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7页
    贾母笑的合不住,轻拍她一下,命云安:“我这里是允了的,你只问你凤姐姐愿不愿意罢。”
    云安就笑道:“吃了我的螃蟹,就要依我的请——方才平儿可说了,那螃蟹已刷洗干净进了蒸笼了!凤姐姐,反悔不得喽。”
    凤姐就怒瞪平儿:“你这蹄子,怎的竟给我扯后腿子?”
    平儿福身讨饶,黛玉拿着帕子捂着嘴笑道:“凤姐姐好没道理,我听得真真的,是你让平姐姐告诉厨房清蒸上,还要留下几只打卤,怎又混赖人呢。”
    大家都说凤姐:“好会吃!”
    凤姐忙告诉大家:“你们别急,那螃蟹只是借我那里的蒸笼躺一躺,一会子保准热热的给你们送去!”
    她还怪可怜的,又说:“躺不能白躺,给我留点子腿子肉抵工钱罢。”
    “快打嘴。”大家笑得站不住,拉着熙凤不叫她再说:“笑多了肚子疼,肚子疼就吃不下好螃蟹了,凤丫头准是打得这个主意!”
    贾母也只看那多张嘴同凤姐一张你来我往的,着实热闹一回。
    末末了儿,贾母笑道:“你留下几只打卤?我正想吃打卤面了,调好了卤子也送来。”
    凤姐急忙道:“我正是听鸳鸯说老祖宗想吃面了,才想起螃蟹卤这宗儿来。一会子等我孝敬您。”
    当午摆饭,贾母留下诸人说要置小席,各院子就奉上各自小厨房拿手的好菜来,南北风味各有千秋,还有蒸螃蟹,吃过一轮螃蟹蘸姜醋,大家都说蟹好,这早了半月的螃蟹也膏肥黄多。这时,凤姐就命将打卤面送上来,一人只得一小碗儿面,可那卤子配菜却有二十来碟子,螃蟹卤子是头一个,后儿鸡丝卤、炒虾仁、瑶柱、木耳丝、黄花菜、时鲜蔬菜等等,各人按自己的口味自便就是。
    最后饮过平明院小厨房送来的紫苏叶汤儿,用苏叶再洗过一次手,这偶然起意摆的家宴才兴尽了。
    因议定了明日就去杜云安家的庄子上游玩,诸姊妹兴致极好,问她有什么新鲜顽的。
    云安笑道:“别院里有极好的秋海棠和玉簪花,外面的田地上有活水洼子,有挖的荷塘,小山坡上还有石榴林和竹林……精致雅巧处是万万比不上这里的花园景物的,只不过地方大些儿,亦有点子野趣。”
    宝钗笑道:“清幽自然的方好。”
    还是她懂得多些,因奇道:“你方才说活水洼子,难道这螃蟹真是你家庄上自产的吗?”
    这些女孩子都是深闺小姐,都不懂这些,就是迎春和黛玉,她二人每读邸报和些杂书,其间也不乏两本农书,却也不知道这螃蟹怎么养出来的。
    因此大家都问这里面有什么说头。
    宝钗笑道:“我也是听说的,我家有个伙计在胜芳有几亩田地,正产螃蟹,京中谓之胜芳蟹——这螃蟹却不是本地河里生的,而是当地的田地通着西淀水,这白洋淀又通着津海河,是海里的螃蟹溯游回的。夏末初秋,那西淀里的水变少了,就有许多螃蟹爬出来到他们的高粱地里吃高粱,过一旬日,螃蟹肥了便捉蟹为生。”
    其实此时南北的螃蟹都不是人工养的,往往是湖河里野产的。杜云安家的庄子听闻在西山附近,那里哪儿来的产螃蟹的湖泊河流,都是山泉一类的泉眼溪流。
    是以宝钗才吃惊呢,她本以为是杜家从别处买来的,不过是庄子送进来,便借个名头。
    杜云安笑笑,她上辈子曾在盘锦出差半年,后来连出差的公事都忘得七七八八,却仍深深记得当地盘锦蟹和盘锦大米。盘锦蟹虽是借渤海使螃蟹“海水中生、淡水里长”,但其实养殖规模扩大后,附近的地方开始稻田养蟹,杜云安租住的那户老乡便是当地稻田养蟹的好手,老乡志向远大,最爱跟人唠“蟹经”——杜云安为着他家做饭的好手艺,在他一家子儿女孙子耳朵都生茧子的情况下,不得不接棒做聆听乖孙女状,才学了一肚子理论。
    其实宝钗的这话是一知半解,她家庄子上的螃蟹不是生在那处活水的水洼子里,而是在水稻田里,杜云安牢记老乡说的水稻行距要大,蟹苗要稀,早放精养,梗上种豆……才能蟹肥稻壮。许是因那处庄子两面有山,气候条件实在不错,今年闹着顽似的只试了十亩地,就得了这样的收获,把杜仲也惊着了。
    幸好当初别院附近的庄田都是买的家下人打理的,若不然得引的不少注意。因那不仅总得了估算得有两百多斤的螃蟹,连水稻也并未因种得稀而减产,甚至居然跟上田相当,亩产约有二百多斤稻谷,连田埂上的黄豆每亩也收了二十斤上下。杜仲宋辰因此商量一番,今后杜家的庄子都只用两家买来的人口,才好任云安施为,而本庄原有的佃户都迁到相邻宋辰和陈师傅的庄上去。
    因杜云安那些个生财的想头,所有的佃户都额外有笔不错的进项,况且东家仁慈,在直隶佃户交租多比其他各省高的情形下,也只按皇朝早年时兴的五成计算,而且佃契上也并无“不拘丰歉”的苛刻条款——因此三个庄子上的佃户对这番变动并无不满。更多壮劳力不丰的佃农家体会到精细侍弄田地及从山林野地里采摘加工的好处,亦有主动来改佃契要租小些儿的土地的。
    “是庄子上产的,只是大小参差,远不及胜芳蟹。”云安笑道。本也就是挑了肥的最好的送来的。
    “因这股活水,又挖出个荷塘来,也种了些菱角鸡头,只是长得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