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一直‘顾念旧情’、‘慈悲为怀’的老夫人,却没有让再让她调转过头去给太姨娘的办丧事。
甚至连太姨娘埋在哪儿,无双也只知道大致就是埋在那庄子附近,别的就不知道了。
当时老夫人的说辞是,她年纪小,不适合搀和死人这种事情,交给下人办就是,太姨娘若泉下有知是会理解的。
彼时她心里记挂和魏王的婚约一事,本就六神无主,也是白露屡次在她面前说方才那种说辞,让她顾忌怕惹得老夫人不悦,不敢过多询问。
再加上她从小到大和太姨娘接触的不多,之间没什么感情,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所以说这一次就是太姨娘临死之前,她去见对方那一次?
似乎也知道赶路赶得有些急,路走到一半时,马车在官道旁的一家茶铺前停了下来。
像这种设在官道上的茶铺并不少见,除了供应些简单的吃食,还供赶路的人取水、喂马、方便。其实后者才最为重要,毕竟有时候出门在外,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露天解决。
无双在白露的搀扶下,下了车。
白露可能急着去方便,叫来随行的小丫头小红侍候无双,便转头消失不见了。
这时,从后面马车上走下来一个穿着秋香色比甲的婆子。
她生得一张四方大脸,柳眉细目,油光水滑的圆髻上插了根老银插梳,耳朵上戴着绿松石耳铛,整个面相看起来十分和善。
她一下车,四周的下人们便恭敬地叫着‘赵妈妈’,看得出十分有地位身份。
此人便是白露口中的赵妈妈。
她丈夫姓赵,是外院的一个管事,其本身也在老夫人身边服侍,所以在府里颇有脸面,哪怕无双作为侯府的姑娘,见到她也得给几分笑脸。
这次无双来庄子上看望太姨娘,就是赵妈妈陪着来的。
说是陪着来,实际上随行的人和一路上各项安排,都是赵妈妈一并处置。
“三姑娘还好吧?奴婢听下人说,姑娘似乎有些不舒服?”
“还好,只是车坐久了,难免有些不适。”无双道。
赵妈妈笑着道:“再有一个时辰就到庄子了,姑娘再撑一撑,到底太姨娘也算和姑娘有血缘关系,如今太姨娘卧病在床,难免就惦记着姑娘,才会这么急着想见到姑娘。”
这话从表面上看去,似乎并无错处,相反还解释了下为何会赶路如此之急。
若是换做原来的郿无双,自然听不出其中的机锋,可有着‘两世’的经验,这话里的机锋无双又怎会听不出?!
依稀记得当年就有这么一出。
她那时候年纪不大,由于从‘亲生女’变成了寄人篱下,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再加上秦师傅多年来的教诲,让她不光自卑寡言,性格也懦弱胆小。
白露等人又总是喜欢给她灌输‘老夫人慈悲为怀,太姨娘不知体谅姑娘处境,让姑娘难做’等等观念。
当时因急着赶路,她身体极为不适,前有白露那一番说辞,后又有赵妈妈这一番话,因此让她心中对太姨娘生出了些不满,觉得她不过病了一场,就这么折腾自己。
以至于后来到了庄子上,她只去见了太姨娘一面,之后就如白露所说的那样,剩下一切都交给赵妈妈处置了。
一直等到她回去后,收到太姨娘的死讯,才知道自己当时的不满有多么不应该。
其实事后多年,无双回忆过去,能看出她身边的这些下人是有意在隔开她和太姨娘,故意让她和太姨娘离心。
后来她跟了纪昜,郿家和当时成为皇后的郿无暇想拉拢她,将她叫回过长阳侯府。她偶然间遇到已经嫁给赵妈妈的儿子,却过得并不好的白露。
白露想讨好她,把当年受赵妈妈吩咐的事都说了,其中有一样便是故意不让她和太姨娘接触。
她当时想,妻妾天生就是敌人,老夫人养了她多年,不想让她亲近太姨娘也正常。
可重来一次,她忍不住会想,真的只是这么简单?
……
显然这些疑惑是不能对赵妈妈说的,所以无双只是笑了笑,就低下了头。
这很符合三姑娘一贯的秉性,所以赵妈妈并未觉出任何异常,相反见无双低下了头,看着她乌黑的发顶,她露出一抹别有意味的笑。
这一抹笑并未让无双洞悉,而一旁的下人就算看见了,也不敢多置一词,毕竟大家都清楚三姑娘在侯府里的处境,看似得宠,实则……
见赵妈妈看过来,丫鬟小红忙低下头。
一直到赵妈妈走后,小红才敢抬起头,却在看见一旁的无双后,眼露一抹怜悯之意。
人人都称呼三姑娘是姑娘,可哪有侯府姑娘是她这样的?也就三姑娘自己身在局中不自知。
这一抹怜悯很快就在看见白露来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姑娘可是要如厕?还有一个时辰才到,最好是趁着有地方就方便一二,也免得路上没地方不方便。”
又见一旁的小红像个木头人似的杵着,她张口斥道,“让你侍候姑娘,你就是杵着这什么都不干的?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什么事都得我盯着看着。”
白露向来就是这么个咋呼的性子,不光话多还刻薄张扬,有错就推,有功就揽,时时刻刻不忘彰显自己在主子们面前的脸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