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毓太子,正史和野史都说过,而且德祖册封厉宗为帝的圣旨上也说过,毓太子有眼疾。所以这幅画着重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只给他画了眼眶。”
“也有可能说背后那人有眼无珠。看看他在画里是没有眼珠子啊。”
“我比较倾向于马老头说的,这幅画说的是皇位的更迭,不会出现不相干的人物,你们看,背景是皇帝的华盖仪仗,而画中有两个人都是皇帝,用了工笔写实的画法,纤毫必现,那么这个只有几笔勾勒的人不是皇帝,但他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出现在这幅画上,从他们的站位和姿态来看,背后的人似乎面有不忍,而厉宗的这个姿态不止是保护的意思,还有阻拦的意思,甚至是隐瞒的意思。看他的表情,刚才那个小伙子说对了,他的表情不是诡异,是平静,而一手羽毛就证明他做了什么,做了之后不是得意不是大笑而是平静,就像是小孩子做了错事,当做没有发生一样,厉宗这个表现本就是为了掩盖。他为什么要掩盖,因为昌宗是毓太子的父亲,所以,我认为这里的三个人就是昌宗,厉宗和毓太子。”
“人才啊。”承岳背后的萌妹子咽了一口口水,“哥们,你说他是怎么从一幅画里看出这么多的内容的。不过觉得好有根据的说,说不定这就是真相啊。”
“这不是真相,真相是司徒诚季毒死了昌宗。”
“你从哪儿看到的,还有名有姓,司徒诚季是谁啊?”
“司徒诚季是司徒旪的次子。厉宗的堂弟,这是我大兄......我大姐跟我说的。”
黑暗里萌妹子激动的说“一定要把大姐的电话扣扣微信给我,我觉得她也是我们中的一员。”
第160章
番外3
无责任版本
“那是我大姐, 你不要乱攀亲戚行吗?”承岳不爽的说了出来,在心理默默的加了一句:这种人上辈子孤见多了,总想当大兄表亲的人能绕一个皇宫了。
“呵呵,我不是跟着你叫的嘛, 生什么气啊。你看你, 一个男生, 小气吧啦的。”
承岳往前挤了挤,大家都是一个行业内的人, 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他往前走了几步也没人说什么, 也就让他过去了, 承岳一路道谢一路挤过去,身后的萌妹子也跟着挤到了前面,萌妹子看着眼前几乎是等身画像, 忍不住哇了一声, 语气兴奋的说“近处看, 昌宗真的好瘆人啊, 不过,厉宗的气势也变了。”
随着她的话语刚刚结束,刚才负责接待讲解的工作人员立即接口。“是的, 这位同学发现了这一点,我刚才给各位介绍过来,这幅画, 已经超越了文物的范畴,成了一件国宝,众所周知,著名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 蒙娜丽莎的微笑,运用了一种视觉上的错觉,给人一种微笑若隐若现的观后感。这幅画和那幅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远处看,是一副写实图,在讲述一个历史事件,近处看,人物仿佛活了过来,画上的两位人物,昌宗和厉宗,昌宗的表情近乎狰狞,不瞒各位,在请各位来之前,我们请了国内有名的艺术大师来分析这幅画。先是靠着光线显示隐藏内容,进而靠着位置远近内容出现变化,这种手法达到了一种新的绘画高度,这幅画的作者,也堪称是宗师级的人物,但是,从留言和题字留下的信息来看,这幅画的作者,米家的二儿子,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的画作传世。当时,一些绘画老艺术家们,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今日在此跟各位分享,也可能和历史有关,那就是,这幅画上的昌宗,这幅表情,和人死亡之后数小时内肉体僵化的表情一模一样。也就是说,作者曾直面了昌宗暴毙之后的遗容,我们甚至有个大胆的猜测,这幅画上的场景,就是昌宗死亡的第一现场,这个姿势,就是昌宗留在人世间最后的一个动作,他的肢体动作经过分析,推断是从台阶上踉跄而下,而他的表情,大家看,抛除血迹,非常的急迫,这种急迫的表情太突出,形成了一种狰狞的表情,也就是说,他最后的狰狞表情除了他生前最后的意识之外,也有他死亡之后肉体僵化的加成,他在急迫着去干什么?这种生命最后关头他在想什么?他想的事情超过了他揭发凶手身份严重程度。导致了他没有揭露出来凶手的身份,才留下了这个历史未解之谜。”
“我打断一下,也就是说,您认为,当时的昌宗已经知道了谁是凶手?”
“是的。”
“您认为,凶手真的是厉宗吗?”
“从这幅画上来讲,凶手是厉宗。”负责接待的人回答。
“我不认为,”承岳看着画像,立即反驳“厉宗不会这么做。”
“原因呢,这位同学,请你说出你的理由。”
承岳张嘴就说“能出现在这里的,都是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大家应该知道,厉宗年少丧父,在宫外长大,对待昌宗如父亲一般......”
承岳的话还没说完,就有性子急的反驳:“厉宗和昌宗的矛盾就出在这里。按照当时嫡长继承制,第一继承人该是敏太子,第二继承人是后来的厉宗,也就是当时的司徒越,第三继承人才是昌宗。但是大家看,德祖退位,是昌宗继承了皇位,那么,在这之间,叔侄两个肯定是经过了一番较量,而当时年轻的厉宗,没有凭借着身份占据优势。这就是矛盾,也就是后来昌宗死亡的最直接的原因。”
“没错”立即有一位接着阐述原因,“德祖的两个儿子,都是子孙缘薄,当时的敏太子死亡没有任何的原因和记录,这很不寻常,然而,敏太子只留下了一个儿子,那么,当时的厉宗,是没有子嗣的。昌宗却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这个孙子就是后来的睿宗。德祖的考量,在当时看来,是十分正常的,一个不知道有没有后人的孙子,和一个子孙满堂的儿子,选择谁,一目了然。还有一个说法,国赖长君,年纪大,稳重的昌宗,比年轻气盛,待人苛刻的厉宗,更能成为一个心怀仁慈的君主。德祖的考虑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并没有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