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寺庙人也不少。
战事起,边地商人为避免遭难,纷纷离开,躲往关中,中原。
苏缨现在住的小城离边境有半日的脚程,不远不近,又因是屯放粮草的重地,有重兵把守,再安全不过了。
所以有许多富商逃难到此地。
这些日子,富商们在街边兜售叫卖积压在手里的货物,都是些外族的稀奇玩意儿,城里很是热闹了一阵儿。
连寺庙的庙会街也多了不少摊子。
“夫人。”叶嬷嬷将点燃的香递给身边的女人。
女人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三十二三,只是过于富贵的装扮和凌厉的眉眼冲淡了她清丽的容貌,但依旧是一个美人。
关颂宜接过长香,跪在蒲团上,闭上眼睛,过了一段时间,才弯腰参拜,被叶嬷嬷扶起后,亲自走到香鼎前,插上了香。
“回吧!”关颂宜从叶嬷嬷手中拿回绢帕,捏在手中淡声说。
“是,夫人,您今日还要去巡铺吗?”叶嬷嬷问。
关家这些年都在边地与胡人做布料生意,这次避难到此处,也和别的商户一样,临时支起摊子售卖一些丝绸缎子,几个大点的集市都有关家的货摊,自然也不会错过一向热闹人多的庙会街。
关颂宜点头说:“先去庙会街的吧!”
“姑娘你瞧这匹布料,摸着软和不刺手,我瞧着买几尺回去做成小肚兜也喜庆。”珍娘对着苏缨说道。
拜完佛,苏缨想着反正也出门了,干脆在外面逛一逛也好,陆翀请的大夫说到了孕后期,也不能整日坐着躺着,多走走有利于生产。
卫十六把珍娘值的那匹布料拿起来递给苏缨看,红艳艳的绢缎上面绣着一串饱满的紫葡萄,出手柔软细腻,的确是一匹好料子。
虽然家里已经给小崽崽准备了很多小衣裳,但每次看见好的,苏缨还是忍不住的想买。
苏缨买了六尺:“也给珠珠裁制一件小褂。”
珍娘还没有来得及阻拦,苏缨已经付了钱。
那卖布的伙计动作更是快,已经拿着剪刀剪开了布料,看着撕开的口子,珍娘很是无奈。
珍娘摇摇正在吃糖葫芦的珠珠:“珠珠快谢谢姨姨。”
珠珠专注地啃着糖葫芦,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只乖乖地抬头对着苏缨笑:“谢谢姨姨。”
她嘴角还沾了糖渣,甜甜地笑着,苏缨觉得可爱极了,微微俯身,帮她擦擦嘴,柔声说:“不客气。”
关颂宜看着远处的怀着身孕,笑盈盈的小妇人,眼前一阵儿恍惚。
那位小妇人有双和她记忆中一模一样的眼睛,漂亮精致,满是灵气,就像小精灵似的,瞧着便很欢喜。
那双眼睛的主人是她女儿。
她的女儿看着和这位小妇人差不多大,也正是嫁为人妇,怀孕生子的年纪。
苏缨现在已经怀孕八个月了,不能弯腰太久,帮珠珠擦完小嘴巴,便被卫十六扶起来。
苏缨抬眸与关颂宜痴痴的眼神撞了个正着。
就这一眼,苏缨脸上的笑容僵硬,弯弯的眼睛慢慢的恢复平静。
苏缨总觉得没有人会忘记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人会忘记自己的孩子。
所以她很讨厌苏劭宣,讨厌他忘了自己,可当关颂宜出现在眼前时,苏缨才发现,她脑海中关于母亲的形象也已经很模糊了。
模糊到她需要很认真地回想,也不敢确定眼前人就是她的母亲。
苏缨想了想,也觉得有些可笑,苏劭宣两年不见她,就已经不认识她,更何况她与她的母亲已经整整十三年未见面。
关颂宜和苏劭宣和离时,苏缨并不知道和离意味着什么,也从来没有人告诉她。
关颂宜离开苏家之前,抱着苏缨说,她要出门给她家的缨缨买城里最漂亮的珠花。
苏缨高兴极了,觉得她是世上最幸福的小姑娘,搬了小椅子坐在院子里等她,从天亮等到天黑,等到了苏劭宣回家,等到了许淑慧进门,等到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出生,等到了她被赶去雁衡山……
等到寒冬降临,她躲在秋嬷嬷怀里瑟瑟发抖之时,才明白,她等不到关颂宜回家了。
但稚嫩的她,仍然保有一丝希翼,幻想着关颂宜只是暂时迷路了,她会回来接她的宝宝。
苏缨每天都要提醒自己想念一次关颂宜,她害怕自己会忘记母亲的相貌,害怕关颂宜回来找她时,她认不出母亲,惹母亲难过,母亲又会再一次抛下她。
可时日久了,苏缨已经开始习惯雁衡山的生活,从每天想一次关颂宜到两天想一次,再到三天,慢慢的开始减少。
再长大,她已经知晓和离的意思,也知晓她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她的母亲,对她也再没有期待了。
似乎有所察觉,关颂宜心中一顿,忽然有个念头,眼前这位小妇人就是她的女儿。
关颂宜下意识地向她走去。
摊贩的伙计包好了布料递给卫十六,卫十六抱在怀里:“姑娘。”
苏缨眨了眨眼睛,慢慢地转身:“有些累了,我们回家吧!”
看着苏缨的背影,关颂宜很焦急,步伐加快,忍不住喊道:“缨缨!”
苏缨身体一僵,又恢复了自然,没有回头。
关颂宜看见了苏缨的停顿,彻底慌了神,准备追上去,身前却忽然出现了一堵人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