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绝情,真绝情。
郭瑾伤心地环顾四周,估摸着除了祢衡,整个长安城内的清流之士,再没有一位愿意同她沾染半分关系了吧?
只可惜炮兄随心所欲,并不觉得自己有义务要为董卓送行,遂堂而皇之寻了个为鸡接生的借口,托辞未至。
郭瑾:“……”
别问,问就是爱鸡如子。
董卓见众位公卿大臣业已到齐,便于郊外设宴,直接吩咐众人列座欢饮。
管弦铿锵、宛转悠扬;嘉宾盈席、华筵生光。
董卓姗姗行至主位,先是环扫左右,见除却几位平日里便胆大肆意之辈,举朝上下几乎都从命而至,心中不由开畅,“今日欢饮,诸卿无需拘束。”
话罢,率先举觞而尽。
众人得令,亦纷纷举杯而对,一时间觥筹交错,倒有几分秋宴的致远意蕴。
董卓从不管众人对自己有几分真心,真心这东西太奢侈,他要的就是被人拥捧服从的快乐,管他是被迫还是主动,反正快乐是真,权力也是真。
因此董卓难得兴起,直接冲着右手端首座的蓄须老者温和道:“先生可愿奏琴助兴?”
郭瑾从自己的坐席遥遥望去,对方大约六十左右的年纪,虽华发苍颜,却依旧温尔雍容、精神矍铄,当得起“宝刀未老”之词。
郭瑾不由咋舌,谁曾想如蔡邕这般旷世逸才的大文豪,如今亦屈就于董卓麾下,他虽有匡扶济世之心,却奈何董卓一意孤行,并不听从蔡邕所言。
可就算如此,董卓也未曾对蔡邕动过杀意,害死这位宝藏名士的竟是那位成功诛董的王允,王司徒。
蔡邕应声而起,先自侍从手中接过一具直白无华的焦尾弦琴,而后便缓步行至宴席中央,侍者早已搬来漆盆琴案,蔡邕净手而坐,拨弦调试。
风声泠泠,落英如雪。
耳边传入那道深美闳约的琴声时,郭瑾含泪咽下喉中的胡饼——草,司马徽误我!
这世间相像的琴何其之多,她真是异想天开,自以为淘到了正版的焦尾琴,谁知翻车就是这么猝不及防,她突然就肉疼起自己那块晶莹剔透的上好白玉。
蔡邕一曲作罢,董卓酒至酣时,示意蔡邕退下,而后冲吕布暗暗使了眼色。
吕布得令后,大步流星而去,望着对方魁梧挺拔的身影转眼消失于无形,郭瑾心中突然涌上剧烈的不安。
依董卓的性子,这筵席更像是鸿门宴才对,又怎会任这些臣子和和雅雅,听曲对酌?
果不其然,吕布再次转入众人视野时,去时还是清清冷冷的孤伶身影,如今身后竟随着数百名身戴镣铐的囚服罪犯。
蓬头垢面,唇舌干裂。众目睽睽之下,这些犯人便如任人揉搓的面团般,被西凉兵直接按倒在地,他们沾满草屑的黑靴,毫无顾忌地踩踏在犯人肩背。
瞧着地面上卑微匍匐的犯人,郭瑾眉头微紧,董卓却朗声笑道:“此乃投降不久的北地郡叛军,诸卿以为,孤当如何处置?”
叛军既已投诚,为何还要穷追不舍、赶尽杀绝?
郭瑾凝神望去,蔡邕多为董卓倚重,又新献琴曲,因此毫不迟疑地起身劝诫:“即为降军,太师何不以怀柔之策抚之用之?”
董卓斜睨蔡邕一眼,满面不屑道:“叛军本恶,孤怎知其非反复之人?”
既然他已经背叛过我了,我又怎能断定他不会反复呢?
蔡邕话竭,一时如鲠在喉,颓然落座,其他公卿臣属皆屏息不语,似在寻机而动。
董卓环视左右:“奉先何在?”
吕布称诺而出,董卓扫一眼大气不敢出的众位公卿,云淡风轻道:“腰斫”。
腰斫?
郭瑾呼吸猛然一滞,顾名思义,便是要用刀斧将犯人从腰部砍作两截。据闻腰斫行刑时,犯人必须脱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来,伏在铡床或木、铁的砧板上,作真正的“任人宰割”之态。
这一刑罚不会立即致死,而是任由犯人苦苦挣扎至血脉流干而亡,残忍至极。
听见“腰斫”的瞬间,郭瑾的胃中就开始翻江倒海,她的脸色开始泛白,却又强撑着将手指扎入座下的蓁蓁草圃之中。
连带着荀攸在内的文士显然坐不住了,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杀人如烹羊的做法,显然触及了他们为人的底线。
须臾之间,果真有两位不怕死的文官起身“抗议”,其言辞激昂、分寸尽失。很好,这恰是董卓所要达到的目的。
除异己。
董卓开开心心收下对方的批评,然后凛声宣判道:“此二人忤逆孤意,奉先将他二人押下,同罪论处。”
这语气,跟讨论今天大白菜三毛五一斤并无两样。
目睹同僚血洒当场、折磨至死的惨状,宴上霎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甚至有些大臣还由于惊吓过度而落勺失箸,忙脸色煞白地顿首谢罪。
郭瑾看向董卓,纵使眼前的秋黄落英皆被染作血红,耳边充盈着污秽尖锐的垂死挣扎声,诡异妖娆,对方却始终神态自若、饮食如常,甚至都没舍得抬一下眼皮。
董卓哪怕多活一日,都是对天下人极大的残忍。
许是思绪太过沉重,郭瑾没能控制住眸中的潋滟冷光,董卓再次抬眸时,正巧与凝视自己的郭瑾直直相对。
见那位平日里总是通雅清秀的贴心少年,今日却用极为陌生阴冷的目光将自己望着,董卓心下意动,忽而点名道:“郭郎以为,孤之处置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