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对她也好,会给她讲很多事情,也送她首饰,但是,她知道,她和奶奶之间的关系,没有秦清和她融洽。
方若看到他们,笑着招呼霍思思过来坐,对于唐怀山这个大孙子,方若一样没有好脸色。
唐怀山喊了一声,“爷爷,奶奶。”
方若特地转了身,背朝唐怀山,假装自己没听到。
有秦清在,这老两口也闹了两天才消停,算是原谅了几个儿孙。
第三天,秦清要走了,方若留她,“和我住两天再走。”
“不行了,族人们知道我要回去,提前在渡口等我,我已经晚了两天了。”
方若遗憾,“那确实不能让他们等太久。你回去跟你奶奶说,过段时间,我就去看她。”
“嗯。”
这一天,唐怀野特地请了半天假,开车送她到渡口。
秦清上船后,朝他摆摆手,“回去吧,记得给我写信,要写那种很长的,我愿意看。”
唐怀野拉着她的手,凑到她耳边小声说,“我也喜欢你送给我的画,就上次那种,画的仔细点,我记得那时候你脸红了,我在画上没看到。”
秦清笑了。
又一次目送她走远,唐怀野心里很不是滋味。
秦森看着岸上慢慢变成一个小点儿唐怀野,对女儿说,“你确定就是他了?”
经过这次事情后,秦森从看好这门亲事,逐渐有点怀疑。
唐怀野的工作势必会经历很多这样的生死关头,但不是每次他都这样幸运。
如果,真有个什么万一,他的女儿该怎么办?
秦清挽着爸爸的手臂,望着两岸青山,淡淡道,“就他了。”
作者有话说:
就问你们,狗不狗血?
第51章
秦清回到秦家寨的时候, 秦家人刚忙过夏收,秦清到家的第二天,一场暴雨浇透了田地, 隔日天晴,大家又忙活起秋种。
农忙时节,家家户户的伙食都开得好,饭桌上少不了面食,今年刚收的小麦, 新打出来的面粉, 用来做馒头、做包子、做面条,还有做面疙瘩汤的, 呼噜噜一碗吃下肚,忍不住舒服地呼口气, 食物带来的满足感,让人心头踏实。
从去年开始, 秦家寨被部队的人发现后, 秦家寨从暗中转到明面上来, 秦家寨的存在也不再是秘密。
但是,因为去双峰镇的路还封着, 军队也不管地方事务,没人来收公粮, 秦家寨还是过着和以前一样的日子。
当然,军队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钟前进有想过要不要提一句秦家寨的公粮问题,他向上面反映了一次, 最后也没人管这事儿。
没有回应的回应, 也是一种回应, 钟前进就再也没提这事儿。
上面的人并不是像钟前进猜测的那样不管事儿,实际上是他们商量后,选择不再过问。
秦家少族长秦清解决了边境上的玄学事件后,后续的事儿还要继续仰仗她,按照当时双方的约定,两座山几乎可以说是无偿挂在她名下。原本有心想挑事儿的人,知道这事后,没人想出头找秦家寨的麻烦。
何况,就算秦家人交公粮,把几百斤甚至一两千斤公粮搬出大山也是个麻烦事,更不要说派人进去管理秦家寨了,不现实。
吴远当时跟分管当地行政事务的人商量好,就让秦家寨继续维持这种自治的状态,犯不着为了那一点粮食得罪秦家人,完全不划算。
于是,在各方知情人的默许下,秦家寨继续维持现状。
秦家人自然心头有数,还是和以前一样避着人,默默地种地、打鱼,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是正经。
自己种的粮食,收回来自己吃,这几年风调雨顺,秦家寨家家户户地窖里都存了不少粮食。粮食有富裕的,秦家人肚子吃得饱,精神状态和外面的人就很不一样。
忙完秋种后,秦洋和几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找到秦清,说他们想出去当兵。
当兵,也不是不可以,以现在秦家寨和部队的关系,送几个族人去当兵,部队的人说不定还抢着要。
秦清知道,吴远他们一直想把秦家和部队绑的更紧,生怕她撂挑子跑路。
“秦洋,部队你们去过,想必你们也知道,当兵的日子有多辛苦,而且,边境也不太平。”
秦洋笑道,“我们知道,我还是想试一试。我不想一直在秦家寨窝着,想趁着年轻出去看看。”
另外几个青年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不能在山里藏一辈子。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了,你们父母知道吗?”
秦洋点点头,“我爸妈都知道,他们不反对。”
“也不支持?”
“我们也不傻,就算去了部队,也会看情况行事的,不会出现我爸妈担心的事情。”
秦清没跟他们说玩笑话,“把你们父母叫来,我要和他们商量。”
秦洋抱怨一句,“我都二十多岁了,可以自己做主。”
秦清淡淡撇了他们一眼,秦洋几人吓得脖子一缩,赶紧回去找爸妈。
听说少族长要找自己,秦林和金花婶子放下手里的活儿,洗干净手,赶紧去少族长家。
他们到的时候,秦清叫秦澜把族长和族老们都请过来了。
秦林进屋,看到这个阵仗,秦洋说他想去当兵,过来找少族长商量,就这事,也用不着这么隆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