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0页
    学生们立刻配合又卖力地鼓起掌来。
    商彦没上讲台,就站在多媒体箱的旁边,他打开了麦克风,单手撑着多媒体箱,眼神语气依然是平素那副似笑非笑的倦懒。
    “自我介绍这一环节能跳过吗,刘教授?”
    教室哄笑。刘青梁也不意外,淡定地驳回:“不能。”
    “……”
    商彦微低下眼,似乎叹了声气。
    “好吧,那就自我介绍——我是商彦,一个大二的。”
    他一顿。
    “没了。”
    教室里一愣,又笑开。
    刘青梁气恼又无奈地瞪了商彦一眼,拿起麦克风。
    “你们商彦学长看来今天难得比较谦逊,那就我来给他说。商彦去年是以理科状元、理综满分的成绩考入本校,中学期间获得过的国家级与国际级计算机相关比赛的金奖多达数十项,本科在校期间——也即过去一年当中,既是专业头名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也带领学校计算机队伍参加比赛十余场,个人赛上至今尚无败绩。”
    听着新生们被惊出的阵阵感慨,刘青梁十分满意,稍作停顿后又开口——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之前说过的院内的本科生科研与实业团队中,商彦带领的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课题的团队,就是院内本科生科研实业践行最为优秀的成果。”
    刘青梁转回头,看向旁边的男生。
    “商彦,给学弟学妹们介绍一下你们团队的课题和已有进度以及基本方向吧?”
    “……”
    没从这话里听出拒绝余地,商彦只能应下。
    他转身上了讲台,关掉了多媒体,播放幕布在他身后缓缓收起。在学生们不解的目光里,商彦淡然开口。
    “临时受命,没有PPT这种辅助;我勉强说,你们勉强听。”
    商彦拿起一根粉笔,在身后露出的黑板上写下龙飞凤舞的“大数据分析”五个白字。落笔后,他顺势画一个圈,圈住了“大数据”。
    粉笔在黑板上点了点,商彦淡定回眸,扫了一眼全班。
    “不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的,我真诚建议你现在就戴上耳机,放一首助眠歌曲,准备入睡。——因为我之后的讲话对你来说跟催眠不会有什么区别。”
    “……”
    新生们纷纷笑起来。
    尽管这样说了,商彦还是简略介绍了一下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可以概括为四个特征,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在台下学生们茫然的目光里,商彦一顿,似乎有点无奈。
    “也即,体量大、速度快、种类多、价值密度低。针对具有这四种特征的大数据,必要的处理与分析应运而生——而遵循起根源目的,大数据分析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即是数据可视化…………”
    教室里起初还有学生笑声,但越到后来便越听不到了。
    因为他们发现商彦之前说得很对——在最开始演讲之前,听不懂“大数据”这个词的学生,越到后来已经基本进入全程懵逼状态。
    而极个别在这方面有所了解或者涉猎的学生,望着讲台上的那人的眼神里,在短短十分钟内就已经逐渐萌生出被征服和被驯化一样的光彩。
    等讲演终于告一段落,迎着台下部分人炙热的目光,商彦想了想,难得主动发问:
    “谁能告诉我,在人工智能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现在,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理念是大数据分析所需具备的?”
    台下起初默然。
    几秒种后,有学生按捺不住激动地开口,声音或大或小地提出自己的答案。
    商彦一一摇头否决。听到最后都没有听到一个合意的,他微皱起眉。
    手里粉笔往盒中一扔,男生半挽起衬衫袖子的手臂扶上讲台。
    他垂眼。
    “苏邈邈。”
    眼帘一掀,漆黑的眸子清沉地瞥过去,像是不夹杂丝毫个人情感。
    “你来说。”
    被点名的女孩儿蓦地一怔。
    须臾后,她轻声。
    “人机共生。”
    ——
    两年前,C城三中的科技楼计算机小组里,某个下午,男生曾坐在桌边,眼睛里带着光芒地给她讲自己的蓝图和理念。
    她一直记得。
    而讲台上,商彦眼底墨色化开,情绪柔软。
    “对,人机共生。”
    商彦点头。
    “大数据,不只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他目光扫过教室,“更重要的,是将领域业务、知识模型和本体进行抽象融合,同时,也是将人的理解和决策,与机器智能的融合、计算、推理、实时迭代等能力联合——只有这个理念下,我们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把握数据,真正解决动态、增量、反馈、决策这几个关键问题。”
    他一顿,沉眸。
    “也只有这样,才能驾驭数据,而非被数据驾驭。”
    班里静寂。
    而男生已经关上麦克风,“我的讲演结束。”
    他摘了微型麦克风,走下讲台,停到刘青梁身旁。抹掉了提起专业方向时的一丝不苟,男生清隽面庞上恢复了散漫倦懒的神色。
    “刘教授,我算是给您撑稳场子了?”
    刘青梁早就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了,这会儿毫不吝啬地给他竖了个拇指,“之前没听你系统讲过,这次听你一席,你们这个团队课题我还真是有点感兴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