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9页
    “呐, 这是另外的报酬, 今日之事多谢了。”
    “害, 有钱挣谢啥谢, 以后还有这等好事儿记得再叫我。”
    竹七拿着钱, 连带着看伍乘风也顺眼了许多,闲话两句后才和他各自分开。
    那头儿乔有财很快便划到了小村子里, 刚走到门口就瞧见大姐家的门破了个大洞,院子里也是一片狼藉。
    “大姐, 这是出啥事儿了?”
    乔氏刚骂完一顿儿子儿媳,一回头瞧见娘家和自己最要好的弟弟,心中委屈蹭蹭就上来了。
    “阿弟!你姐姐我好命苦啊……”
    她一边嚎一边将下午发生的事儿讲了一遍。
    “我还当什么大事儿呢,就这啊。左右你跟老四也断绝关系了,债也摊不到你头上,不是什么要紧的。我这儿可有件天大的事儿。”
    “啥天大的事儿啊?”
    乔氏抹了抹眼泪, 拿了根板凳给弟弟。乔有财哪有心情去坐。
    “姐,姐夫在外面有人了!”
    “有人?不可能!你姐夫那个人虽说性子傲了些,但他对家里是绝对忠诚的。这些年每月一发月钱便会拿一大半给家里,风雨无阻。他要有在外头有人,一月就小半工钱哪里能养两人。”
    乔氏根本不信。
    “唉呀!我的傻大姐, 你还被蒙在鼓里呢!人家早七年前就被调到城里去了, 月钱不知道翻了多少倍。我听今天船上那两个人说起, 姐夫现在在城里做二掌柜, 宅子有了,钱也有了,还有一房娇妻,马上就要生了!”
    “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我亲自去布坊打听的!大姐夫根本就没在那儿当掌柜,人家伙计都说了,姐夫早就被调进了城里,一月工钱好几银贝呢!”
    乔有财话刚说完就瞧见自家大姐眼一翻晕了过去。
    “大姐!”
    一旁惊呆了的四兄妹这才围了上来。
    “舅舅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爹真的在城里有宅子了吗?”
    “那我们是不是也能搬到城里住了!”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围着乔有财问,就是没一个关心倒在地上的老娘,气得乔有财吼了兄妹几个一顿,这才将地上的大姐扶进了屋子里。
    等乔氏悠悠醒来的时候儿天已经快擦黑了,这个点儿谁也不敢摸黑上城里,只能等明日一早再出发。
    一家子满脑子都是伍大奎在城里住大宅子养小妾如何如何风光,根本就没有人惦记着一个可能已经被砍掉双手的老四。
    第二天一早天才刚亮,一家子便坐着乔有财的船进城了。
    老村长出发前特地还来了一趟,发现伍家没人也只能叹了口气拿着证明去了府衙。结果没想到居然在府衙外边儿瞧见了伍四娃。
    “四娃,你这?”
    “老村长,我那债主没砍我手,毕竟砍了谁还他钱呢。不过他要我的卖身契,所以我这就来等户籍了。”
    伍乘风仍旧穿着昨日那身旧衣,昨日对打后的青肿伤痕今日瞧得格外明显,再加上他脸上被乔氏抓的两道伤,怎一个惨子了得。
    “四娃你……唉!怎么就走错了路啊。”
    老村长心里头难受,却又有些庆幸。好歹人全须全尾的,没少两只手。做奴才也比没了手好。
    “走吧,跟我进去拿去。”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府衙,再出来时,伍乘风便已是独立的男户了。不过一个没有房屋地契的男户时效只有三年,若是三年内依旧没有房产没有挂靠那户籍便会被取消掉成为黑户。
    这个老村长就用不着操心了。因为签了卖身契,什么都是跟着主人家的,四娃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好好跟着你的主人家,勤快些,莫要再走错路了。”
    伍乘风难得的心酸了下,认真点点头将老村长送到了码头上。等他一走,便立刻乘了船返回城里看热闹。
    乔氏一行人比他提前两个时辰进城,这会儿静悄悄的丝毫没有闹腾。因为伍老二说了,就这么直接闹到布庄上去他爹那么要面子的人肯定受不了,到时候儿说不定就不让他们呆在城里了。
    万一再闹大了,把他爹的掌柜给闹没了,那对谁都没有好处。
    一家子对伍老二的这个思路还是赞成的,毕竟他们想的是住大宅子过好日子,并不想和老爹翻脸。
    于是,一家子就蹲在路氏布庄旁边的巷道里,等着伍大奎收工然后跟着他回家。结果左等右等都没有瞧见人,一问才知道路氏布庄并不是只有一个,整座陵安城有五六家路氏布庄。
    没法子,他们又一路打听着找了好几家布庄,总算是找到了人。
    衣着光鲜的伍大奎正在布庄门口迎客,那一脸的笑意是伍家所有人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娘,爹身上那是穿的绸吧?”
    乔氏沉着脸没有回答,其实心里已经被搅的翻天覆地,恨不得立刻闯到布庄里大闹一场。
    “老实等着,别叫他看到了。不然等下直接就送咱们去码头了。”
    四兄妹:“……”
    还真有可能。
    十几个人就这么躲在巷道里,又不敢挡着人家的道便都靠着墙角蹲成了一排,瞧着跟一群难民似的。
    “奶,我饿……”
    平时最受宠的豆豆最先开始喊,跟着另外两个小的也开始喊起饿来。有那路过的好心大娘拿了一块黍米糕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