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8页
    “这……这个,父皇,这些都是禁卫军精锐,是父皇身边的得力之人,送去边地护卫端王会不会不妥?要是传出去,朝中上下只怕会哗然一片。”明烨明显有些顾虑,他能理解父皇此刻的心情,只是这样做,只怕会落人口实。
    一个边地王爷,怎么可以用帝皇的贴身护卫,这样一来,岂不是大逆不道,图谋不轨?
    “哼!朕自然知道后果,按照祖制,亲王随身护卫三百人足矣。当初老十四的五百人马那些人不也说人数过多违制了吗?可看看边地的情况越来越错综复杂,五百人手如何够?新加一千人也算少的了。他们要说什么尽管来找朕就是了,朕何惧于人?”
    明烨头疼,皇帝老爹任性起来也是可以不讲道理的。眼见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他也不敢再劝,只能代为拟旨。
    反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还有父皇在前面吸引火力呢。
    他也知道边地的情况错综复杂,那些人竟能在眼皮子底下掳人,可以想见该如何危险,若是敌人派出刺客什么的,想都不敢想象。
    对于父皇说派出禁卫精锐一事,他心中也是赞同的,至少有这一千精卫,十四的安全能让人更放心一点。因此,他才只是劝了一句就照做。
    他以前不了解明钰为何死活要去凉州,现在才明白了一点明钰的心思,明钰所说的规划是个很长远的时间线。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商队,并且成功将商队的作用极大化。
    明钰是一步一步在按着他的计划走,现在他开始相信明钰所说的。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创造一座商贸城市,将昔日荒州打造成一个不输于南方的任何一个州城,让大燕国经济腾飞,让万邦来朝。这一切明钰都能做到,也只有他能够做到。
    他从来没有想过明钰这样破天荒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他从小总是一个人不说话不动弹,最多的时间就是发呆。是不是就是想着这些天方夜谭,荒诞不经的无法实现的东西?明烨知道他的想法跟世上所有的人都不一样,这也是被人当做傻子的缘故。
    当明钰写信告诉他自己的规划之时,他也是从一开始自认为的荒谬,到后来的将信将疑,再到现在相信明钰一定能做到这一切。他真的像是中了蛊一般,认定了,这世上只有明钰能够做到这一切。
    到那个时候,他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定能开创出大燕建国以来的盛世纪元。这将是大燕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明钰许给他的,他拭目以待。
    旨意一出来,朝中果然掀起轩然大波,朝里朝外都知道皇帝对于十四皇子的宠爱。
    当初十四皇子自请封出之时,皇帝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一开始就将京畿之地册封于他,被拒后,依他之言封了凉州。后来明明应该随身护卫三百人数,硬生生给提到了五百人。这还不算,十四皇子的随车行装可比历来的皇子丰厚多了,皇帝的私库中不少的好东西都有一份填补。在当时让京城的百姓津津乐道好一阵子,谁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的?当今皇帝可不一样,对小儿子那也是疼入骨子里了的。
    “陛下万万不可,此举实在有违祖制,天子护卫精锐岂能护卫一个王爷?”礼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阻止。有违礼法之事,他责无旁贷应该站出来指正。
    皇帝凉凉看了他一眼,“边地情况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今端王遇险,你们说说,谁人去救?徐爱卿,不如你去?”
    徐尚书脸色一变,这如何使得?皇帝的性子,在朝各位谁人不知?决定了的事一向雷厉风行,近些年来虽然收敛了些,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年倒下大半朝臣的事还历历在目,谁还敢捋虎须?
    “臣,臣以为,端王遇险,边地守军不无责任……”徐尚书喏喏说了一句,收回站出来的脚,默默缩回朝臣队伍中。要是皇帝陛下心血来潮,真的下旨让他去边地,他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何必为了一个傻皇子,赔上自己的仕途。
    有人看戏,这不是废话嘛?现在首要目的是救回端王,岂是追责之机?徐尚书目前站队三皇子,自然不希望太子一脉的端王好,此时站出来也不知道被谁当枪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26  11:54:56~2020-12-27  11:45: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善舟者  20瓶;沫|*雅轩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3章
    朝堂中人混迹官场几十年哪个不是老狐狸成精?个个都是老奸巨猾,见风使舵之人。如今皇帝,心意已决,旨意已下,已无更改的余地,再行阻拦的话,在皇帝的眼里,只怕落不得个好字。
    皇帝是下令调遣禁卫军前去营救护卫端王,这是皇帝的护卫,护卫谁不是护卫?一个远在边地的王爷,与皇位又无甚威胁,更与大家没什么利益相关,倒也不必太过于在意。
    至于什么祖制,大燕的祖制又不是没有变过,历代先皇为了稳定边地和平,用公主和亲早就成了循环不破的规矩。当今皇帝一掌权不也就废除了这项规矩吗?
    至于其他的小事更是不用多说,祖制从未有人敢出外商贸。现在可好了,端王爷亲自请旨,带头弄出个商队来,就是为了出去大燕国,对其他的西域各国通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