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没准备好,还是觉得杜知府接任了,你就没本事自己考中了?”薛沛不客气的向着薛襄吼了一嗓子。
薛襄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当初你信心满满的劝我科举,不就是仗着前任知府欠着你三十万两银子,所以能让我做弊吗?
薛沛看出他的疑惑,不由笑了:“你以为那个前任知府,真能为了三十万两银子,就保你一路考中举人?那不过是我怕你自己没信心读书,才想出的由头。”
你这么直白的说出自己撒谎了,真的好吗?薛襄看向自己兄长的眼神都迷茫了,觉得自己的兄长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好象矮了好大一截。
薛沛能看不出薛襄眼里的失望,示意他找个地方坐下,才不急不燥的向他道:“你也知道咱们现在的情况,没了皇商之名,生意也都没有了,只能另寻法子重振薛家。”
“最快最稳妥的路子,就是让你与蟠儿科举。不为别的,做了秀才可以免八十亩的税赋,还可免了你与蟠儿两人的丁银。那时我想着,若是真能如此,哪怕有一日这个庄子也守不住,你们两个也不至饿死。”
“可是你都做了几年的生意了,不知道是不是还想着读书。这才不得不想了个法子,让你甘心情愿的读书。我一直知道,若不是因为,唉,为了怕你压过我这个做兄长的,不又受皇商身份拖累,你当年就该科举的。”
“所以甄先生过来后,我一直暗里打听着你与蟠儿两人的读书情况。甄先生自己都没想到,你的基础打的甚是扎实,就是明年应秋闱都不在话下。”
“谁知道我当日为了让你读书想出的法子,竟是害了你,让你一直怀疑自己的水平。”薛沛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期间不忘塑造一下自己成为了让兄弟读书,不惜自己忍辱负重的光辉形象。
薛襄已经听傻了,原来这些日子兄长不去看自己与蟠儿两个读书,不是因为前任知府走了没法作弊了愧对自己,而是对自己太有信心了?
自己刚才竟然还觉得兄长撒谎不对,哪里不对?兄长这是为了自己,赌上了自己的人品呀。
单纯的薛襄落泪了:“当年也是我自己说不读书的,并不干母亲的事。兄长觉得,甄先生说的话,可信吗?”不管可信不可信,自己都要勉力一试,今年不成明年再接着试,一定不能让兄长的苦心白费。
薛襄暗中已经下定了决心,问薛沛不过是给自己再增加一点底气。薛沛重重的点头:“你跟着甄先生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自然知道他的人品。那是个从来不妄言的人。”
“我知道了。”薛襄听了眼里泪都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对自己有了点儿信心,还是刚才眼睛被泪洗过,眼里的昏黄尽去,重新清亮起来。
薛沛也不多说,只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咱们家头一个参加科举的人,不管考的如何,都是给子孙将来读书济世开了个好头,树了个好榜样。”
说完指了指自己身后挂着的那副楹联下头的落款:“你可知道体仁居士是何人?”
薛襄愣愣的摇了摇头,他早就发现兄长对这副楹联十分重视,哪怕内容是人人皆知,字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还是让人特意刻了挂在庄院外头,原作也找了金陵最好的装裱师裱好,高高的挂在书房之内。
原本薛襄自己有些猜测,是不是哪位达官贵人写给兄长的,才让兄长如此珍而重之,现在薛沛小声向他耳边道:“便是当今圣人。”
“什么?”薛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家是皇商,祖辈还是紫微舍人,也曾往来过京中权贵之间,也曾说笑与朱紫之侧,可是从没得过哪一位皇帝的墨宝!
为什么自己兄长已经退居庄子,连祖上传下来的皇商之位都脸去了,还得了圣人亲笔手书的楹联?
这副楹联现在薛襄的眼里,已经烁烁放光,怎么看上头的字迹都自带光彩,横不平是肆意,竖不直是洒脱,哪里平平无奇,分明笔笔深意,字字珠玑!
这可是圣人写出来的字呀,天底下有几个人有福气见到?自己还是学问不够,这么好的字天天得见,竟当成了平常,不恭敬,实在太不恭敬。
他的星星眼没有瞒过薛沛,只是薛沛会点破吗?这个时代的人光是听到天子两个字,就已经跪下了,何况见到了天子的字。
“这是罗老爷第二次来庄子上,带给我的。应该是圣人听说咱们家受了那么大的损失,官府却对盗银之人一无所获,有意补偿我们一下。”
“所以你与蟠儿读书科举,是在圣人那里挂了号的,说句奉旨读书也不为过。只要你们将来能去参加春闱,圣人还能不对你们关照一二?不过此事就是甄先生那里,你也不可说,不然让人知道了,说不得又是麻烦。”薛沛毫不虚心的又用皇帝来给薛襄打起气来。
此时的薛襄,已经让那自带金色光环的楹联给晃的神智皆失,由着薛沛把他忽悠的晕晕乎乎,就差自己打包行李,去京中叩谢皇帝的知遇之恩了。
一直到进了考场,薛襄都处于这种打了鸡血的状态,让甄士隐对薛沛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薛沛这位做嫡兄的,对庶弟真是太用心了,也太有办法了。
替自己包装了完美人设有薛沛,又接着忽悠自己的儿子,重点是给变成守财奴的薛蟠,大讲特讲为什么薛襄刚读了这么点儿时间的书,就要硬着关皮应考——秀才,就能免八十亩的税赋,还能免两个人的丁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