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8页
    然后水澜就什么都说了,当然,半日的时间,也不够水澜将知道的事全都说完的。大理寺卿捡和一僧一道相关的重点问了,再问水澜为何会将如此秘密告诉长康宫。
    水澜已经说了许多实话,也不差这个啊,就也照实说;说她梦里,九皇子会登基。而且离九皇子登基的时间不足两年。
    真龙天子还在上面坐着呢,不足两年小九登基,那自己算什么?太宗皇帝也没出声也没发怒,就是整张脸严肃得吓人,水澜本就说得口干舌燥了,抬头看了一眼,忙吓得吞咽了一下,却发现口中一滴口水也没了。
    第91章 听到这个答案,太……
    听到这个答案, 太宗皇帝只是肃着一张脸,倒是大理寺卿先心中颤抖了一下;虽然大理寺本就是审皇室宗亲要案、大案的地方,但是知道这等皇室密辛真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 大理寺卿也控制住了面部表情,继续审案。
    这一牵扯就多了, 从二皇子妃突然退了北静王府的亲开始, 就一桩桩一件件的问, 一日不够就审两日,两日不够就审三日。顺着水澜的口供, 正好将这些年的大事都捋一捋。
    就水澜设计和二皇子嫡次子退亲这件事, 就让太宗皇帝心里老大不痛快,你不过是一个臣女,能得县主封号也是皇家给的体面, 凤子龙孙也有让你挑三拣四的?
    至于后来的事,一件比一件触目惊心。
    小钟妃只是将水澜做个情报供应机器, 很多事水澜是不知道的。但是太宗皇帝和大理寺卿掌握的信息量完全不同,根据水澜的口供,联系这些年朝中大事, 就会发现很多事过于巧合。
    比如水澜的梦里, 太子在铁网山要坏事那年, 确实有九皇子的亲信侍卫冲撞了太宗皇帝,不过当时那个叫钟盛的侍卫只是护驾心切,虽然对太宗皇帝有冲撞, 确然是保护皇上的动作, 所以革职之后并未重罚。
    现在得知水澜梦里,当年太子身边的亲信侍卫确然行刺了皇上,而且却是钟盛护驾有功, 就不得不让太宗皇帝多想了啊。
    然后,太宗皇帝就将太子也传来问话。当然,问太子的时候,水澜就被押下去了,一个丫头片子,就算机缘巧合做了些离奇的梦,也不值当让她知道太多皇室的事。
    太子听父皇突然问起这个,斟酌一下就说了:“儿臣觉得前往铁网山围猎,刀剑无眼,须得做到万无一失才好,除了交代龙禁尉仔细挑随行之人,千万注意安全外,还将儿臣打算带去铁网山的人里里外外全查了一遍。这一查就发现自小跟着儿臣的侍卫钟辛和九弟贴身侍卫钟盛来往过密。
    后来,儿臣费了不少手段撬开了钟辛的口,钟辛竟欲在铁网山刺杀父皇,让钟盛救驾。儿臣便将计就计,带上钟辛前往铁网山,到了约定时辰,却另派侍卫前往原本钟辛伏击父皇的地方,用镜子反射日光发出信号,却并不放箭,钟盛果然按约定救驾,冲撞了父皇。”
    “那为何这么多年,你不曾告诉朕真相?”太宗皇帝寒着一张脸问。
    太子道:“儿臣原本是想让九弟露出狐狸尾巴之后就揭发他的,谁知那日九弟的侍卫冲撞了父皇,儿臣再回营地的时候,钟辛死了。儿臣没了人证,只好暂忍。”
    当着亲儿子,太宗皇帝就不用绷着了,怒道:“你们一个个的将朕做什么?一个狼子野心,谋害兄长;一个就是查明真相,也不肯告诉朕,是不信朕能为你主持公道吗?”
    太子当场就跪下了:“父皇息怒,儿臣不敢。”不敢是真的,不信任太宗皇帝能主持公道也是真的。五年前,小钟妃还是为了家族入宫,一心帮衬太子的深明大义的娘娘;九皇子还是和太子最亲厚的皇子,在钟辛死无对证的情况下,太子还真没把握一举拿下长康宫。
    再说,太子知道长康宫要陷害自己的情况下,不是主动告诉太宗皇帝,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结果人证还死了,到时候长康宫倒打一耙,说东宫蓄意陷害都有可能啊。这种没有绝对胜算的扯皮官司,东宫和长康宫打,不是鹬蚌相争么?
    太宗皇帝虽然生气,但是自己就经历过夺嫡,也知道里头的凶险,就是和太子易地而处,太宗皇帝也会选择自己解决,再说,水澜的梦里,自己确然也没给太子做主,而是将其圈禁。
    所以太宗皇帝也没纠结这个了,而是问太子为何突然连自小跟在身边的亲信都信不过。
    太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首先,当年林家出了背主奴才的事闹到了官府,现在许多人也知道,就是太子不说,太宗皇帝未必就联想不到;其次,太宗皇帝刚发了怒,太子也不想继续落个不信任父皇的名声。就直说林家的事给了自己启发,一查之下,果然查出了钟辛心怀不轨。
    这里头还有一个疑点,在水澜的梦里长康宫陷害太子得逞的关键一点是钟辛被人赃并获,换句话说,不管成功与否,钟辛都必死无疑。跟了太子足有二十年的亲信刺杀皇上,太子怎么喊冤,太宗皇帝也不会信啊。但是现在,已经确认这一切都是长康宫策划的前提下,再回过头也想此事的动机,就牵扯出另一件让太宗皇帝十分震怒的事。
    钟辛是钟家的养子,自小跟小钟妃一块儿长大。古人将伦常看得重,就算是养子,钟辛和小钟妃也是兄妹,一般情况下,没人会多想。但是如果钟辛为了助小钟妃达成野望,宁愿牺牲自己陷害太子,这里头有什么事,真是叫太宗皇帝不得不多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