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珍说完,拿上桌上的饭盒,就留给林青禾一个背影,径直出了病房。
“诶妈,妈……”林青禾叫了两声,没回应。
病房里只剩下林青禾一个人了。
她妈虽然才来了两天,可她觉得心一下踏实了。之前一个人在医院住着,总提着一口气,就连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情绪上来的甚至还会迁怒不在家的卢向阳。可她妈来了,她就什么也不管了。
专心地躺着想干啥干啥,吃喝拉撒这下都有人管她了。她不用客套地叫护士,又怕麻烦别人,每次都是忍到不能忍才按铃。
……
杨弘儒抱着曾外孙,领着孙女和孙女婿去了后海房子。
林青谷怀里揣着昨晚上去替妹子取的钱。他其实心里老不得劲了。要是他这个做哥哥的有用些,这房子是不是能当哥的送给妹妹,是不是他也能在这大首都里买一套房,一家人都来这住。他爸妈也不用一辈子都耗在田里,媳妇不用和爷爷骨肉分离,弟妹也能接受这首都的教育。
因为地震,小周大半个月没出车了。他们的生意也停了大半月,前些日子下雨的时候,他偷摸着上山捡到了好些被石头压死的野物。可都被他妈处理好了,这会还在地窖里头风干着呢。
等回去了他就和小周接上头。这买卖还是不能停,要攒钱呀。总不能真让爷爷一把年纪了,还为孙女操心吧。
虽然爷爷没说,但是昨天他和小筠都看到了爷爷放在柜子里的还没糊完的纸盒。他一个老人家,虽然之前的工资还没发下来,但是街道早就补了八年的房租给他。那钱他一个人用是足够了。
三人在小胡同里绕了一会才走到一处院子前。杨弘儒上前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一个穿着白色汗衫的中年男人出来。
“您老来了,快请进。这是您孙女和孙女婿吧?可真精神。”
进了门,先是面五福照壁。再往里走,就看到一个院子。院子里有张石桌,摆了四条石凳。边上还有一口井,栽了两棵柿子树。再靠墙一侧还自己搭了个自行车棚。这院子不算小,空的地还挺多。
两边是厢房,正中间的正屋还挺大,估计是家里人多,给全部做成了卧室。
“厨房和厕所在正屋后头,我们后来自己盖的,”那人解释了一句。
又带着三人穿过正屋和西厢旁边的小路,后面在屋墙和正屋之间那狭长的空地盖了两间房,倒是关线都不是很好,基本照不到什么阳光。
“我家的情况你们也了解了。我就不多说了。院子就是这么个情况,当初我爷盖的时候都是用的好材料。这住了几十年了也算保存的还可以了。”
杨弘儒和林青谷对视一下。林青谷眨了下眼,这是要定下来了。
“大侄子,我们这边确定要了。今天钱也带过来了。青谷——”
林青谷上前叫了声“叔。”然后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数了80张大团结递过去。
那中年男人沟沟壑壑的脸上顿时满是笑意,然后又不好意思地搓搓手,“大爷,我们厂里那房子因为地震,前两天才开工。这才盖了一半呢,咱俩家暂时也不能搬走。你看……要不这样,我少收50块,可以吗?”
林青谷点头做主了,反正他妹本来也不用马上搬进去。这能少个50也是省钱了。
“诶,真是谢谢您嘞。”
随后,那中年男子又带着几人去了房管所办过户。
他女婿就是房管所的办事员,这事办得很利索。
林青谷看着手里薄薄的房本,目光深沉。
杨素筠注意到他的眼神,安抚地朝丈夫笑了笑。有你在,才是我的家,我又不是非得在京城。
杨弘儒看着孙女和孙女婿叹了口气。
“我把小旻带回去,你俩今儿就好好玩玩吧。小筠,你带谷子到处去逛逛,明天就回去了,你们也好好看看咱这首都。”
“好,谢谢爷爷。”林青谷道。
“爷爷那我们就走了。”杨素筠挥挥手。
“小筠,我一定会赚钱让你重新回来的,将来咱也在这京城买房子。”
“在哪都无所谓,只要咱俩还有小旻在一起。”
杨素筠带着林青谷就从后海这一路走到天/安/门广场。这里聚集着好些王府,跟故宫也很近,抬头就能看见红墙黛瓦。
其实,杨素筠离开的时候还小,对京城的印象也已经模糊了。她现在记忆里的家就是东北那个小山村里的小院子了。
中午,两人本来也想去尝尝全聚德烤鸭的。到了那才看见等着的人那叫一个多,两人都不乐意排队。于是就转头去了东来顺。
“小时候爷爷和爸爸妈妈也带我来过这里。”坐下的时候杨素筠感叹了一句。
她越长大就越少提起父母,因为已经懂了父母就是把她扔下了,像甩包袱一样,扔给了爷爷。她念过也怨过,可后来在爷爷日复一日的细心照料下她渐渐就忘了。
“你还有我爸我妈,还有我妹妹和弟弟。下一回,下一回咱也一大家子上这儿来。”
林青谷宽慰了句。
吃过饭下午两人又去了百货商店,买齐东西后就回了家。
晚饭是杨素筠和林青谷一起做的。
认认真真地蒸了米饭,炒了菜炖了汤,还给爷爷打了二两白酒。
自从结婚后,杨素筠已经很少这样和爷爷一起吃饭了。看着爷爷高兴的样子她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