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9页
    竟丢下皇上和满朝文武,拂袖而去。
    事情到此都不算什么,不过是李家三兄弟惯常的针锋相对罢了,大家都习以为常。
    可是接下来,问题就大条了。朝堂上发生的事,尤其涉及到三位皇子间的明争暗斗的事,按说不会传出去,可结果它不仅传出去了,而且还传的尽人皆知。
    太子殿下让手下臣子的侄儿入宫抚琴,为皇帝的宠妃祝寿,这话传出去好听吗?不好听。可这也没什么,那是你们一家子自己的事儿,爱咋地咋地,谁管你们的闲事?再说了,就算想管,也管不了啊!
    怎么?那被招去抚琴的人发过誓,不再抚琴?逼人破誓,这就有点霸道了吧?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古往今来,哪个皇帝太子不霸道?不能霸道下的话,谁还去抢着当皇帝当太子呢?
    就这些事的话,听到的人最多也就撇撇嘴,说几句酸话,可是
    什么?被逼着抚琴的人是林若?不会是那个林若吧?这个不能忍啊!
    换了一个月前,林若不过是在长安城的年轻读书人中有些许名气罢了,可出了赌斗那回事以后,就全然不同了。
    那一首《将进酒》实在太过出色,说是千古绝唱也半点都不夸张。如今天下但凡认得几个字的,有谁不能吟几句君不见?而但凡会吟几句君不见的,谁不是对其中的来历典故耳熟能详?提起《将进酒》,谁能不提一下那神秘的云姓少年,不提一下那首同名的无双琴曲,不提一下决然一掷、飘然而去的才子林若?
    拜云娇娇所赐,林若也算是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这个故事里,有恩怨纠葛,有少年意气,有千古绝唱,有琴曲无双,有高潮、有谜题、有遗憾便是不提那两首《将进酒》,这故事本身,就已经宛如醇酒般醉人。
    众人皆叹:这才是我辈读书人啊!才华横溢,风流意气!
    可现在,这故事竟又有了后继,而这个后继,膈应到了全天下的读书人皇帝招林若去给他的宠妃抚琴祝寿!
    这简直就像,在欣赏绝美风光时,一脚踩到了狗屎一样的恶心败兴啊!
    众人叹了口气:幸好林若逃了!否则真还不如一死,好歹也能为这故事添个悲壮的结尾,比去给那什么宠妃祝寿强一万倍!
    也有人出来辟谣,说绝无此事,却没人肯信:若是假的,林若去哪儿了?秦王殿下去哪儿了?
    这些林若的友人更是为他担足了心,此刻见到他忽然出现在桃林,怎能不像见了鬼似得,怎能不急得跳脚:你不快点跑远些,回来作甚!
    哎呦!听完这些,林若先是噗嗤噗嗤,而后干脆捧腹大笑:肚子都笑疼了,亏你们怎么想出来的,这么荒唐的故事也拿来哄我。
    故事?
    不然呢?林若反问:难不成你们以为是真的?
    瞅见周围的人认真的表情,林若瞪大了眼:不是吧,这么离谱的事你们都信?
    这事儿,全长安都知道了啊,你不会告诉我们是假的吧?
    林若笑道:怎么可能是真的?我就是心情不好,出去逛逛罢了!你们也不想想,我就带了小书一个,就我们那脚程,若真有人追我,早把我抓回来几百回了。
    众人面面相觑,这话,说的也有道理啊!
    而且我在罗城,还遇到了秦王殿下,林若再接再厉:我还在秦王下榻的地方借住了两日,也没听秦王殿下说什么抚琴不抚琴的啊!
    你被秦王殿下抓那个,不是,楚奕听的瞠目结舌,道:你遇到秦王殿下了?他没那个呃,你怎么没和他一起回来?
    林若冷哼一声,道:说来就气,原来秦王殿下和那个云竟然是相识的,还意图说和我们。怎么可能?那姓云的就算是诗仙在世,我和他也不是一个道上的人,所以我一气之下就走了啊!这事儿,客栈里好多人都看见的。
    什么?你见过《将进酒》的作者了?众人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七嘴八舌连连追问:他到底是哪家子弟,怎的我们都找不到他?他家住哪里,可是长安人氏?他在哪里求学?怎的之前一点名气都
    停!停停停!林若做举手投降状,道:这些事别问我,我虽然和她不对付,可是也不能随意泄露别人的隐私,你们唉,其实说真的,不知道比知道好。哎!不是说有好酒吗?别小气,快拿来尝尝!
    林若在落屏山呆了半日,太子招林若抚琴只是谣言的话,不光传遍了桃林,连长安城都传遍了。
    不是吧,这轰动了半个长安城的事儿,只是谣言?
    不少人跑来他们饮酒的地方,想亲眼证实一下,却见人群中的少年一身飘逸的儒服,如瀑的长发被白色的发带束起,那仰头饮酒的潇洒风姿,活脱脱一位浊世公子、红尘谪仙。
    于是下意识便信了他的话,笑话,要是真逃亡十几天,就算谪仙也憔悴了吧?
    林若喝到半熏时,林博远派了车夫驾着马车来接,长辈有令,林若只得遗憾离开,让车夫将驴车赶回去,小书驾了马车带着他先走。
    公子,您怎么还喝啊!小书赶着马车在官道上小跑,道:要是喝醉了,一会怎么跟老爷回话?
    林若耸耸肩,叹道:就是不想回话,才要喝啊!
    也是,喝醉了就不必回话了,反正老爷心软,公子要醉了,就更舍不得责罚了。
    小书哦了一声,又问:公子,那抚琴的事就这么算了?林若和其他人说话,他在一边听了个七七八八、稀里糊涂。
    是啊!
    可是公子,您那什么上中下三策,都还没用呢!怎么就这样不明不白、轻描淡写的解决了呢?
    因为那上中下三策林若轻笑一声:都是骗人的啊!
    什么上中下策?给宠妃抚琴是有失身份,难道给帝王吹萧说出去就好听?以声色娱人者,皆下下策也。
    此事若换了一个月前,或许只有这三策可选,可他最近名声暴涨,解决此事便变得格外简单闹大,闹到尽人皆知。
    当今陛下又不是真正的昏君,便是任性也是有限的。一首曲子而已,又不是绝世美人,有着让人倾城倾国的魅力,他就算再喜好音律,想到这件事带来的偌大影响,怕也没心情听什么音乐了。
    所以这件事,就只能让它变成谣言,风吹云散。
    只是这方法虽简单,却有两个前提,一是林若必须暂时消失,否则太子殿下一发话,他就必须站出来辟谣,将这口巨大的黑锅放到自己背上去。二是这事儿能做不能说,否则,林博远和林若两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小书道:好端端的,公子爷为什么编这个出来骗人呢?秦王殿下要是知道了,肯定会生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