,而后破天荒折身离去。
他的步履甚至有些匆乱,神色惶惶,不知是在惧怕着什么,抑或是想逃避些什么。
郭瑾即将脱口而出的“文若兄”就这般卡在喉中,只能佯作平静地同荀攸遥遥对揖,这才随上兄长的步伐继续朝太学而去。
所谓元夕大论,不过是于太学外设了一处论台,各路文士学子聚集此处,发布最新言论,互相答疑反诘,没有限制拘束,亦无需担忧口出不逊,会触怒哪位当朝权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