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9页
    “不在就不在嘛。反正离婚证已经拿到手了就行了。”
    外婆那人小心思多得很,她小时候还是很孝顺的,但后来知道外婆那贪得无厌的本性,就对她没了好感。
    而此时,王家人正拿着一个绿色的本本发愁。
    之前说了要修房子,现在儿子和儿媳妇都回来了,就等着把旧房子推了重新修了。
    “妈,我说你也是,今天林全贵敲门,你就该给他开嘛。”
    “你看这下好了,让三婶儿把这个离婚证给我们拿来,看到都觉得丢脸。”
    王家儿媳妇把那绿本本往桌上一扔,气得脸都快青了。
    这是之前快要吃晚饭的时候,人家给送来的。
    当时三婶儿的语气就是:“你们屋一家子不晓得啷个想的,那么老实能干个女婿不要,不晓得以后想找个啥子样的!”
    还暗示兄弟两口子嫌贫爱富,气得这个儿媳妇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
    离婚在这个年代毕竟是个丑事,王家人又不太好意思,就赶紧让三婶儿走了。
    这下一家子围在桌子旁,都有些不高兴。
    王外公在抽旱烟,吧嗒吧嗒,很大一股子烟味儿。
    但看他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凝重的。
    王外婆端着饭碗,脸色难看。
    “那个林全贵,真的是不识好歹,王钰都没回来和他离婚,他就为了个小三儿,坚持要离。这种男人,确实不能要。”
    “……”
    王家儿媳妇心说:未必人家还要为你闺女守身如玉啊?
    你闺女在外头乱搞,还要把别个耽搁好久?
    光是离婚,这个名声传出去就不好听。
    何况,现在别个林家有钱,听说林全贵回来办离婚证都是开车回来的。
    放跑了这么个金龟婿,也不晓得她那大姑子如今能找到个啥子样子的。
    虽然人家以前穷,但现在有钱撒。
    “哎呀,你说这些干啥子?离都离了还要乱说!”
    可能王家大儿子,是唯一一个不赞成自家妹妹跑出去打工的人。
    他觉得妹夫是个好人啊。
    但他也知道,如果妹妹不出去,就没得钱这次给他修房子了。
    所以,不说妹夫的坏话,已经是他唯一能做的事了。
    “我啥子乱说?难道不是吗?”
    “你是没去看到那个女的,比王钰看起来年轻多了。”
    不是人家年轻,是人家会打扮。
    “那又啷个呀?是你们把王钰喊出去的,你和二妹一天都在那里怂恿,她出去了,林全贵一个人在屋头,不出事才怪!”
    “还不让人家两口子联系,要我说,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有你们的责任!”
    “好了,莫说那么多,吃饭!”
    “我说一下怎么了?他敢做,还怕别人说啊?”
    “这个林全贵,真的是没良心,我们王钰在他家那么穷的时候就跟到他了,现在离婚,啥子不都不给,这像什么样子?”
    “那房子,至少,也得分一半给我们王钰撒!”
    人家的房子,凭啥子分给王钰?
    那房子还是在王钰走了之后买的也。
    都是人家这几年挣的钱,还贷款买的。
    但没人会这样跟王外婆说。
    反而是王舅妈在听婆婆妈这样说的时候眼睛一亮。
    “妈,你之前去嘉市的时候,去过他们家没有?我听说他们是在嘉市买的房子,有好大哦?”
    “如果分一半给王钰,肯定也有不少的钱撒!”
    “你看我和娃儿他爸两个人挣钱这么不容易,如果我们在嘉市有套房子,哪怕是小一点,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在嘉市随便做点什么小买卖,就够我们一家人过了。”
    儿媳妇的算盘打得响,老妈子未必也就没有这样的算计。
    两人眼睛里都流露着一种叫做“一拍即合”的东西。
    就连闷头吃饭的大表姐王雪琴也立马抬起头来,眼睛一亮。
    【464】要分房子!(二更)
    “对头,奶奶,到时候我就可以去嘉市读书了。”
    “如我如果去嘉市读书,成绩肯定比林小满还好!”
    “到时候我努力考大学,以后挣钱给你们花,把您和爷爷也接到城里头去享福!”
    “奶奶,干脆我们把那房子要过来,那房子也有大姑的一份,干嘛要给林家人住?”
    王雪琴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那房子,是大姑的,那就相当于是她家的。
    她家的,以后就都是她的。
    反正,她妈也是生不出儿子的,以后不给她还能给谁?
    十几岁就能在嘉市拥有一套房子,实在是太美妙了。
    “我马上就读初中了,我不要在镇上读初中,我要去嘉市!”
    这简直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太完美了!
    “好好好,咱们去嘉市,全家人都去嘉市。”
    “我看直接把房子要过来,我们自家住就行了。到时候老家的房子也不用修了,就把钱留着给建兴他们做点小生意。”
    “娃儿我们两个老的带着,你们做生意,这样更好。”
    王外婆巴不得进城去享福,她想起在嘉市看到姜秀芳那一身衣服,还有那光鲜的模样,就心存嫉妒。
    他们挣钱的时候,她儿子跟自家女儿可还没离婚,到时候把房子要过来,再把他们赶回农村去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