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5页
    第51章 五十一只萌夫郎
    眼看着三个人对着满坛子泡好的七彩珍珠瑟瑟发抖,方重山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他知道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劝说都是无用的,索性撂下一句:“味道如何,到时候便知了!”,抬手将一坛坛的罐子收拾进干燥清凉的地方安置好。
    带回来的七彩珍珠不少,但因为泡椒制作的方法简易,加上有着蔡玄和叶先生的帮衬,还没等月上树梢,满满一大筐的果子就已经空了一半。
    方重山看小双儿哈欠连连,一副快要睁不开眼睛的困顿模样,心里顿时生出了怜爱的柔软情绪,揉揉小家伙的后脑勺,温声哄软道:“且去洗漱吧,天色不早了,该睡了。”
    还剩下一筐子的七彩珍珠,方重山并没有继续做泡椒,而是计划着要留下来尝试做火锅底料。
    火锅底料制作的方法比不得泡椒这样简单,方重山并不急于一时,只是好生的将筐子收好,想着等再过两天做也不迟。
    制作泡椒的材料与配比固然重要,但对于经验老道的方重山而言,“泡”才是做泡椒的精髓所在,时间的长久不一样,泡出来的味道也是不尽相同的。
    他估摸着,这一批做出来的泡椒大约十天左右就可以食用的,刚刚腌制好的泡椒味道鲜嫩,辣意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渐渐老道起来。
    眼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着性子静静的等待。
    叶先生虽说认了怂,抢着把第一个尝试泡椒的名额甩掉,但心里终究是有所不甘,拐弯抹角缠着方重山问了好几回,大抵上是想打听泡椒的味道,催着问那一坛子泡椒什么时候才能腌制成。
    方重山倒是没有丝毫着急,他惯是擅长等待,知道泡椒不是两三天就能泡好的,面对叶先生的追问,只是随意敷衍了两句,趁着有空闲,悠悠闲闲的带着姜然往姜村的田地里跑了好几趟。
    从风云药铺雇佣来的于云于尤两个都是手脚伶俐干活轻快的人,有方重山在一旁耐心的教导,没过几天便已经能够将小药苗照顾得很好了。
    方重山从独巫山里带回来的都是他前世里见惯了的草药,知道这些个草药都是皮实好养活的,只要依照着生长的习性,相应的给足了肥料与水,一株株苗子很快就抽长了起来。
    期间姜家人也偷摸着来过好几趟,全都是不甘心把好端端的土地交割出去的。
    其中以姜大伯来的最为频繁,他在方重山手上吃了不少亏,甚至一度焦躁的想要冲到方重山面前好好的理论一番。
    等看到原本属于自家的田地被一朝拔光稻苗,取而代之的种上一丛又一丛怪模怪样的植物幼苗,姜大伯心里又是生气又是好奇,没忍住朝周围田地里做农活的庄稼汉打听消息。
    谁知道这么一打听,越发觉得扑朔迷离,问过的人不少,居然没一个人能说得清方重山在田里种的是什么!
    姜大伯心里好奇心更重,常常有意无意的就喜欢往方重山的地里跑,还自以为隐晦的同被雇佣过来的小药童们搭话。
    于云活泼机智,被姜大伯一天搭讪了好几回,隐约琢磨出一丝不对劲,等方重山从繁阳城过来,便将事情一股脑的都说了一通,甚至还积极的比划着手脚,向方重山形容出了姜大伯的身高样貌。
    方重山听了一阵,心里就已经有了成数,知道姜家这是还在惦记着已经卖出去的地呢!
    原主好吃懒做,仗着方老太太的宠爱,平日里在村子里作威作福,对于做庄稼的事情一窍不通。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方重山刚开始着手要买姜家田地,心里多多少少存了几分犹豫,生怕一个不好惹得姜大伯来纠缠。
    毕竟田地里种着的草药是没有办法叫人时时刻刻盯着的,万一姜家人气不过,哪怕是找几个人过来对着田地乱踩一通,对于方重山而言都将会是莫大的损失。
    好在有蒋大叔和林峰一旁做科普,方重山这才知道,对于维系百姓生计的田地庄稼,大安国的律法保护是相当严苛而又周密的。
    当地的官府甚至每年都会派衙役亲自到村里来宣传,以至于就连坐在村门口的黄口小儿都能偶尔含混不清的哼上两句“破坏耕作,罪及全家”的童谣来。
    占便宜倒还在其次,方重山就是看中了姜家这一块难得适合种植草药的田地,有了律法傍身以后,打消重重疑虑的同时,他买地的底气更足了几分。
    但现在听小药童提起姜大伯,方重山心里终究是有些提防,仔细想了想,很快便有了主意,他同于云说道:“若是下回那人还过来找你打听,你就直接告诉他,说也不知道这地里主人是怎么想的,种的都是些不值钱的杂草,估计是要亏得血本无归。”
    方重山决定在草药种成之前都要低调一些,免得太过招摇招来小人红眼。
    他最是知道妒忌心的可怕,即使是有着大安国的律法做最后一重保障,但总归是不希望辛辛苦苦种来的药草中途出现什么幺蛾子。
    于云心中虽然疑惑,却依旧老老实实的答应了下来。
    这个小药童做人做事都聪明得很,敏锐的领会了方重山的意思后,果断的和一道来照看药田的同伴一起编了段合情合理的谎话,说是方重山错把野草当宝贝。
    “我们俩都是在风云药铺里做了许多年药童的,哪里不知道草药生的什么模样?方先生他呀,分明是被人骗了,可惜劝了好几回,怎么都劝不回来,偏偏就是认定了死理,一定要不撞南墙不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